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2018-02-08 06:15徐健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情图形活动

徐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一点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理猜想,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对学生提出的独特猜想,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猜测,教师应注意引导、帮助修正。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经常开展操作、实验、观察等数学活动,让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重视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要培养学生说理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说理,养成学生推理有据的好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判断的推理过程,而与语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绎推理,小学生解题时大多是不自觉地运用了演绎推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追问为什么,要求学生会想、会说推理依据,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

2 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推理方法

小学生模仿性强,学习推理就需要先提出范例,然后才有可能让学生学会推理。小学数学中不少数学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教师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内容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推理。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计算多组算式:因为5×3=15、3×5=15,所以5×3=3×5;同样还有:15×4=4×15、15×5=5×1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左、右两边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归纳出乘法交换律。

3 要用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获得。知识可以用“懂”来描述,技能可以用“会”来描述,都可以立竿见影。但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数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于这一过程中。

4 要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植根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要想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更好地发展,除了书本知识外,还有很多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①大树与影子有什么关系,成什么比例,计算糖水里含糖量可能用什么比例解答,在解答之前,要用变化规律进行猜想,得到合情推理,再进行验证。②用举反例的方式证明结论不成立,如给小明家打电话,若多次接通但无人接听,则由此得出“小明不在家”的判断。③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分圆比赛,就能得出“圆的周长与∏有关系”这一結论。

5 要利用好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平台

要把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的内容都为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四个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要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图形与几何”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指出:“降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3、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它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如: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受欢迎?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水果。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计算机模拟等大量的实验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其合理性的理解。

4、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在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中,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估计这本书有多少字”这一实践活动来说,学生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计算出一页的字数,然后推算出这本书的字数。

6 要合理把握培养推理能力的层次

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置于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关注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第一、二学段的小学生,从层次上目标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短的归纳、类比。第二学段则要求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搜集有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时一定要把握其层次性。另外,学生的思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把握一定的“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推理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它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会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在新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抓住时机,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推理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到推理的方法和效能,充分展现学生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情图形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合情推理 妙解数列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