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省思

2018-02-10 15:29赵俊芳刘硕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治理结构经验

赵俊芳+刘硕

摘要: “哈军工”办学13年就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著名学府,在计算机、弹道、气垫技术研究、军事工程研究等诸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了数以百计的将军、部长和院士以及数以万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完全达到了“一流大学”标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典型案例。全面考察“哈军工”办学治校方略,剖析借鉴“哈军工”名将治校、教师为本、两老办院、从严治学、文化培育、设施完善等发展建设的基本理路,有利于探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机理,亦可为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一流大学;经验;省思;治理结构;“哈军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1-0004-07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的重大决策。世界一流大学是指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人才培养、办学设施及学术声誉等可资比较的范围内,综合指标评估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学。一流的学术水平有共同的标准,但一流大学的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1]。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學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传承优秀文化,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发展,实现“世界先进水平”与“中国本土特色”的有机统一。

回眸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有一所学校仅办学13年,就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著名学府,在计算机、弹道、气垫技术研究、军事工程研究等诸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了数以百计的将军、部长和院士以及数以万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其办学影响和声誉在国内可与清华、北大媲美,在国外可与付龙芝、西点齐名,这样的大学完全可以称为“一流大学”。这所学校就是毛主席亲自点将,由陈赓大将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址设在哈尔滨,又简称“哈军工”。“哈军工”的办学经验今天仍然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学家手中没有水晶球可作预言,没有魔镜可供占卜,但他在这一领域也能为他人提供有益的东西:如果你想要知道你要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2](P49),“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川流不息和过去怎样制约着现在”[2](P3)。

一、名将治校——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大学校长

陈赓大将早年入黄埔一期,是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后苏联留学。他戎马一生,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曾抗法援越、抗美援朝,屡建奇功,被誉为“名将之鹰”。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陈赓作为学院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和勇气,把握办学战略方向,实施大手笔战略举措,奇迹般地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人们称他是““哈军工”的军魂”,可谓“名将治校”的典范。在“哈军工”创建之初,陈庚院长以其巨大的威望和精神感召力及时成立了“哈军工”筹备委员会,提出建院方案,选调干部、教师,招收学员,聘请顾问,购置设备,选编教材,接收住房,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在“哈军工”创建过程中,陈赓院长以其海纳百川、广集贤才的大将风度和宽广胸怀,把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高干子女与工农子弟,苏联顾问与国内学者等方方面面的力量、智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他的思想、风范和人格力量,带动和感染着全院官兵,对干部、教员和学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独到的政治见解、勇敢的责任担当、灵活的工作方法让全院官兵钦佩不已。几十年来,用人单位和社会上普遍反映,“哈军工”的历届毕业生,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身居领导岗位还是埋头科学研究,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视野开阔、胸怀坦荡,这种“大气”品性的养成,与陈赓院长的率先垂范有着密切关系。而“哈军工”的各级领导,如教育长兼科学教育部部长徐立行,副教育长兼物质保障部部长李懋之,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张衍,科学教育部副部长、代理行政队列部部长张文峰等都是身经百战、文武兼备、治校有方的名将。

没有一流的校长,建不成一流的大学。校长是大学与政府、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党委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重要纽带,是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互的重要结点[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4]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校长肩负着引领学校稳步发展和革故鼎新的重大使命,学校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治校方略。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指出:“在大学治理结构中选校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5](P40)。尤其是对于新校的崛起,或是较高水平大学向更高层次迈进,校长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考察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包括军事院校)的办学史,不能不注意到这些大学都曾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得到了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校长的领导。一流大学总是同一流校长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譬如:埃略特(Charles W. Eliot)之于哈佛大学,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之于芝加哥大学,塞耶(Sylvanus Thayer)之于西点军校。我国的知名大学亦是如此,譬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一流大学需要全球视野与本土使命相结合的一流校长,即能够深刻理解大学本质属性和使命,清晰地判断社会需要,明智地把握大学方向,坚定地捍卫学术尊严[6]。一流的校长不一定是一流的科学家,但他必须独具慧眼,能吸引一流的人才,能成为聚集人才的旗帜。吉林大学学者任增元曾撰文从权力制约、资源依赖与公共选择三个视角分析中国大学难以“自治”的重要原因和现实逻辑,认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大学校长自身行为上的“不愿”、“不能”与“不值”,进而陷入知行矛盾的困惑[7]。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起点不同、环境不同,大学校长的选拔与任用必须要符合我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与现实国情,只有遴选出具备大智慧、大格局、大手笔和巨大影响力、精神感召力的一流校长办学治校,才能最大限度地打破权力格局、摆脱资源依赖、破解行为选择的困惑,才最有可能使复杂的、充满着矛盾的工作理念清晰化,管理模式人性化,校园环境人文化,学术影响强势化,行政工作高效化[8](P5-8)。

二、教师为本——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师资队伍

在“哈军工”创建之初,陈赓院长就公开宣布办大学主要依靠知识分子,即“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认为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使教学科研紧跟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智力支持供给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在办学实践中,“哈军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由陈赓院长亲自抓高层次人才引进。他深入调查了解全国各部委、科学院、高等院校的专家分布情况,不厌其烦地找主席、找总理、找军委总部,请求有关部门领导给予支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招贤纳士、广泛汇聚优秀人才。陈赓指出,我们要聘请上百名苏联专家,要请国内有名望的上千名教授和助教来院工作,他们都是办好学院的关键人物,能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师,能不能搞出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依靠他们[9]。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支持下,“哈军工”从各地调进一大批欧美留学归国且学贯中西、年富力强的著名教授、专家,一时名师云集,汇聚了一支国内一流的教师队伍。仅1952年,“哈军工”就从全国选调了78名一流专家教授。此外,应中国政府邀请,前苏联也先后向“哈军工”派出了6批共计158名军事顾问和专家,为“哈军工”注入了新鲜血液[10]。陈赓院长非常珍惜和爱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教授、专家,称他们是“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有职有权,并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使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做到了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比如:他对苏联顾问团十分重视和信任,要求“凡来学院报到的技术干部,都要先去见奥列霍夫顾问,了解其学识和专业情况,提出分配意见”[11]。陈赓院长反复强调行政一定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号召机关行政干部要自觉树立“服务员”思想,要心甘情愿、不遗余力地做好教学保障。为了方便教师开展科研试验,陈赓院长举全院之力不惜高价购买国际先进科技资料,筹集两千万资金建立综合机械厂。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生活水平,陈赓院长自己住平房,让专家教授住有暖气的楼房,为教师聘请厨师、配备交通车、配发书桌书柜,还帮助教师安置家属,为教师子女建立小学和幼儿园,解决后顾之忧。这些尊师重教的具体举措,使教师们感觉到了共产党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和对知识分子的爱护,打消了观望态度和做客思想,心甘情愿地与“哈军工”同甘苦、共命运。

谁能聚集和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办学治校的重要根基,是大学发展之根本。名师与名校紧密相连,古今中外,凡称得上一流水准的名校无不名师云集,皆有思想巨擘和名师大家。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其师资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均在5人以上,最多达10余人,还有数百人的各种院士。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心灵的塑造者、科研的承担者,如果没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和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亦不可能创建一流的大学。因此,许多教育界学者早就提出:“能够体现世界一流大学本质的指标只有一个,就是一流的师资队伍。”目前,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主要缺少的就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影响力的一流学者,培养、吸引和汇聚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也尚未形成。因此,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牢固树立“人才兴校”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培训制度,用超前教育的理念来培养教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要建立健全广纳社会精英,特别是对领军型人才的超常、破格选调与使用的相关机制。同时,也要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大学内部环境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把“教师为本”落实在行动之中,为教师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并提供物质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两老办院——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治理结构

在筹建过程中,“哈军工”从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抽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常称为老教师),也从部队调来了许多具有丰富军事管理和作战经验的将领和各级指战员(常称为老干部)。这两部分人以前工作经历不同,到学校后工作性质不同,如何把他们合成一块、拧成一股绳,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工作。对此,陈赓院长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老办院”思想,主张“既要承认长征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认为办学校不仅要依靠部队的老干部,更要依靠老教师,必须要有懂得科学、教育的专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12]。为了使“两老办院”思想能够落到实处,陈赓在建院之初任命干部时,提议科研部、教育部、教务处等部门由老教师任正职,老干部任副职,各系教学副主任由老教师担任[13]。学院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的几乎全是老教师。1956年1月,院系委员会成立7人小组,委员会成员中老干部、老教师各占一半,以确保“二老”在办学决策中的作用。为了给予教授们充分的学术自主权,组建了“教育工作者协会”,按不同学科专业成立了“教授会”[12],“教授会”对“哈军工”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取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两老办院”创新了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遵循了教育管理规律,找準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点,明晰了各自的作用领域,理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和谐配置,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有力地调动了军事行政干部、专家教授人才两方面的积极性。军事干部通过行政管理保证院校教学科研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其为部队建设服务、与部队需求结合;而专家教授通过学术管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成果用专业知识技术得以实现。二者通过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出了不同群体的优势,积极推进了院校教育科学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均衡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文献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描述就是“学术权力弱化”和“行政权力泛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大学行政化的种种积弊,呼吁大学组织学术性的彰显与学术权力的回归[14]。目前在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过于强势,掌控着院校教育管理决策权,主导着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时常超越其权力范围,干涉学术内部事务;而学术权力自主性缺失,学术组织所管理的学术事务由行政机关赋予,实际运作过程中依赖于统一的行政指令,特别是当产生学术分歧时,裁决机构不是学术组织而是行政部门,解决途径不是学术争鸣而是行政命令,专家学者对学术事务决策表现无力或流于形式,难以用学术的眼光和标准行使话语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失衡违背了大学组织特征,偏离了大学精神取向,容易导致行政管理简单僵化、学术成果短期功利、学科专业发展缓慢,不但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还会让学校最终失去生命活力与学术创造力。在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推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学术权力需要行政权力的运行去保障和推动,而行政权力也要依靠学术权力的运行去支撑和发展。大学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院校教学和科研决策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促进院校正规化发展建设,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科学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术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优势互补、集智创新发展格局,确保大学学术繁荣、保持政治本色、维护国家利益。通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既可以避免行政权力因“官本位”思想严重而导致“泛化”,也可以避免学术权力因行使过程中的无序性和随意性而走向“异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要理顺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让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并行不悖地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要通过科学界定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作用领域,合理构建两者的制衡机制,有效履行学术管理及组织机构的职责功能,通过各类学术委员会的运行约束行政权力,逐步实现行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制度超越,使大学各项建设在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向前发展和提升。

四、从严治学——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规章制度

从严治学是“哈军工”的一大特色。陈赓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学校只有搞好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教学科研、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制度,依据规章制度从严治学,树立严谨的校风、学风,才能不断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哈军工”建院之初,就颁布了《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尔后又不断补充与完善,相继出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考试与测验实施办法》《专业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基本条例》《军事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工作条例》《科学研究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62年颁布了《军事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暂行条例》(即著名的《八十条》),对全部教学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正规化建设方面,“哈军工”建立了一日生活、条令学习、内务检查、军容风纪检查、值班值星、请销假等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严密性远远超过当时国内其他高校。“哈军工”在执行规章制度时也非常严格,如:将教学计划视为“学校的宪法”要求全体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上课迟到、早退均要受到纪律处分。为了确保学员的学习时间不受干扰,学院下发《关于保证学员学习时间的规定》,明确了学员的上课和学习时间不许移作他用,必须切实保证。特别是对学籍管理制度的执行尤为严格,每学期都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因为考试成绩不及格或身体、思想等方面的原因留级或退学。据资料统计,学院办学13年,学员平均淘汰率高达34.9%[15]。仅在1963年夏季,就有333名学员(其中包括十几名高级领导干部子女)因成绩不合格退学[11]。“哈军工”办学治校过程中严把“三关”,即“招生关”、“升级关”和“毕业关”,通过严明的规章制度、严密的教学组织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将从严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始终。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要致力于大学制度创新,要在大学章程这个母法下健全完善与先进教育理念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将大学各项工作全过程、全时空、全要素纳入到规章制度范围之内,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以实现培养高質量人才的根本目标。特别是要制定科学严明的基础性教学规章制度,明确各类教学实践的程序和质量标准,规范教学准备和实施环节,为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法规依据和制度约束;要健全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着眼形势发展变化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出台各类应对措施与实施细则,对于一些突发性、违规性情况的处理办法,要有明确标准和规范,最终形成科学规范、体系完善、门类齐全、层次分明、内容协调、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体系,确保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秩序。在制定完善一流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使大家懂规矩、遵章法,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牢固树立法规意识,强化管理职能,突出管理效果,切实把规章制度维护好,让规章制度发挥好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严进宽出”,只要进入学校大门,绝大多数学生均能顺利毕业,然而“严进宽出”难以适应高水平一流人才培养的要求。创建一流大学,必须“严进严出”,通过制定完善课程学习和升级毕业过程中淘汰处理的有关规定,实行严格的选拔淘汰制度,促使在校学生努力进取、不断追求进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作风,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一流优秀人才。

五、文化培育——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大学文化

“哈军工”不仅创造了享誉中外的办学成就,也积淀形成了宝贵的““哈军工”精神”。有文章将“哈军精神”概括为:“强军卫国的爱国热情、高度忠诚的政治品质、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和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16]。虽然“哈军工”仅办学13年,但““哈军工”精神”不仅没有逐渐消退成为历史,反而历久弥新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哈军工”精神”是“哈军工”在毛主席《训词》的指引下,在陈赓院长的带领和培育下,经由历届师生共同构建、积淀、创新、传承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风范。““哈军工”精神”虽无形、抽象,但却实际存在,它对““哈军工”人”的信仰、意志和作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比如:在“哈军工”,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员的思想深入人心,陈赓院长曾形象地比喻:“办大学就像办食堂,学员是吃饭的,教师是炒菜的,干部是端盘子的,炒菜和端盘子都是为了学员吃好。”全院上下、各行各业均以服务教学为荣,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员一心学习、教员一心教书、干部一心工作。所有“哈军工”学员都以有毛主席的《训词》而倍感荣耀,以是陈赓院长的学生而倍感荣光,这种强烈自豪感内化为学员自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不竭动力。陈赓院长作为“哈军工”创始人,更是以其伟大的人格、严谨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广大教职员工树立了光辉榜样。办学期间,面对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陈赓院长坚定指出:“搞好教学,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时刻注意遵循教育管理规律,坚持发扬学术民主、弘扬学术精神,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争鸣,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哈军工”在用人方面也从来不搞山头宗派,而是始终坚持任人唯贤。正是由于“哈军工”办学治校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涵养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哈军工”人”听党指挥、献身国防的政治信念,严谨求实、笃学精业的治学态度,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17]。

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行为规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方式[5](P42)。文化又是制度的基础,能左右人们接受什么样的制度和执行制度时的自觉性。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认为:“校长作为社会名流和精英,要在大学建立一种大学文化,通过文化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大学文化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大学的各个层面,是大学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因此,大学一旦选择并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文化体系,就会以这种文化深切影响着大学的每一份子,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趋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8](P5-8)。大学文化总体上由精神、制度、物质载体三个层面构成,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层面,也是一所大学品质和个性的集中反映,发挥着教育引导、规范约束、凝聚稳定、陶冶激励和示范辐射等重要功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大学应深挖自身的发展历史,传承治校、治教、治学的特色文化,结合当前任务和定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培育一流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通过营造公平正义、相互尊重、和谐包容、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敢于争鸣的环境氛围,大力推进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通过大学文化的培育与积淀,给师生以熏陶和感化,影响师生的深层心理结构,增强大学建设的文化自觉和管理张力。通过大学文化有形的视觉冲击和无形的精神浸润,引领全校师生共同肩负中国梦想、坚定信仰追求,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同时自觉抵御功利诱惑、远离社会浮躁、恪守学术道德,以宏阔开放的视野和追求,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沿思考问题、钻研学问。

六、设施完善——建设一流大学要有 一流的基础设施

“哈军工”筹建之时,国家初建,万事待兴,经济困难。但为了尽快办好学校,陈赓院长经常到国家计委、财政部、建筑工程部等各大部和各军兵种去解决经费、设备和建筑指标。军地各级领导均能全力筹款征地,慷慨支援。当时,国家对“哈军工”办学所需设备器材和武器装备,国内有的一律优先予以满足,国内没有的立即去国外订购,想方设法予以保障。“哈军工”在“三无”(无校舍、无教师、无教材设备)的困难情况下,采取“三边”(边建、边教、边学)建院方针,但其建设规模之大、经费开支之多、建设速度之快,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刘伯承元帅曾私下对陈赓说:“你的手长,你的腿勤,争取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哈军工”有关资料显示,该校1953年建设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购置教学设备、模型9 500件、教具8 600件,军委及各军兵种调拨武器、装备及汽车1 200台(件);1954年建设校舍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5座教学大楼、1座万余平方米的实习工厂,实验室、专修室和兵器陈列馆共计399个;1955年建设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办公楼、体育馆、大礼堂、服务社等设施基本完工,仅3年时间就把一块荒野坟地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军事高等学府。从校园布局上看,飞檐碧瓦、中西合璧的5座教学大楼环抱办公楼、体育馆和大礼堂,气势宏伟壮观,散发着“哈军工”大气磅礴的精神气质和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彭德怀来校视察时,曾盛赞“哈军工”“经过四五年的经营,规模很大,在远东来说,可能是惟一的”。钱学森教授来“哈军工”参观时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短短三四年时间能这样快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军事工程学院,这在世界上也是个奇迹。”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办大学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教育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效益高的事业,资金和物力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是必备条件。大学只有拥有一流的办学资源与设备设施,才能够吸引大量优秀的一流人才前往任教、开展研究,才能招收来大批优秀的一流学生。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世界科学文化原始性创新基地与学术交流中心,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学术大师、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应具备现代化的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拥有一流的实验室、专业教室和先进的设备器材,有着广泛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能够获得巨大的办学投入,科研经费充裕,能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曾执掌牛津大学七年之久的卢卡斯校长认为:“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资金投入排第一位,而且不是一次性的。”目前,我國大部分院校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大学各级领导必须把改善办学基础条件作为提高育人质量的紧迫任务和基础性工程来抓,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投入的同时,要科学规划、注重统筹、强化发展意识,要着力挖潜、广开渠道、拓宽办学资源,通过完善机制设计确保国家对大学财政支持及社会捐赠经费的合理使用,坚持对现有设施的技术改造与引进新的设备并举,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和不断优化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承功.探索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10)”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0(6):5-7.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宣勇.治理视野中的我国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6-28.

[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84:47.

[5]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董洪亮.怎样当好大学校长——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撷英[N].人民日报,2016-04-28(18).

[7] 任增元.权利制约、资源依赖与公共选择:大学自治悖论的实践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2):111-118.

[8] 胡弼成,王璐佳.大学校长以“权威”治校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4(4):5-8.

[9] 刘志刚.传扬“哈军工”教育思想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军工文化,2011(6):74-77.

[10] 钟平黎,沈亚健,卢遵候.弘扬“哈军工”精神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13(4):3-6.

[11] 郭德逊.我在“哈军工”求学的日子[J].党史博览,2010(9):41-45.

[12] 刘献君.“哈军工”办学战略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61-67.

[13] 何立波,曹雪立.“哈军工”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成功经验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7-8.

[14] 宣勇.外儒内道:大学去行政化的策略[J].教育研究,2010(6):62-66.

[15] 周云芳,李凯敏,李晶.“哈军工”精神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2(26):213-214.

[16] 谢璐妍,窦隽勇.论““哈军工”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14-117.

[17] 陈劲松.说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底气[N].光明日报,2013-08-26(11).

(责任编辑 黄建新)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治理结构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