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中的“孔明”

2018-02-10 14:40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相起传
中国农资 2018年10期
关键词:妙计沈某收银台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起传

一部《三国演义》,与其说它是一部书,倒不如说它是个妙计的宝库,尤其是对诸葛亮的描写,他简直就是一位智慧的化身,用计的高手。在他的一生经历中,到底用了多少妙计?胜敌兵,兴西蜀,叫人实在说不清,数不尽。

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虽不能像孔明那样驰骋疆场,用计和敌方拼搏。但是,人人都可以用计处理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公交司机孔师傅用计救轻生女子就是一例。

2017年4月21日晚上9点多,安徽合肥滨湖区61路公交司机孔师傅骑电瓶车下班回家,在路过塘西河公园大桥时,发现在护栏外侧一女子边哭边打电话。感觉不对劲,便来到女子身边,见女子的手提包跟鞋都放在一边,便确定该女子是想跳河轻生。于是,上前拉住她的手,劝说了1个多小时。从女子断断续续的言语中了解到,该女子的丈夫结过婚,前段时间又回去找前妻了,并带走了两人所有的积蓄。女子打电话给对方一直不接听。她感到很绝望,就来到这座桥上,要是再联系不到丈夫就要从这里跳下去。

孔师傅见那女子一直在打电话,便心生一计。孔师傅告诉女子:“你这样打下去他是不会接的,不如用我的手机打给他,陌生的号码对方可能会接。”孔师傅要了她丈夫的号码,去旁边假装打电话给她丈夫,实际上是打通了110。大约七八分钟,警察到了,答应她帮助处理此事,这女子才跟警察去了警察局。

孔师傅用计做好人好事,也有人用计对付坏人坏事。有段时间,一家台球室频频失窃,小偷每次都将收银台内零钱一扫而空。对此,老板王某分析后发现,小偷似乎每隔3天便来店内“光顾”一趟,如果第一天没偷到,第二天还会再来。抓住这个规律的王某算算时间,发现这天正是小偷前来“光顾”的日子。王某设下诱饵,下班后,他将当天的营业款带回家,留下10多元钱。第二天他发现,小偷昨夜果然又来了,这就证明他的分析是准确的。

按照小偷的活动规律,这天晚上下班后,王某喊来了几个朋友到店内,关灯后躲在角落守株待兔。大约夜里3点多,小偷沈某如期赶来,进店后直奔收银台。就在这时,突然店内灯光一片,几个人冲上去,将沈某按倒在地。

过去,人们对用计往往有两种误区:一是认为这是件非常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人不会用,且用不好。二是只有在敌对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才能使用,平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无法用计,也无须用计。但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种认识都是偏见,用计并没有什么奥妙,它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地运用。只不过有些人有盲目性,自己用了计,还不知是计。这就像有人用了哲学,还不知是哲学一样。用计也不是政治家军事家的专利,人人都有使用的权力和能力。我们无须妄自菲薄,认为那是大人物的事,与我们小人物无关。我提倡人人用计,因为它有事半功倍之效,但不能用计害人。所以,我们虽做不了军事上的孔明,但可以做生活中的“孔明”。

猜你喜欢
妙计沈某收银台
一条妙计
准儿媳称有内部房 骗房款获刑十一年
凶手是谁
真是一条妙计
塑料隔离(大家拍世界)
佯装快递员硬闯前女友家
商0的妙计
男子搭“顺风车”抢劫同行女性被判七年半
自动收银台
我在超市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