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2018-02-09 14:22
中学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梁惠王留白李清照

杨 蓉

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既是对教学艺术本质的命题式定义,又是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根本性尊重,更是对教师主导作用作出的精辟阐述。语文教学是一门开放性、多向性和艺术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信息交流活动。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奉行着“课堂教学的明确论”,就是教师致力于“解决一切问题,统一所有认识”。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下,“霸教弱学、以教促学”的意识和行为显然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以“虚实相生、意尽形全”为特征的“留白”艺术的引入,恰好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本质性要求。

就高中语文课而言,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留白”教学活动呢?笔者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善于在课堂导入处“留白”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笔”,虽然简短不过三五分钟,但是对于教学过程和效果来说,成功的课堂导入往往充分发挥“因为所以”的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是对师生双方的共同挑战和同时考验,是叩开高效课堂的“第一把尺子”。如教学《醉花阴》时,某教师导入时发问:国际天文学会1987年用15个名人为水星上发现的15个环形山命名。有一位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女性,知道是谁吗?(生答“李清照”)李清照何以获此殊荣呢?于是师生共同梳理她的前期生活经历。教者又讲道:某年重阳节,李清照创作一词并寄给外地的丈夫。丈夫非常钦佩,却又不甘落后。他就把自己潜心创作的几十首词寄给朋友鉴赏。朋友评价说,其它都很平常,唯有其中一首实属上乘之作,尤其“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足可流芳千古。而这正是妻子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由此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

二、善于在教学提问处“留白”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手中掌握的一项“常规武器”,也是开启学习心智、活跃课堂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一种基本调控手段。“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意在表明课堂教学的成败优劣,与教师的“巧问、笨问”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值得强调的是,“巧问”与问的多或少毫不相关,而是与问的质量、艺术和技巧等息息相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通过“问”,善于启发和引领学生,能够在积极性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一些问题。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识别大观园众钗的个性特点,初步感受曹雪芹的大家笔法,深入体会《红楼梦》这一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笔者对此提问——“与大观园中的众美相比,王熙凤的登台亮相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经此一问,学生们既要认真阅读文本,又须要把其中的主要角色形象相互比较。可见,“留白”艺术提问在引领思维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善于在课堂讲述处“留白”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语言表述进行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即使在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也是不可缺少且无可替代的。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讲述应富有启发性和引领性,为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余地和积极探索的时空。这就是“讲述与留白”的和谐现象。如《寡人之于国也》,第1节写道——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笔者根据课题首先发问“寡人是谁”,学生回答“梁惠王”。再问“为什么叫梁惠王”,根据文中注释回答“魏都城在大梁”。笔者说“不全面”,并表示要“全面了解魏国都城”,学生却对此很不以为然。笔者还是讲述了魏国都城先在“安邑”后迁至“大梁”,并且讲述了迁都的背景和过程——当时魏国为了振兴强国,与其他诸侯国一样相互争夺土地和人口,重在增加劳动力和兵员,这才有梁惠王讨教救国治国的计策。原来追问“梁惠王”来历就是为了背景介绍,学生们这才明白老师的真正用意。

四、善于在作文指导处“留白”

在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作文是其不可或缺且无可代替的有机组成板块,因而也是“留白”教学的重要基本环节。以“供料作文”审题“留白”为例。所谓“供料式命题作文”,就是“提供有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后按照一定要求进行作文”。这类作文,既有限制性又有灵活度。对于这样的审题指导,教师不必“大包大揽”,而是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知和体会,既开拓学生视野,又帮助增长见识,更加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标新立异”。再如“选材留白指导”上,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打破典型性材料的束缚,冲破代表性材料的窠臼,努力为写作注入新鲜的气息。教师还要学会“放手”,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体验生命、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材料展示平台。还有“结构留白指导”,就是在开头与结尾、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等方面,对学生作出适当要求,把更大的自由与空间留给学生。最后在创作与评价上要进行适当地“留白”。

综上所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留白”艺术教学的追求与意境。语文教学善于从“课堂导入”“教学提问”“课堂讲解”“作文指导”等处留白,定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实实在在效果。

猜你喜欢
梁惠王留白李清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如梦令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