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新动能”

2018-02-10 14:40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动能动能农资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农资行业大有作为的经济舞台。农资行业如何积极参与?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值得全行业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创新实践。

目前,涉农部门都在围绕“乡村振兴”积极调研、制定规划、推进实施。在解决农资行业的参与角色问题前,我们需要先对“动能”这个新词汇做一个解析。按我的理解,“动能”包含了“动机”和“能量”两个义项。40年前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的突围开启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他们的动机就是要吃饱饭——为什么人勤地不懒却生产上不去呢?因为大锅饭限制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于是在这个简单而原始的动机下,焕发了农民巨大的能量。

今天,我们提出“新动能”,显然是因为40年由农民吃饱饭而开启的改革已经实现了温饱的目标,并且将中国推到了民族复兴的大门前。尤其是广大农村,在经过40年改革发展、社会转型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农业人口的转移形成的劳动力瓶颈、农村土地重新调整集约化的任务、农业生产的品质追求与管理支持系统间的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恰恰又是我们的发展机遇。农资行业面对的“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充满吸引力:它召唤我们去研究问题、创新思维、积极开拓,它呼唤我们大胆参与、主动进取、务实推进。

首先我们农资行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服务力量:我们为农业农民提供农资产品、科技服务,这是乡村新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和科技支持。不论是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还是农民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产增收需要,都离不开农资服务。只有研究清楚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需要、新动机,我们才能把产品和服务做到农业的刀刃上、农民的心坎上。

其次,中国农村转型这出大戏前无古人,没有前人留下的剧本和台词,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农资行业也是农业发展的潜在主角。我们不仅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置身事外,更要积极参与、创新参与、深度参与。事实上,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农资企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除传统的服务领域外,还探索了土地租赁、自主生产、一体化运营等多种形式。虽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们有责任培育、壮大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也有能力和机遇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近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中华合作时报社牵头,中国农资传媒联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2018年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通过开展寻找改革榜样、寻找懂“爱”的人 、寻找扶贫榜样等“三个寻找”系列活动,旨在为农资行业树立“三面旗帜”,激发农资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新动能,为农资行业探索道路提供样板。但愿,这一新动能迸发新活力,使农资行业真正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角。

猜你喜欢
新动能动能农资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动能
鲁企“新动能”
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动能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