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起飞”

2018-02-10 22:38刘静雅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乡村的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是提高乡村建设发展水平的主力军,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能带动亿万农民群众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基础骨干力量。就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大学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家乡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清楚,无从开展工作;基层农村经济生态落后,缺乏创新创业元素,无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等。作为返乡创业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创业能否成功是直接挂钩的。

专业知识要扎实。大学生是农村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群体,学校所学与现实实践有差距是必然的,但自身应首先保证专业知识扎实,在人才匮乏的乡村,它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自身有了清楚的把控和定位,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开展创业,从自身抓起,降低创业风险和失败率。就像创业者何叶丹,在大学时学习过资金融资和财务管理,相比其他原始农场,她的农场资金链通畅,至今没有遇到资金短缺等问题。

创业方向要找准。创业是个系统工程,从生产到销售,无一不需要未雨绸缪。大学生作为初入社会的群体,经验缺乏是最大的弊端。在创业初期,要结合自身专业,通过调查,掌握所在农村农业发展情况,了解市场,确定创业方向,并找准所创项目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为创业走上正轨之路铺好垫脚石。

路子对了要坚持。很多返乡创业者盲目自信,仅凭一腔热情在干,对行业真正的门槛如市场风险、专业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认识不足,当遇到挫折时就容易丢了斗志,甚至半途而废。当选准创业项目之后,入了行,走上了“正道”,那就要坚持,正视困难和挫折,不断积累经验,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找准石头,顺利上岸。

如今,在大学生返乡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电商平台等对农村进行有益改造之后,农民“靠天吃饭”的原始局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农业经济的盘活和现代化适应,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军中已经不是什么奇事了。乡情不泯,根在情在,人虽远离,情丝不改。现如今农村政策利好,互联网普及,乡村基础设施和网络健全,大学生作为乡村高级知识分子的主体,站在时代创业的风口上,应当借此巨风,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让家乡“飞起来”。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