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里的“孔门三乐”

2018-02-10 04:31孔国瑞
中学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孔门三乐五经

孔国瑞

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二章》的第一章内容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这一章也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被后世称为“孔门三乐”。

一乐:学习之乐。教材将“时习”注解为“按时温习”;将“时”注解为“按时”。这样的注解在学术界还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学者将“时”解释为“恰当的时机”;将“习”注解为“练习”。有人将此句翻译为:学习知识,在恰当的时机印证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本人认为对这句话翻译的探讨很有意义。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孔子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五经”和“六艺”。五经是指《诗经》《书经》《礼经》《易经》和《乐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简称为“诗、书、礼、易、乐”;六艺是指六种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算数)。 “五经”涵盖了文学、历史、礼仪、哲学和音乐,是理论;“六艺”则是技能。所以“五经”和“六艺”是我国古代文化之集大成。

学习的方法:学习有法,学贵得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对学习的方法特别强调要做到学思结合。对于“学”和“思”的脱节,甚至走向极端,孔子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给予我们忠告。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此外,学习的方法还要很多。例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讲复习的重要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讲兴趣的重要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讲在学习中虚心的重要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谈学习需有恒心等方法。采用恰当的方法学习,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其乐无穷。

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勤学进取。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子路学习的要求,也是孔子教学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为什么能成为博学之士,这句话给出了答案。

学习的目的:修养德行。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子看来,颜回最大的优点就是品德好。孔子评价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孔子进一步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不轻易赞许别人。但是,孔子对颜回这位学生却不吝赞美之词。孔子将自己的学说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科,又将颜回排在第一科第一名。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可见,在孔子看来学习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更是明确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乐:交友之乐。在古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一个人经过潜心学习,必然有所心得。随着他学识的增长,名气的增加,就会有人来跟他交流学问。这种交流是以“道”,或者说“文”为中心的。正如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与人交往,如何甄别正真的朋友呢?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论语》里,孔子还给我们举出一个善于交友的人:晏子。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晏子也就是晏婴,字仲,谥平。晏子是齐国名相,关于他的很多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晏子交友很有学问。朋友之间交往,一般规律是交情俞深,两人越亲密无间。结果往往是因为亲密,导致过分随意;因为随意,导致隔阂,甚至反目成仇。孔子以晏子为例给我们指出了朋友交往应该遵循的原则:久而敬之。一个人,如果能够凭借学问好,品德高,吸引着众多志同道合的人,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

三乐:心安之乐。在古代,要别人了解你,主要靠的是接触和交流。即便你有很好的学问和修养,受条件限制,也可能不被人认识和了解。怎么办?不生气。不仅不生气还要努力了解别人,向别人学习。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这是何等心胸!

怎样才能做到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也不生气呢?答案是两个字:心安。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论语·述而》)人之所以会有各种情绪变化,主要是心不安。正如儒家经典《大学》所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要把心“安”在“道”上,“安”在“学”上,不断学习,走在人生的正路上,我们哪里会在意别人的不了解呢?

总之,本章是《论语》二十篇开山之作,深入了解“孔门三乐”的精神内涵,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乃至进一步学习《论语》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孔门三乐五经
孔门十二时辰
许三观过生日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头大”的一天》系列一
勤向窗前读五经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吃肉
伏生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