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介词多义现象研究

2018-02-10 12:53刘书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多义图式原型

刘书敏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引言

介词是英语中最为活跃的词类之一,虽然整体数量不多,但多数介词都有多重含义。介词一词多义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其与不同种类词汇的灵活组合上,许多学习者在理解以及应用介词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其中的规律。大部分人只能通过背诵或是生搬硬套的方法掌握介词,却无法真正探索出有效的介词使用策略。英语介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受到文化、社会发展、心理及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理论表示,具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汇实则是一种人类认知形式的自然表现,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将某一词语最根本的属性涵义向外拓展,进而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深厚的内涵或是边缘性的涵义。因而,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原型基础理论完全能够作为分析介词多义现象的有效范式,如果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将能够极大程度的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综述

1、原型理论

根据家族相似性理论,家族之间的相似性决定着特定范围的形成,并能够造成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有着类似的特点。原型理论提出,在相同范围内的从属成员之间,只有核心成员才能被真正称之为所谓的原型,其他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类似性的,因其相似特点的具体程度而逐步被边缘化,并相继构成了这一范围的模糊界限。认知语言学的众多专家学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理论,对英语词汇加以原型化以及范围化的定义。英语介词所具有的一词多义现象是在具体原型意义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以此来增强介词的表达能力。罗斯等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单词的原型范围化可以不间断的适应各种全新的表达需求,究其原理在于,介词在基础意义的情况下能够被人们赋予更多不跨越家族范围的延伸意义。比如介词“in”,最为直接的原型意思是“在内”,但在这样的原型范围内,其拓展含义却多达二十七八种,充分满足了英语表达的内在需求。

2、意向图示理论

意向图示并不是人们认知体系中的详细图像,而是人们的抽象认知组织。从人们内在的认知规律角度来说,意向图示通常处在认知组织的最初始状态,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人们对于词汇的了解才能与自身对于客观世界的感悟及自我经验紧密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词汇,并加以应用。词汇与客观世界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人的大脑才是单词内涵与其真实意义的转化器。通过在人们行为中不断出现的结构经验,人们赋予了英语介词相应的应用规律,并被各大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整理成为所谓的“意向图示”,其中,路径图式以及容器图式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图式。例如:

路径图式:We go home from school。(我们从学校去家里)

容器图式:Ipourmydrinkintomycup。(我把饮料倒入杯里)

3、概念隐喻理论

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存在很多无法理解,抽象又不清晰的定义,人们不能直接的明确表达,只能通过自身所熟悉的概念,将其加以转化。从这样的视角来看,隐喻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累积经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隐喻的思想模式主要包含两种结构领域: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源域,一种是人们感到陌生的目标领域。隐喻的基础作用理论就是实现从源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进而推动词语含义的转变。隐喻所产生的一词多义现象虽然在表面上有着较大的不同,但在根本属性上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英语介词当中的“on”,它的直接含义为“之上”,其他隐身含义是“表面的覆盖”以及“构成”,“由…支撑”,“在”,“关于”等。这些含义虽然看上去并不相同,但是在本质上却都要通过“之上”才能产生,因而各个含义内部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介词多义现象研究

英语学习需要学习者感性的生活经验积累与应用,而应用英语就是将生活情境概念化,并以语言的形式加以呈现。因此,要阐释介词多义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掌握语言构建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1、原型理论对于介词含义属性的强调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原理,原型以及范围是解读介词一词多义规律的两个基础点。某个具体介词所表现的不同含义虽然与原型内涵不同,但原型最为基础的意义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其他内涵的根基。若是从几何的图形上分析,原型的内涵就是圆的中心点,新出现的意义不管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原型内涵这一强大磁场的限制,这主要是因为始终会存在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范围存在。比如介词“at”通常在英语中表示某一时间段或是某一时刻,介词“on”一般是指在某个节日或是在某个具体日期,介词“in”表示的同样是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这些介词无论在句型中怎样变化,其含义都始终保持在某个限定的范围内。介词单独存在的时候并没有更多额外的意义,只是在处于某个关系当中时,在衔接两个或几个不同实体单词时,才会有着具体而真实的意义。这样的衔接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相同的介词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含义。当然,衔接的实体也要在相同的范围内进行。比如,在“She climbed up the tree”中,“up”是向上的意思,代表空间上的位置,而在“pay attention up to the organization”中“up”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空间指向,表示的是更加高层次的含义。由于衔接实体的不同,进而则会出现意义上的不同,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这一点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2、意向图示理论对于介词含义规律的突出

英语词汇中的介词更多情况下应用在语句中对于时空的表达上,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介词方面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也经常出现在该方面。基于意向图式理论,介词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能够充分突出其自身的一词多义与运用间的某一规律。一方面,介词的运用通常与时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让相同的介词在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上有了全新的意义,也构成了新的规律。而在另一方面,时间与空间的组合运用中更深入的加以细化又会使其意义发生变化,因而,通过研究意向图示基础理论,既能够感受到介词一词多义现象的相关性,还能充分理解其多义现象所具有的相应规律,这对于介词的学习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意向图式基础理论当中的路径图式,不管是对于动态的阐释,还是对于静态的表达,两者看上去并没有相关的联系,但在本质上却有共同之处,即都具有某个空间过程,包含起始位置、路径以及终点。这种来自于人们生活领悟的经验体现在语言上也应是如此,意象图式的基础理论将要论述的正是这一点。比如:

The river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east end of the ocean。

(河流一直向东延伸的终点是海洋)

I will fly from Beijing to Thailand。

(我将从北京飞到泰国)

对比上述两句并不相关的句子,就会发现其中的路径图式语句的共有规律是均存在着起始点、路径以及终点这三个基本要素,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充分掌握这一点,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介词的应用方法。

3、概念隐喻理论对于介词含义边缘的扩张

单词内涵的隐喻性拓展是语言所共有的现象,在汉语与英语当中都会存在。虽然具体词语的隐喻内涵会受到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及风土民俗等不同要素的影响,但单词意义的隐喻拓展的存在却始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隐喻理论就充分解释了这样的现象,并为英语学习过程中介词所具有的一词多义的理解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概念隐喻理论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其重点阐释了词义是怎样顺着某条有关联的路径拓展,并与其自身本意产生差异的。但在本质上,这些词语意义上的拓展却无法脱离意义本身,这也是英语学习者进一步掌握一词多义现象的关键所在。

结语

语言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间接映射,分析语言现象必须要充分将实际生活、人们对于实际生活的认知以及语言自身的内在规律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只有充分掌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意向图示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等,才能真正明确语言构建过程中的认知规律,进而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介词的主要形态与一词多义现象,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是其学习介词的关键点。

[1]蒋咏梅.认知视角下介词多义性的研究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

[2]吴白音那.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介词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3]张文才.原型范畴理论下英语多义词的认知分析[J].鄂州大学报,2015,(11).

猜你喜欢
多义图式原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包裹的一切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