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圣殿”与“巴比伦之囚”

2018-02-08 18:16晓晴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巴比伦犹太民族圣殿

晓晴

在犹太人的历史中,大卫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公元前1013年终于完成对异族的征战,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卫王定犹太教为国教,在山冈上建立了都城耶路撒冷,从此“大卫王”的名字也和耶路撒冷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耶路撒冷亦被称为“大卫城”)。对于犹太人来说,是大卫创造了耶路撒冷,并召来了约柜,里面存放着“十诫”。

在学者们看来,大卫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1993年,考古学家发现的一块公元前9世纪的碑文显示,犹大的国王们以“大卫世家”著称,由此证明大卫是王国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大卫王的耶路撒冷非常小,面积可能不超过6万平方米。

公元前973年,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圣经》不惜以最美的辞藻描述所罗门王,盛赞他睿智、胸怀广阔,是“理想的东方帝王”。所罗门在位的时代是犹太人享受和平的时代。处于太平盛世的所罗门王,于公元前960年前后,秉承父亲大卫王的遗愿——在锡安山上为上帝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圣殿。据说这项工程耗时7年,用了雪松、橄榄木和贵金属等贵重材料。所罗门要求施工现场不得有铁器工具的声音惊扰神灵,于是工匠们先在别处建好预制件,然后再运往现场配置。

所罗门建造的圣殿,在犹太历史上被称为“第一圣殿”,它的建造和启用是犹太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犹太教视耶路撒冷为圣城,圣殿所在的锡安山为圣地。犹太人相信,神之所在从来没有离开过圣殿山,耶路撒冷将成为世界上神人交流的最佳场所。

有很多传说或记载都极尽夸耀之能事,渲染所罗门圣殿的辉煌。在耶路撒冷大卫塔博物馆里,还有所罗门圣殿的模型。虽然至今没有发现第一圣殿的任何痕迹,但根据推测,它的位置很可能就在伊斯兰教的谢里夫圣地下面,圆顶清真寺坐落其上。不可能出于政治和宗教原因对圣殿山进行挖掘,“即使允许发掘,也可能找不到所罗门圣殿的痕迹,因为它至少两次被毁,至少一次被削平到基岩部位,又经过无数次改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后来的历史碎片,证明圣殿里面的象牙、黄金之丰富是完全可信的。

不管怎样,由于圣殿的存在,耶路撒冷从此成为犹太民族心目中的中心,其“圣城”地位,也从此确立。《圣经》对耶路撒冷的直接提及就多达677次,间接提及则达上千次,足见它在犹太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其他城市,在如此之长的历史时期,享有耶路撒冷在一个民族心目中所享有的荣誉。不仅如此,后来在犹太人面临一系列民族灭绝危机时,圣殿还成为鼓舞人心的一种象征,为犹太民族的长存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

所罗门去世后,犹太民族开始分裂。公元前935年,辉煌一时的以色列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十几个部落分裂出去,组成了北方王国,史称“以色列国”,定都撒马利亚;其余两个支派组成了南方王国,史称“犹大王国”,首都在耶路撒冷。分裂的两个国家对峙达200年之久。

公元前723年,北方的以色列国被亚述所灭,百姓被迫迁入亚述境内;留下来的犹大王国也没能幸存多久。公元前59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攻灭犹大国,掳走犹大王,并拆毁了首都耶路撒冷四周的城墙,圣殿被毁,里面的金银器皿被洗劫一空。

对犹太人来说,圣殿被毁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毁灭,还似乎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终结。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領耶路撒冷之后,又先后两次将数万名犹太贵族、工匠押回巴比伦,这一年被认为是犹太人流浪的起始年。

这些被押回巴比伦的犹太人,史称“巴比伦之囚”。他们集中了犹太民族的精华,这些沦为亡国奴的人心情悲苦,觉得是巴比伦的神战胜了耶和华神。他们流落他乡,感时恨别,很自然地希望从现实中出现一位救世主——弥赛亚——引导他们摆脱苦难,复国兴邦。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篇》,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故土的思念。至今犹太教仍规定,每日晨昏祈祷之前必念《诗篇》第137首,以纪念巴比伦之囚,里面有“我们曾在巴比伦河边坐下,一想起锡安就哭了”“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等诗句诉说国破家亡的痛楚。1903年,在第六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赫茨尔还举起右手,背诵这些诗句,以表达自己对锡安的忠诚,足见其影响之深。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行动,创造了犹太人与耶路撒冷关系的一个永恒主题:流亡与回归之梦。

不幸中的万幸是,流放巴比伦期间,犹太人被允许在巴比伦保持统一的社区。为了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保存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不至于被过早同化,犹太人制定了新的律法——他们穿着独特的服装、尊奉安息日、给男孩行割礼、遵守饮食法、取犹太名字等等。虽然这段时间只有50年,却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犹太教。

封面引荐

唐师曾:

第一个使用耶路撒冷“电头”的记者是我

27年前的一个安息日,唐师曾在耶路撒冷的哭墙下许了三个愿望:其一,做好记者;其二,娶好姑娘;其三,生小超人。那时中以还未建交,他是第一个前往以色列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使用耶路撒冷“电头”的新华社记者。

与此同时,他身边还有一位名叫Orit的当地女青年陪伴、引导——险些闹出一场乌龙。他在给《参考消息》的稿件中写道:“圣墓教堂十分安静,我能听到Orit小姐的心跳声……”那一天,他们坐在圣像下避雨,唐师曾在雨声中观察着自己所处的古老花岗岩建筑,不由得深深沉浸在时间与空间的浩荡之中。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圣城的土地,却也是他与耶路撒冷之神圣和庄严离得最近的一次。

谁知一封传真很快发到耶路撒冷,质问唐师曾把他的头放在了人家身体的什么位置上。对此,唐师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任我怎样解释也不肯理解我所经历的神圣与宁静,因为北京不是耶路撒冷。”

如今,唐师曾已记不清自己去过几次耶路撒冷。中以两国建交已逾26年,他在哭墙下的愿望均已实现,也不再对以色列的局面和状况了如指掌。用他的话来说,关于耶路撒冷,自己的知识、经历、感慨与见解一半已经过时了;谈起这座城市,他不再想起战乱,而是和平。

至于诸如过去那些闯边界、遭遇恐袭、和军队周旋此类于变幻风云中游走与探索的故事,则被留存在唐师曾的记忆中,有空的时候说上一说。

关于耶路撒冷最惊心动魄的回忆 ?

一次开车走错路……当地军队差点朝我发射火箭。

在耶路撒冷做的最惊天动地的事情?

参加拉宾选举。

为什么说自己喜欢用希伯来语念“耶路撒冷” ?

舌头碰口腔和牙齿,特别性感的感觉。人活着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

猜你喜欢
巴比伦犹太民族圣殿
七月,诗歌的圣殿
巴比伦餐厅酒吧
巴比伦传奇
速度圣殿这是属于勒克莱尔的成名战
虚构的犹太民族?
科尔德威与巴比伦城的考古发掘
巴比伦人
《奥拉星:进击圣殿》
古典音乐的圣殿 现代音乐的天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闯与创》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