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能总是“不惜一切代价”

2018-02-08 23:13陈作兵
大众健康 2018年1期
关键词:抢救室现代医学人文精神

陈作兵

温暖的、人文的、尊重自然规律的医学环境,不光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医生,也需要拥有科学就医观的患者来维护。

不久前,我在急诊室碰到这么一个病例,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是一位95岁的老太太,因胃部肿瘤晚期入院。老人家消瘦,有胸腹水,是肿瘤恶液质的表现。由于并发肺部感染,她高热、气促。值班医生将老太太的病情告知家属,并明确指出其预后不佳。老太太的几位子女聚到急诊抢救室的走廊里商量后,还是一再表示,一定要全力抢救他们的母亲,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值班医生马上给与吸氧,使用抗菌谱最广的抗生素。考虑到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又用上了高档抗真菌药物。祛痰、补液、抗心力衰竭……一系列治疗措施多管齐下。老太太的气促没有明显改变,出现了室颤,甚至停搏。医生又马上除颤,进行心脏按压和气管插管。老太太终于恢复了心跳,送到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急诊室反复发生着,对我这个有10多年急诊一线工作经历的医生来说,也是太熟悉、太平常的一幕。我不知道老太太此后的病情进展,但我想不外乎两种结局:或者在监护室拖延几天或者几周后,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仍然救治无效死亡;或者这次被各种医学手段成功救回,几周或者一两个月后,老太太又被送到急诊抢救室,重复着上一次的抢救全程,之后最终有一次,老太太还是因救治无效而死亡。

不管哪种结局,如果以“生还是死”作为评判我们现代医学的标准,那医学始终是失败的、无力的,没有人可以依靠现代医学而长生不死。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的客觀规律。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面对疾病和死亡,人们却往往丢失了理智。对医学寄望过高,对医生以命相托,似乎医学总是无所不能,医生总能起死回生。可事实上,医学能做的,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人可能遭遇的疾病有很多,从常见的感冒、鼻炎、高血压、糖尿病,到严重的外伤、癌症等,但多数疾病都是治不好的。如果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面对疾病一味求治,甚至陷入迷信和怨怼的深渊,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医学跟一般自然科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医生面对的是病人,是活生生的、有思维的人,所以医学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重复性。医学的每一次治疗,后果均很难预测,在某人身上可能是手到病除,在其他人身上则可能是雪上加霜。每个机体的特殊性,也意味很多医学结果无法重复验证。这是医学的复杂性,也是医学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疾病和死亡。如果我们认清了疾病的本来面目,理解了医学的复杂与局限,懂得了医生的有心无力,也许,看病的体验就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其一,尊重生命。《吕氏春秋》说的“始生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意思就是真正懂得养生的就是“天子”。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观规律,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在于尽享天年,不是要长命百岁。通俗地说,命中注定活到80岁的,就好好活80年,而不要由于疲劳、忧虑、疾病等只活了79岁,也不要因气管插管、留置导尿、人工呼吸等苟延残喘活到81岁。生命无论长短,关键在于精彩。如果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一旦患病,要么顷刻被击倒,要么不惜一切求治,人生的意义难免要模糊。

其二、尊重疾病。承认疾病的存在,学会和疾病和睦相处。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视疾病如仇敌,与疾病殊死搏斗,最后两败俱伤。比如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为了杀灭乙肝病毒,使用大量昂贵的抗病毒药物。最后,病人还是肝硬化,甚至进展为肝癌。便宜了谁?二是视疾病如“亲人”,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各种不当的治疗,以及情绪上的忧虑、悲情等,帮助疾病迅速发展扩散。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我们应该视疾病如疾病,客观对待,不卑不亢,和睦相处,长期共存。对待恶性肿瘤胞尤其如此。如果你知道我们人体内的红细胞每120天要全部换一次,体内长期有上千上万的肿瘤细胞,又不断地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的肿瘤细胞,你就会明白,企图用药物杀灭全部肿瘤细胞是多么的可笑。

其三,尊重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可能一时无法改变,就学会去适应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冬天到了,就添衣服。夏天到了,就纳凉。顺其自然。而温暖的、人文的、尊重自然规律的医学环境,不光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医生,也需要拥有科学就医观的患者来维护。让医学做它能做到的,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这样,医学和人类才能各得其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抢救室现代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探讨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抢救室滞留患者交接单的设计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内科抢救室急症患者特征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分析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