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浦南去看古傩

2018-02-08 19:27苏水梅
闽南风 2018年1期
关键词:李斌漳州面具

苏水梅

前一次走进浦南,是因为大唐松洲书院。这一次,近距离了解浦南,则是因为古傩。

傩,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苦难”的“难”,从字的构造上看,表达出人们在苦难中需要寻求解脱的愿望。起源于远古洪荒时期的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是融原始面具舞、祭祀、音乐、戏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王今栋在《傩的秘密》一书中说:“傩是一种声音、一种影子、一种民间群众的浪潮艺术,是中国民间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民俗、民艺。”

中原古傩经历了“驱鬼——酬神——娱人”的发展演变轨迹。傩仪为历代朝廷看重。魏晋时期,傩舞与西域的面具舞相互融合,云冈石窟中已出现来自龟兹的乐舞。唐代,由于宫廷的重视,民间傩风、傩俗、傩艺十分盛行,傩祭、傩巫礼仪、傩戏傩舞形成了统一体,空前繁荣。诗人孟郊在《弦歌行》写道:“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宋时,在京都汴京(今开封)举行的宫廷大傩有千余人,声势浩大,接近现实。朱熹说:“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元、明、清时期,傩事变成了民间傩礼。在中原农村,还盛行着社傩、族傩、教傩、军傩和游傩等,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驱傩活动的遗风。

数千年来,傩从原始社会祭拜皇天后土的牺、牲,以及“百兽率舞”的欢乐,嬗变为后世节日喜庆的“队戏”、社火,以及为还愿、驱疫、祭祖、纳福等各种活动所献演的“神戏”,都离不开“庙会”这一民俗文化的“核”。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浦南古傩”,当然也不例外。在閩南乡音中称为“弄大尪”或“大头尪仔”。民间传说,浦南古傩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当逢年过节或歹年冬(收成不好),当地百姓便会带“大尪”出巡,以求风调雨顺。浦南“大神尪”是当地居民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它与傩有着极为相似的表演形式和功能。浦南“大神尪”独具特色,“大神尪”面具格外巨大。主要在供祀天神、祈福、禳灾、降神驱魔及特定节日庆典时表演。这种“尪舞”是由祭祀时的舞蹈演化来的,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一种驱除邪恶妖魔,庆祝五谷丰登的意愿。“大神尪”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鼓、锣和钹三种,音乐鼓点与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歌仔戏有着极为密切联系。

“囝仔看到聪明伶俐,乖乖好幺七(喂养);大人看到顺顺利利;老人看到吃百二(一百二十岁);牛鬼蛇神看到走不及(闽南语发“li”的音)……”李春华一边敲着锣,一边念着朗朗上口的闽南语顺口溜,行走在一支由几千人组成的“集体散步”的队伍中。这一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二,芗城区浦南镇古傩表演队伍中的明星“七品官”“大头武娃”“书童”等,吸引来自十里八乡的群众,“七品官”走在中间,“书童”和“大头武娃”围绕在旁,他们时东倒西歪,时快时慢,做各种滑稽动作,“七品官”身着一身红色官服,手持“风调雨顺”的牌子,摇身仰头,又蹦又跳。“书童”身穿蓝色长衫,拿着棕树扇子,摇头晃脑,甩辫挥扇,着实精彩。队伍从“大唐松洲书院”出发,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人们沉浸在欢快、活泼、风趣、诙谐的民俗文化节的喜气氛围中。参加活动的队伍浩浩荡荡,在街上巡游四、五个小时,古傩、狮队、大鼓凉伞队,阵容强大,锣鼓齐鸣,场面极为壮观热闹。

浦南古傩可以溯源为古傀儡(布袋木偶)之前身,流传至今,实为不易。它与台湾台南南庙保安宫庙会巡行的将爷(俗称七爷、八爷的范、谢将军)极为相似,古傩的面具均格外巨大,而且表演者并不是直接把面具戴在头上,而是顶在筐顶,并用孟宗竹支撑一尊将爷的骨架,因此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浦南古傩驱疫的主角由官员担任,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尚未发现。浦南古傩是靠整个身体动作,台湾的古傩则靠关节带动,这是二者之间的区别,随着闽台文化交流不断升温,浦南古傩也有望获得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在浦南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唐末,有妖作恶,适逢一位七品官路过浦南,把妖怪吓得落荒而逃。七品官离开后,妖怪卷土重来继续兴风作浪、作恶多端,“远水救不了近火”,人们无法再请七品官回来驱鬼,而如果百姓穿官服装扮官员驱除妖怪又属违法。后来,群众中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木头雕出七品官的头像,用竹条编出身躯,身强力壮的人穿上官服,戴上面具,扮演“大尪”,百姓虔诚地跟随着出巡。如此一来,果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开漳圣王”陈元光想出来的,但不管怎么样,从中可以反映出群众的智慧。

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浦南古傩与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其表演套路和阵式均属口耳相传,是研究民俗学的一个宝贵资源。江西、贵州等地也有傩文化,但是在闽南地区,浦南古傩是惟一的,与闽北戴假面具的傩戏也有很大不同。浦南的古傩面具色彩浓烈却不失古朴、造型夸张却不失庄重。它的艺术风格,既浑厚、粗犷,又不乏精雕细刻、色彩讲究,拙朴的民间造型手法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地刻画出了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说中各类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性格鲜明,令人叹为观止。2011年,浦南古傩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浦南古傩能够承担表演的人数约有三四十人。2010年浦南古傩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表演,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厦门卫视、漳州电视台等媒体都曾对浦南古傩的传承与发展做过报道,表演队曾代表漳州非遗前往福州三坊七巷参加福建省非遗文化节。”李春华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他还说:“傩面具艺人学艺时间长、难度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人,最少要经过三年的磨炼。因为制作面具不仅需要精妙的雕刻技艺,还要对傩文化有全面了解。寻找爱好傩面具、有一定美术、文化功底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好让这项濒临失传的独特傩面具技艺得到传承,希望浦南傩文化产业能通过政府、民间艺人、民间资本的强强联手,逐渐形成产业链,让傩文化世代传承下去。”

时光倒回到五年前,23岁的李斌是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大三的学生。在毕业前的个人作品展中,李斌的10余幅描绘“浦南古傩”的国画特别吸引参观者的眼球。李斌是李春华的儿子,是浦南古傩表演新一代的传承人之一。自7岁起跟父亲学古傩,李斌已经坚持苦练了二十个年头。“这中间,有收获也有汗水,说不辛苦是不可能的。但是时间久了,对古傩有了很深的感情。大头娃娃要求有武术功底,且对表演者身体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我喜欢尝试有难度的东西,跟着父亲学习武术套路,听父亲绘声绘色地讲古傩的故事,是特别开心的事情。”李斌喜欢传统文化,他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个专门画古傩的美术家园,让浦南古傩走出浦南,走向世界。

笔者在采访李家父子时,二位均表示:古傩文化的传承繁荣需要新鲜血液,特别需要发现挖掘了一批傩舞表演的“新苗子”。令人欣喜的是,浦南镇已申请到一些资金用于古傩的保护、发展。浦南镇先是添置古傩和表演服装,建立浦南古傩保护与管理体系,邀请专家进行调查,并成立浦南古傩少儿表演队,然后又在做申请加入中国傩协会的工作,与当地高校或研究所联系,成立关于“浦南古傩”的专项研究基地。

浦南古傩像一部厚重的书,令人触摸到了远古祖先的灵魂,浦南古傩像一首欢快的曲,让人欣赏到神秘古老的文化。从2016年春节开始,浦南古傩的表演时间由原来的农历二月二十二改为农历的正月十二。写到这里,笔者就套用目前漳州最流行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五湖四海迎宾朋,花样漳州等你来!让我们一起到浦南去看古傩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斌漳州面具
World Wetlands Day
The Wizard of Oz
情调漳州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漫画二则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