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情况调查分析
——以高黎贡山保山社区为例

2018-02-11 00:25张书赫
乡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共管高黎贡山腾冲

张书赫 王 见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概况

1.1 保护区概况

高黎贡山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镶嵌交接带附近,总面积405 549.0 hm2,被称为“大地的缝合线”。以行政区域设保山、怒江2个管护局。保山管护局管理辖区自然保护区81 443.0 hm2,生物走廊带4 847.9 hm2,周边国有林13 781.9 hm2。

1.2 保护区周边社区概况

周边社区涉及隆阳区和腾冲市的7个乡镇72个村844个村民小组,18余万人口,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社区地处偏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主要有采集、狩猎、放牧、林下种植等。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使原本“靠山吃山”的社区居民面临着新的生活压力。

2 保护区已开展社区共管的实践与成效

2.1 从各个方面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宣传碑、警示牌,发宣传单,增强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二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林;三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部人员的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2.2 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保护合作项目,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香港社区伙伴支持下,腾冲分局实施了“自治傈僳族传统社区组织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治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传统民族文化体验”等7个项目。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在腾冲桥头村联谊小学实施引水思源项目,解决了学校800余名师生的饮水问题。在中国绿化基金会、美国联合技术有限公司资助下,投资贫困农户种植高黎贡山糯橄榄21.33 hm2,白花木瓜26.67 hm2。

2.3 积极与缅方对接,寻求合作机会,开展一带一路战略下作用发挥的行动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缅北克钦邦接壤,边境界线23 km。为了更好地实施资源保护与社区共管,2016年12月在昆明市召开了“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总结出“偷猎盗伐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森林火灾、管护能力、社区贫困、关键物种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信息不全、跨境旅游”等8个需要跨境合作的问题。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灾害的影响

高黎贡山南部森林大面积消失,常绿阔叶林损毁最为严重,使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此外,当地居民对牛、马的散放破坏了保护区植物。

3.2 保护区建设资金投入及人员编制不足

保护区建立以来的30多年,先后实施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二三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建设投资仅90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另外,保护区管理机构改革,编制不增反降。自2004年以来,腾冲分局未招录过工作人员,职工平均年龄达47岁,人员结构相对老化。

3.3 中缅跨境区域资源保护难度大

缅甸边民防火意识薄弱,常携带武器到保护区盗伐珍稀植物和偷捕盗猎。保护区临近边境一带没有森林防火和巡护通道,加之通讯困难,边境资源管理压力较大。

4 进一步开展社区共管的有效措施

4.1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实行法制化管理

进一步加大宣传,改变民众观念,减少乱砍滥伐现象;通过共管项目提高民众收入,真正改变民众观念;切实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约束不法分子,实施法制化管理。

4.2 大力开展社区发展项目,促进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社区发展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将社区群众经济需求满足在保护区之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种植咖啡、糯橄榄、白花木瓜等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的树种。

4.3 加强与缅方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

因为缅甸局势动荡,中缅交流非常困难。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边境地区生态保护合作和减轻贫困,与缅方就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形成共识。

猜你喜欢
共管高黎贡山腾冲
A revision of Dryopteris sect.Diclisodon(Dryopteridaceae)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屹黎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共管账户在跨境股权交易中的运用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把孩子带入书的海洋
影像保护影像保护
高黎贡山丛林笔记
日本否认欲与俄“共管”北方四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