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

2018-02-08 14:51单保庆菅宇翔唐文忠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河网营养盐富营养化

单保庆,菅宇翔,唐文忠,等

目的:北运河下游河网区具有地势平缓、闸坝多、水体流动缓慢、河渠湖库化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典型的闸坝型河流。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剧烈,河流水体中营养元素质量浓度有上升趋势,呈现富营养化风险。本文选择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年的水质监控,揭示河网区河流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等指标的时空变化过程,并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为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总面积约400 km2,主要河流有北运河、凤河、龙河、黄沙河、柳河干渠等,水流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采样共设置 16个点,根据河流位置分布和水流方向将其划分为3个梯度采样带,包括进水带(1-1~1-4)、河网带(2-1~3-4)和出水带(4-1~4-4)。从 2009年 12月—2010年11月,每月中旬采样1次,样品采集后用硫酸酸化保存,每次采样前用YSI便携式水质仪测定采样点水体理化性质,包括pH、溶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水体中营养盐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硝氮总磷(TP)、活性磷酸盐(SRP),均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计算研究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EI),并依据富营养状态分级标准(贫:EI≤20;中:EI≤39.42;富:EI≤61.29;重富:EI≤76.28;极富:EI≤99.77),评价各采样点水体所处的营养状态。结果:北运河下游河网区水体pH和DO从河网区进水带至出水带均呈现增加趋势,OPR基本保持不变,平均值分别为8.14、4.10 mg·L-1和379.35 mV;水体中COD质量浓度在18.05~80.00 mg·L-1之间,平均质量浓度为36.31 mg·L-1,空间分布差异性不明显,且全年多数时间介于地表水Ⅳ类与V类标准之间。河网区水体中 TN平均质量浓度为 12.50 mg·L-1(NH+4-N占 67.41%),TP为1.45 mg·L-1(SRP占 80.81%),表明区域水体中氮、磷的生物可利用性高。河网区水体中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TN和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趋于一致,稍有不同;TP和SRP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从河网区进水带至出水带,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 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从19.30、13.22 和 2.19 mg·L-1降至 7.98、4.45 和 1.50 mg·L-1;TP和 SRP分别从 1.95和 1.59 mg·L-1降至 1.11和0.91 mg·L-1。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河网区水体在时空尺度上均处于“极富”营养状态,但从进水带至出水带,EI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平均值从85.36降至80.33。北运河下游河网区水系发达,沟渠纵横交错。沟渠作为河网区水系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其中的沉积物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自然净化机制,截留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达到一定的水体自净能力。结论:北运河下游河网区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严重超标,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地表水V类标准的 6.25和 3.62倍,且其生物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很高。河网区水体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在时间尺度上,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在空间尺度上,水体中氮、磷分布特征相似,从进水带至出水带氮、磷质量浓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此外,河网区水体无论是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均处于“极富”营养状态。

来源出版物:环境科学, 2012, 33(2): 352-358

入选年份:2015

猜你喜欢
河网营养盐富营养化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基于输出系数法及土地利用方式识别的营养盐空间负荷解析——以十堰市为例
昆山市平原河网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
洪口水库近年富营养化程度时间分布的研究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基于安卓平台的河网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
基于DEM数据的黑河流域信息提取
胶州湾营养盐限制作用空间差异和长期变化的数值研究*
大气湿沉降对太湖水质及叶绿素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