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2018-02-11 00:25宋试金
乡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穗数夏玉米行距

宋试金

(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2372)

对于玉米而言,光合作用是保障产量及生产的前提与基础。不同的种植方式及密度直接影响着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湿度及温度等状况,进而影响到整体产量。因此,关于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光合特性反映出植物在光合系统中的生产能力及特征,其中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夏玉米的光合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施肥方式、种植方式及密度等[1]。现以夏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的种植方式与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三行一带、四行一带及五行一带的种植方式以及高密度、中等密度,对照组是常规的等行距种植方式,观察夏玉米在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发现,高密度及中等密度的种植方式所产生的光合速率比对照组的等行距种植方式要高很多。其中气孔导度最高的处理为三行一带中等密度,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处理为对照等行距,而其他处理间差异并不明显。对于三行一带的种植方式,其蒸腾速率及光合速率都是最高的,三行一带高密度种植方式的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另外,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的光合特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针对温度及湿度等不同参数的变化来进行研究。

2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玉米群体中,籽粒的产量受夏玉米品种遗传特点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其中种植方式与密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2]。种植方式是在提前整地、种子处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完成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过程。另外,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变化比较敏感,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控制水分含量。而外在天气变化属于不可控因素,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与外在环境密切结合,采取合理的沟灌方式。同时,密度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密度变化关系着空秆率、行粒数、百粒质量等。试验结果表明,三行一带种植方式的行粒数、穗粒质量最高,四行一带种植方式的百粒质量最高,五行一带种植方式的空秆率最低,而对照等行距种植方式的空秆率最高,行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最小。由此可以看出,密度对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并不明显,种植方式与密度互作仅对行粒数影响较为明显。夏玉米的产量与单位面积的穗数、平均每穗数及千粒重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平均穗数的增多,产量随之提升。同时,产量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两个因素的变化。同时,密度不同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穗数和千粒重。然而,当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密度不断增加时,产量会出现下降趋势。对于玉米的穗数,密度是其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随着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多,需要保证一定的种植密度。

3 结语

试验研究发现,种植方式及密度的不同会对夏玉米的光合特征及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客观把握其中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不同参数的变化,并保证夏玉米的光合特性,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及密度,提高增产潜力。

[1]梁书荣.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2]张倩,张洪生,赵美爱,等.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5):102-105.

猜你喜欢
穗数夏玉米行距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钾素吸收及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