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史话(七)

2018-02-08 19:41木匠
北广人物 2017年38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永乐大明

木匠

德州

京杭大运河在经过临清之后,再向北走,就到德州了。京杭大运河的德州段有141公里,原为汉屯氏河,隋之永济渠,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南北与济南、天津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因此素有“神京门户”之称。另外,德州还有一个别称,叫“九达天衢”。因为德州是明朝定都北京后,冀、鲁、豫、苏、皖、浙、湘、鄂、赣九省通往北京的漕运必经之地。而说到这个“九达天衙”的来历,叉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严嵩。我们都知道严嵩是个大奸臣,但他又和明代其他几个有名的大奸臣,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不同,毕竟是个科考出身的才子,不仅文章写得好,字也非常漂亮。只可惜他虽有文才却缺官德,最终还是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了。据说,有次他到德州来,恰巧德州刚落成了一座牌坊,地方宫当然知道严嵩是书法大家,就请他为这个新建的牌坊起个名字。于是,严嵩便给它题了“九达天衢”这四个字。这个牌坊现在还在,大约位置就在德州火车站的附近。

尽管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已在1979年因卫运河水源枯竭而彻底断航,如今老河道内都已荒草丛芜,但当年德州却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元、明、清三代,每年经过这里运抵京城的粮食都在300万担以上。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朱德润有次路过德州码头,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日中贸易群物聚,红氍碧碗堆成山。

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

通过它,我们不难想见德州码头当年满河船桅、商铺酒肆林立、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大运河在促进德州商业文明的同时,也对德州的工业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宋元德州瓷窑到明代德州官砖窑,再到清末民初的北洋机器制造局(德县兵工厂)的建设与传承过程中,大运河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说到德州的古迹,最有名的有两处:一是位于德州市城北的苏禄国东王墓;一是位于禹城市的禹王亭。

一、苏禄国东王墓

苏禄国东王墓是我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异国国王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南京乌龟山南麓的渤泥国王墓)。

苏禄国是14世纪(或更早)出现在今菲律宾所属苏禄群岛上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在中国的史书当中,“苏禄国”这三个字最早出现在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成书的《大德南海志》上。比《大德南海志》成书稍晚的《岛夷志略》则更加详细地记载了苏禄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物产。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5年至1433年),明成袒朱棣为向西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诸国展示大明的强大国力(一说为了寻找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以三宝太监郑和为总兵正使,率领一支由200多艘海船、27000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先后七次出海,遍访西洋诸国。郑和的船队一共到访了30多个国家,苏禄国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许多西洋小国在了解了大明的强大之后,都想依附于大明,以便得到大明的庇护,于是纷纷派出使者,有的干脆就是国王本人携带其国的奇珍特产,跟随郑和的船队,来向大明进贡宝物、缔结盟约。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的三位国王(时该国是由东王、西王和峒王三王同掌大权的,其中尤以东王的权力最大)亲率家眷、官员共340余人,跟随郑和的船队,“梯山航海”,来到大明。他们从泉州登陆,先北上至杭州,然后又沿京杭大运河继续北上到北京。

永樂皇帝对苏禄国国王一行的到来非常高兴,在奉天殿以宾礼隆重地款待了他们。三王向永乐皇帝献上了“金缕表文及珍珠、宝石、玳瑁等物”,并请受章服。永乐皇帝亦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封东王为苏禄国王,赐印诰、冠带、鞍马及仪仗诸物,其从者亦皆有赏赐”。

三王在北京待了二十多天,临去时,永乐皇帝又“各赐玉带一,黄金百两,白金两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百,钞万锭,钱二千缗,金绣蟒龙、麒麟衣备一”,并“遣官护归”。

然而,当他刚走到德州时,东王竟突发急症,不幸殒殁了。永乐皇帝闻报,深感哀痛,立即命礼部郎中陈世启赶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永乐皇帝还亲自为他撰写了一篇悼文,称他“聪明特达,赋性温厚,超出等伦”,又仿照亲王墓的规格,在德州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附近为东王建造了一座王陵。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苏禄国东王墓。与此同时,永乐皇帝还册封了东王的长子都马含为新一代苏禄国东王。

葬礼后,都马含便和西、峒二王一起返回了苏禄国。而东王妃葛木宁和东王的另外两个儿子则被允许留在德州,为东王居丧三年。永乐十六年,也就是在老东王去世后的第二年,明政府又在东王墓前修建了祠庙,并在墓前立了一座高大的由永乐皇帝亲撰碑文的“御制苏禄国东王碑”。明政府为苏禄国东王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庄严肃穆,巍峨壮观。整个陵墓和明代礼制所规定的亲王陵墓的规格大致相同。神道两侧置六方石望柱一对,石像生六对(分别为石虎一对、石狮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文武官员备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苏禄国王陵。

后来,明政府为照顾留在德州的东王妃和两个王子的生活,还从历城县迁来了三户回族农户,叉“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永乐二十二年,明政府曾派人护送王妃葛木宁回国,但她出于对东王的眷恋,又于次年返回了德州,从此再未离开。东王妃和两个王子去世后,也都葬在了这里。

再后来,明朝历代皇帝都对留居在德州的东王后裔非常照顾,还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大清真寺。

如今,苏禄国东王墓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都会接待很多海内外的游人。

二、禹王亭

禹王亭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据旧志记载:四千多年以前,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具丘为山,登高望远,以察水势,“具丘山”因此得名。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就在山上建了一个草亭,以缅怀其治水的功德),同时也是一处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禹城市(德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西北3公里处。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此地设县邑,正式在山上建了禹王亭,并在山前建了禹王祠,后历代均有扩建和增修。今禹王亭包括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都是参照清朝的式样重建的,亭为八角重檐双排柱亭。

此处,德州的名胜古迹还有九达天衢坊、董子读书台及文庙等等。

(未完待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永乐大明
彩色笔动起来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到延安去
最美的背影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
关于嘉业堂收藏的两册《永乐大典》
永乐时期明朝与女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