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的精神动力探析

2018-02-08 16:39李懋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胜利长征红军

李懋君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关于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总结来自各个方面。今日之回顾与总结,皆立足于历史的视野,回应现实的热点,体现其当代的借鉴意义和价值,这是长征研究的题中之义。回顾长征,每每令人惊叹的是长征中的九死一生与峰回路转。从战略的转移和暂时的军事失利转为光辉的胜利,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远征,成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如此转折的实现,依靠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其核心是什么?这是本文研讨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抽丝剥茧,一一来加以解读。

一、长征胜利的精神动力要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热情赞颂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1]

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艰难困苦的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长征一开始,就面临着敌人重兵堵截和党内自身错误的双重考验,牺牲尤为巨大。但英勇的红军战士怀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以超乎寻常的意志与险恶环境和凶恶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红军长征奏响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奏曲,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这一伟大征程中,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中的作战,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的殊死搏斗。国民党政府集结了数十万兵力,利用山川险阻,以逸待劳,前堵后追,红军走到哪里,敌人便追堵到哪里,几乎没有喘息之机。而红军远离根据地,孤军转战,缺少粮食和弹药,靠着两只脚,以无比坚强的毅力,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尤其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一反过去被动的局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威逼贵阳,乘虚挺进云南,巧渡金沙江,跳出了40万敌军的包围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长征的特殊环境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突出表现为“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这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所凸现的革命英雄主义,贯穿于红军长征全过程,体现在参加长征的全体红军将士身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长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悲壮豪迈,实为罕见。

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三大主力红军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而其中的西南、西北地区,高山险阻,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特别是川南、川西北一带雪山、草地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这里高山险峻,终年积雪,人烟稀少。红军三大主力爬雪山,过草地,淌急流,战险滩,经受了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康克清在回忆录中指出,“回想长征二万五千里,无数艰难险阻,最严酷的还是过草地。饥饿和疾病是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威胁,许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那里倒了下去,长眠在那里”。[2]

尤为复杂的是西南、西北许多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历代统治者歧视少数民族政策所造成的兵灾、匪祸、内战,使各族人民蒙受巨大的灾难。红军长征滞留最久的川、康、滇、青藏区,尚保留着较完整的封建农奴制。聚居在甘、宁、青一带的回族人民,也停滞在封建经济阶段。红军面对如此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的困难和艰险可想而知。

为歼灭红军,长征中蒋介石调集中央军、湘军、川军、黔军、粤军、桂军、滇军等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面对强敌,中央红军突破了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突破腊子口,几乎每天都有大小战事发生,长征沿线留下了数万名年轻红军战士的英魂。

长征是对人类身心承受能力极限的挑战,红军将士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团结一致,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依靠群众,英勇奋战,战胜千难万险,表现出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长征精神以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昭示后人。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感叹道: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1]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死考验,只有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红军将士,才能表现出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才能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一致的革命集体主义,才能有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力量的革命乐观主义。长征把吃苦耐劳、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了崭新的内容,鼓舞着中华儿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创造辉煌。

二、长征胜利的精神动力内核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也是长征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内容。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幸存者的史诗》中认为:“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

红军不怕远征难,革命理想高于天!伟大的长征,以其雄伟壮阔的画卷、气壮山河的旋律载入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史册。红军将士坚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中国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在失败面前不退缩,在牺牲面前不被吓倒,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同围追堵截的优势敌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同时依靠这种崇高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矢志不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将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换来的。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这种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红军战士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赢得胜利的精神力量,是基于理想、信念所铸就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凭借这种精神,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打退了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表现了红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一条长征路,走出了一支越战越强的红军队伍。

长征期间,由于强大敌兵的围追堵截,加之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部队减员严重,党和红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红军为追求真理牺牲巨大: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离开江西踏上万里征程,到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时只剩下7千余人。[4]是什么力量让红军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岭,战胜围追堵截,实现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什么力量让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壮举?答案显而易见——是崇高理想,是坚定信念!正是靠着崇高信念、坚定理想的支撑,中国工农红军以超越生命极限的精神为人类历史贡献了一部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铸就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

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红军中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战斗在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红军的行动中、在红军战士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红军始终坚持党的宗旨意识,坚持党正确的方针路线,同各种不正确的思想作斗争,保持了人民军队的纯洁性。

陈云在其所著《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保证红军团结、克敌制胜方面的重要作用:“试想红军几年来在这样困难条件下之作战,如果军心不固,则早已失败。而红军兵心之所以团结,一方面却因共产党在红军兵士中进行许多教育工作,红军兵士是自认抗日救国、解放工农是自己的责任,这就使红军士气大振。同时共产党员及共产青年团员于红军兵士中占百分之四五十,而这些共产主义者,曾受共产党之专门教育者,在红军兵士中确有极大的细胞作用”[5]。

红军血战湘江突围后,蒋介石除派出嫡系吴奇伟、周浑元、薛岳等部队紧追不舍外,还指令湘、粤、桂等地的军阀和地方武装,在红军行进途中处处设防,节节阻挡,局势万分危急。此时红军的处境虽然十分危险,但从土地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们,其中主要是来自根据地的农民,他们朴素的阶级感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教导下,升华为自觉的革命意识,广大的红军战士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拯救中国。聂荣臻元帅回忆:“试问我们每一位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当红军,他们都会回答你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再进一步的问他,他会回答你:‘为了苏维埃新中国!’‘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更进一步问,他会回答你:‘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每个农民参军,都经历了一个对革命目的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初步具有这种认识,随后就变成每个革命战士终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政治思想和斗争信念。战斗力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6]红军将士具有追求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革命理想,红军懂得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一切包括生命,无条件地献给革命斗争,这是红军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红军不可战胜的思想源泉。

陈云回忆当时在红五军团所见的情景说:“长征中在五军团行军时,天天打仗,打了一百天,看起来不能再打了,手里拿着火把走路,精神很不好,但如果上面决定要打,那任何人都可以丢掉火把照样打,把敌人抵住。被人家俘虏去,还一个一个跑回来。长征时那样苦,谁也不愿意到旁的地方去,还跟着我们。因为这种队伍是共产党的队伍。”[7]

红一军团二师师长李聚奎回忆各路红军向湘江挺进的情景: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和分散后面追击的敌人,中央红军除前锋部队往直前进外,后面的部队均分成多路行进,有的在田埂上,有的在山坡上,有的在大道上,真是漫山遍野皆兵,时值秋雨连绵,大家的衣服一天干湿两三遍,来不及吃饭,来不及休息。有的同志生病了,有的同志体力不支掉队了,但是红军的队伍仍日夜不停地行进在广阔的田野上。

红军战士所具有的坚定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使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艰险,仍能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在长征途中最困难的时候,红军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革命一定能胜利。尽管他们不知道长征落脚点何在,战略转移何时结束。但他们怀着这样的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表现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德国友人王安娜在她的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写道:“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她强调:“这一行动要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需有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而红军“都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8]红军在长征中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其中包括赣江、湘江、乌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激流汹涌的著名大川;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上百平方公里茫茫草地,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了自然界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萧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将士怀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每当夜晚来临,到达宿营地后,战士们总要点起篝火,驱赶行军的疲劳和寒冷。战士们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有的吟诵自己编的顺口溜和诗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蚊帐。”“天上无飞鸟,地上无人烟,茫茫的草原,蓝蓝的天,只有红军亲眼见。”这些出自红军战士的诗篇,不仅是对草地行军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身处困境的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革命的传家宝。这种精神,来自各级党组织的培养,来自党员和干部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长征中吃苦最多的是党员干部,负伤最多的也是党员干部,牺牲最多的还是党员干部。在战斗中,师团干部必须靠前指挥,必须冲锋在前,必须撤退在后。据《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统计,长征路上牺牲的军以上干部有8名,营以上干部有432名。长征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长征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经过千锤百炼后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干部资源。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90%以上都参加过长征。长征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培育了他们的品质。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他们成为了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者和骨干。

正因为长征的艰苦,它后来作为历史名词,成为了考验人意志的一个符号,人们常提到:“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回顾长征,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在红军的队伍里,无论是参军前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出身优渥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还是稚气天真的红小鬼,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都被这种精神凝聚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当湘江血战中成片成片的红军战士倒下后,战友们又如同潮水般补充上去;正因为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饥饿和疲惫逼至生理极限的红军将士,仍能沿着战友的遗体形成的路标顽强前行,最终走出绝地,迎来生的希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英勇的红军表现了一种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毋庸讳言,长征是在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然而,长征的胜利却使中国革命得以转危为安。埃德加·斯诺评价到:“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次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9]

三、长征胜利的精神动力价值

八十年过去,万水千山间,红军征战的痕迹渐渐湮灭,而伟大的长征凝结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典范。红军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以浸泡着生命的热血书写的光辉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放射出隽永的光芒,照耀我们。

长征所体现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长征精神是红军以血的代价铸就的,它一直珍藏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长征精神的核心是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它是凝聚意志、催人奋进的响亮号角。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长征精神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长征胜利十三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这个历史变化过程,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先进性。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摆在我们面前,其艰难不亚于长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出现挫折。种种困难考验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要战胜困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的胜利,仍然需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像当年红军那样,满怀信心,勇于拼搏,夺取胜利。因此,长征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一代,一定要学习长征中革命前辈们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以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毋庸置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我们相信,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的长征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必将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这种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胜利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坚持就是胜利
少寨红军桥
坚持
十送红军
十九大胜利召开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