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力,点竹成金

2018-02-10 17:08张涛
资源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销路大礼博爱

文|张涛

“陈大爷,这个书柜还要多久才能做好啊?我这里又来订单啦!” 一大早,博爱县国土资源局驻磨头镇大礼元村第一书记崔小军便来到村民陈跃进家中询问。

第一书记为啥拉单催活?说到这个事情,还得从崔小军2017年5月到大礼元村担任第一书记说起。

驻村伊始,崔小军便了解到,大礼元村共有166户人家,贫困户有13户17人,村民收入除依靠种植庄稼、外出务工外,别无其他收入来源。在前期的帮扶下,村里的路修了,危房改造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接下来,如何通过产业带动让更多人脱贫致富?带着这个问题,刚上任的崔小军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畅谈,积极寻找致富门路。

考察中,崔小军发现大礼元村有一笔“绿色财富”,那就是村里的120亩竹林。这片竹林翠海,是博爱竹林的一部分。博爱竹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山海经》曾有记载,著名的“竹林七贤”曾活动于此。这里的竹林是世界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成规模竹林,是我国北方古竹林的“活化石”。因其生长环境特殊,具有硬度大、韧性强等特点,所产竹器曾经是皇家贡品。1914年,博爱竹器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近年来,由于信息闭塞、销路不畅、收益微薄,竹艺品在市场上的销量大不如前。在大礼元村,至今仍有不少制作竹工艺品的老匠人,空有技艺却施展不开。

然而,随着传统销售方式的没落,电商正在悄然兴起。在政府搭建的创建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县的平台上,本土电商挑起大梁,让博爱竹艺品再次走向全国。其中,毕明艳是大礼元村利用电商致富的领头人。近年,随着博爱“县长喊你回家做电商”活动的逐步叫响,头脑活络的毕明艳从中发现了商机。2016年至今,她凭借自己做个体户的经商经验,积极学习电商运营,很快加入了“博爱人家”“云书网”“惠百真”等电商平台,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依托电商,打开销路,推广竹艺品,此路可行!工作队与毕明艳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同时,既是村党支部委员又是毕明艳爱人的肖巍巍主动当起了村民与电商平台的联络员。说干就干,崔小军带领工作队,动员村里的老匠人,鼓励他们重拾技艺,大胆创新,并主动联系专业人员做宣传,不断拓展销路。

如今,大礼元村及周边村子的50余人从事竹艺品制作,让这项传统手艺重新焕发了生机。打开电商平台,大礼元村独具特色的竹艺书柜、竹椅、竹床、竹屏风等工艺品在搜索排行榜居高不下,其古朴典雅的款式、素美独特的竹纹,受到不少顾客青睐。从订单上发现,客户分布全国各地,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顾客更是慕名前来订购,线上、线下销售热度不减,经常供不应求。

随着竹艺品的畅销,村民的收入也有大幅提升。据了解,3年前,一扇售价仅为50元的竹屏风如今涨到了150元,一个竹柜、竹床的售价也涨了上百元……通过电商销售,竹艺品相关从业人员每年人均收入达到上万元,较三年前增加六七千元。如今,村里不少贫困户也通过学习竹艺品制作,逐渐摘掉了“穷帽子”。

“脱贫不仅要精准,还要依靠产业带动。全国都有电商,我们就要做得有特色、有品位。”崔小军总结大礼元村的致富之路时说。“我们这是电商搭台,群众协力,让传统工艺再焕生机,让手头的竹子变成腰包里的票子。”

猜你喜欢
销路大礼博爱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潘大礼教授简介
销路受阻,超100亿产值“蛙类养殖”损失严重!业内人士呼吁:禁售须谨慎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博爱之歌
吃什么等
人民日报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