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维教授经验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体会

2018-02-11 06:31马洪举赵兰风邱俊杰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羊肠线针尖顽固性

马洪举,赵兰风,邱俊杰

(1.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发病时间多在春夏季节,大部分患者可以早期治愈。少部分患者由于失治误治,或者病情较重,导致病程超过3个月未痊愈的称为顽固性面瘫。顽固性面瘫的表现是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面肌僵硬痉挛,迁延难愈,为临床难治症。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张家维教授在传统针灸治疗面瘫的基础上,在“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埋线也是一种穴位透刺,一针多经多穴,减少多次多处针刺引起患者的不适感,激发多经多穴的气血运行,利用线在体内持续的物理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侧面部的营养代谢,使神经纤维再生,加速面神经水肿的吸收,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近年来笔者采用经验穴以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较满意效果。

1 治疗方法

1.1 取穴:张氏面瘫三线九点:患侧瞳孔直下1线,目外眦直下2线,耳前直下3线;水平对鼻翼中点、水沟、嘴角。埋线点为直下线与水平线交叉的9点,第1、2线上共6点,均针尖水平向后,第3线上共3点,均针尖水平向前;患侧攒竹、阳白、丝竹空(针尖向上)、太阳(针尖向悬颅);双侧支正、飞扬、足三里。

1.2 操作方法 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将3/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于针尖处,选取上述穴位后,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皮下,待患者针下有胀感时,将线植入穴位内。

1.3 疗程 5天治疗1次,治疗2次,共10天。

1.4 注意事项 排除以下疾病引起的顽固性面瘫:(1)颅内占位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2)妊娠或哺乳妇女;(3)合并有糖尿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疾病患者。

2 典型病例

蔡某,女,56岁,于2017年12月21日突发左侧口角歪斜,经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随即在我市多家医院做电针、拔罐等治疗,并口服甲钴胺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无效,后前来我门诊求治,诊查: 左眼睑闭合不全伴流泪,抬眉不能,左侧面部松弛,人中沟、口角歪向右侧,漏风,有夹饭、流口水现象,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滑。给予埋线治疗2次后痊愈。

3 体会

中医学认为,面瘫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络脉,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弛缓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指外感风寒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影响面瘫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如病情严重、治疗失当等,因此出现一部分顽固性或后遗症病例。

张家维教授认为,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一般恢复较差,且多伴有明显肌肉的松弛无力,须行穴位埋线增强刺激 ,恢复面神经对肌肉的控制[1]。张老在治疗顽固性面瘫时以局部选穴及远部选穴相结合,局部穴位以疏通面部经络,调整气血分布,滋养经筋,收紧弛缓。远部选穴以调整脏腑,扶正补虚,激发经气。此外还要通过穴位埋线来增强这一作用,将羊肠线植入人体经络穴位,通过羊肠线长期刺激经穴,达到治病的目的。羊肠线在穴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的过程会对穴位产生持久地刺激,这就延长了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时间,以起到穴位刺激的持续作用。埋线治疗疗效明显[2],治疗周期长,效果持久,弥补了普通针刺需每天针灸、疗效慢等缺点,而且顽固性面瘫后期往往伴随患侧面部肌肉痉挛或联带运动等,使治疗复杂化,难度加大。埋线治疗能有效避免上述症状出现,且能对已经出现的面肌痉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埋线治疗对面肌刺激强度适中,作用持久,同时羊肠线在局部也能抑制面部肌肉痉挛,从而降低了诱发面部肌肉痉挛的几率。但是埋线治疗临床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对羊肠线过敏及疤痕体质的患者,这类患者容易对羊肠线产生排斥反应,使羊肠线不被吸收,甚至埋线局部化脓鼓包。其次穴位埋线疗法需要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术后患者24 h内尽量不要沾水,避免术口感染。

猜你喜欢
羊肠线针尖顽固性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穴位埋线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