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赣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污染防治

2018-02-09 09:14祁德超邱凤翔
治淮 2018年1期
关键词:塔山赣榆富营养化

祁德超 邹 跃 邱凤翔

一、引言

二、赣榆水资源现状

赣榆位于江苏省最北端,东临黄海,西、北依沂蒙山系,地处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境内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层次分明,水资源分配在地区差别上是南优于北,平原优于山区,龙河以北地区干旱缺水尤甚。遇干旱年份,需引长江、淮河水入小塔山水库。

赣榆境内水资源短缺,平水年水资源总量约4.14亿m3,地表水2.88亿m3,地下水 0.51亿 m3,入境水0.07亿m3,循环水0.38亿m3,调引江淮水0.3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约538 m3。

三、水资源供需矛盾及水环境污染

赣榆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35m3,是节水先进国家的4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5%左右,农业灌溉水量损失率达65%。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水资源不匹配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形成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

赣榆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多年平均为2914.3万m3/a。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一些企业为节约成本,对地下水无序、超量开采,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赣榆某镇泥鳅养殖基地,年取用地下水量达2600万m3,已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地面裂缝或沉降。据《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统计,2007年至2010年,赣榆浅层地下水水位分别下降0.13m、0.24m、0.19m和0.25m,共下降了0.81m。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受上游山东省鲁南地区造纸、化工、水泥企业等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水体周围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回流水等排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赣榆境内地表水总体水质逐年下降。部分河流流经城镇的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青口河、沙汪河、龙王河、朱稽河污染依然严重,小塔山水库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环保部门在2001年对小塔山水库水质进行检测,数据如表1。

表1 小塔山水库水质检测数据表

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水体中总氮达到2.7mg/L,总氮总磷比达到30,水体pH偏高达到8.7,藻类数量远超1000万个/L,水体明显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了具有Holling-type Ⅱ类功能性反应的修正Leslie-Gower捕食模型

四、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水污染防治

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开源节流、优化配置”的方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氛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水污染防治则要从防和治两方面入手。

1.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1)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理顺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将节水职能工作划归水利部门。建立以县政府牵头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取水计量设施安装、水资源费征收、节约用水、污水排放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

(2)加强用水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严禁超计划、超范围开采地下水,逐步恢复地下水水位;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节水企业、节水学校、节水社区建设。工业上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节水产业,严格限制科技含量低、耗水耗能大、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水工业,实现水的产、供、销、回收与再生一体化。农业上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田耗水率,缺水地区宜多种旱作物;在田间用水可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措施,因地制宜,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生活中要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做好各种节水技术、节水设施的推广普及。

(3)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过境水资源拦蓄能力

赣榆每年过境水量达5.5亿m3,为充分利用过境水资源,必须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工程拦蓄水能力;通过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工程整治,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加河道、水库蓄水能力,提高过境水资源利用率。

2.开展水污染防治,保证水生态环境安全

(1)加强水污染治理,注重水环境保护

针对赣榆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必须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目前,污染源主要是来自上游及当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一是加强监管,加强水质监测,工业污水排放必须严格按标准排放,实施水域纳污总量控制,使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河道沿岸、水体四周增加草坪、植被,以涵养水源,净化水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水生态环境。通过治理,目前石梁河水库常年水质能保持在地表水质量IV类水平,小塔山水库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龙王河、朱稽河等水体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表2就是小塔山水库通过实验确定高锰酸钾投放量来改善水质。

表2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确定表

通过表2可知,确定高锰酸钾投放范围不得高于0.8mg/L,经连续采集水库、两个取水口源水及两个水厂源水进厂水样并经过大量实验论证,最终确定高锰酸钾的投放量为0.5mg/L。

(2)加大污水处理,提高中水回用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且费用不高,污水回用是缓解城市严重缺水问题最有效途径。通过中水回用技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场合,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循环用水等。与开发其他水资源相比,中水回用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优势。逐步采用中水置换出高耗水工业所用的地下水资源,既节约水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3)采取生态修复,改善水质富营养化

针对部分河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水质检测和分析,探索富营养化成因,研发富营养化不同水平的防治与控制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入湖污染源截留、控藻、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与集成,建立合适的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体系。对重要水体采取生态修复技术,建立水生态循环来实现水环境的改善。

3.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1)加强生态修复措施

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赣榆对小塔山水库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保护,构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三道防线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具体是:①自然修复防线,在水源上游汇流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7%)的区域,采取封育管护、疏林补植等水源涵养措施;②综合治理防线,在水库上游人口相对密集地区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布设工程、植物、保土耕作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③生态缓冲防线,针对年均入库泥沙量(83750t)较大的情况结合湖库周边的水源地保护工程,建立环库周防护林带和生物过滤带,减少进入湖库的泥沙,净化水质。同时,从2003年开始,小塔山水库采用“鱼养水”生物链防治措施为水体净化作保障。

经过长期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并巧妙利用生物链净化措施,小塔山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Ⅱ类水标准。2005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二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在最近几年环保部门的例行水质检测中,各项数据均达到标准。

通过对检测数据分析,水源厂水口处耗氧量、氨氮明显降低,说明水体中的污染有机物在源水前处理过程中被明显去除,保证了水厂的现有工艺正常运行,也降低了前加氯的量及增强了混凝效果,确保了出厂水水质合格。

(2)改进传统生产工艺,防止二次污染

饮用水水源不但受常规污染物污染,而且还受到微量有机物、藻类及藻毒素、致溴物质等新型有毒物质污染的威胁。目前大部分水厂还停留在“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生产工艺,已很难适合受污染水源的水处理需求。有必要改进生产工艺,使之适应新工艺要求。饮用水输送过程中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建立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与保障体系

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体系,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应制定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预案与保障体系,做好备用水源地建设和突发性事件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结语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大到各国政府,小到连云港市赣榆区的一个镇、一个村,都应该节约用水,提高对水资源的关注度,努力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对水资源利用的最高效能■

猜你喜欢
塔山赣榆富营养化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洪口水库近年富营养化程度时间分布的研究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人工浮岛技术净化废水研究与实践
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
游老塔山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回顾塔山阻击战
坚守塔山前沿阵地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