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之后,谨防夏秋气象灾害

2018-02-11 07:03郭民主
西北园艺(果树) 2018年3期
关键词:连阴雨渭北树盘

郭民主

陕西苹果产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气候温和干燥,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是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也是气象灾害易发区,尤其干旱、寒害、冰雹、连阴雨等灾害在果业生产中常有发生,个别年份部分地区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

2017年盛夏出现近70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遭遇长时间连阴雨、低温寡照,入冬以来气温下降快、变幅大,深冬又遇寒冷多雪,对果树生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2018年开春以来,降雪多,气温上升快,果树物候期提前12~15天(有数日昼夜温差20℃上下,打破气象历史记录的)。4月6—7日,关中、渭北、陕北又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导致正处花期的苹果、处在花蕾期的猕猴桃和葡萄,以及处在幼果期的梨、李、樱桃等多种果树严重受冻,造成减产。

根据去冬今春气候的变化,预测今夏还可能出现伏旱,冰雹呈频发、重发趋势。鉴于此,建议果农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应用气象预报,针对不同时期易于出现的灾害性气候,摸索规律,及早有效防御,加强管理,确保果品生产安全。

下面,笔者详细谈谈夏秋季果树生产中易出现的干旱、冰雹、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及其应对。

1 干旱

包括果树在内的农作物过度缺水的现象叫干旱。在长期无雨或少雨情况下,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长期无有效降水的补充,土壤干旱程度达到或超过了果树根部的需水临界,就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一般可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冬旱和季节连旱等。对西北、华北地区果树影响最大的是春旱、伏旱和季节连旱,年均发生2.17次。

就陕西省内而言,省东旱灾重于省西和省北,渭北、陕北呈加重趋势;低海拔地区重于高海拔地区;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干旱还将加剧。旱灾或将成为影响果树生产的“第一灾害”。

1.1 春旱

1)发生特点。多发生在3—5月份,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相对湿度小,常伴有易使土壤变干的冷风天气。陕西全省春旱发生普遍,频率在44%以上;一般旱期40~50天,长者可达80~90天。

2)造成影响。春旱直接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对水分、无机营养的吸收,以及贮藏养分的运输,间接影响萌芽、开花、坐果、幼果发育及春梢生长。较长时期的春旱,往往造成苹果萌芽不整齐,花期缩短,坐果率降低,幼果发育缓慢,个小形扁,春梢短,叶片小、叶色浅,易出现小叶病、黄化病。

3)抗御途径和措施。①选用抗旱品种和砧木。②合理密植。③规范树形,合理留枝,及时结束冬剪。④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宜在萌芽期小水沟灌1次。⑤旱地果园应在“惊蛰”后,土壤解冻15 cm左右时,顶凌浅耙,镇压保墒。春季追肥后及时给树盘覆膜保墒。

1.2 夏旱(伏旱)

1)发生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关中和渭北地区5月下旬至6月初频频发生夏旱,旱期通常持续30~40天。7—8月份,果树叶片因高温蒸腾耗水多,易发生伏旱,旱期30天左右。如去年6月25日至8月5日的42天中,西安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34天,其中40℃以上10天;苹果产区渭北东部分别为17~27 天、4~10 天;渭北西部 5~29 天、5~9 天;渭北北部 1~17 天、2 天;陕北果区 7~16天、1~6 天。

2)造成影响。①新梢停长早、生长量小,叶片小而少,影响有机营养生产和积累。②易引起生理落果,或果实因缺硼而发生缩果病,因缺钙而发生苦痘病和“日灼”。③往往造成果个小,产量低,果实商品率下降,花芽形成少。④易引起白粉病、叶螨和金纹细蛾等病虫加重危害。

3)抗御措施。①旱地清耕果园。每逢“中雨”降后,树盘浅耙保墒,雨季来临深刨树盘,立垡不平,拦径流,蓄雨水。②树盘覆盖杂草或秸秆保墒。③有灌溉条件的果园于7月下旬至8月初,在果实二次膨大前灌溉,水量宜大。④及时夏剪,疏除无效枝叶,减少水分消耗。⑤选喷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250~300倍液,补充营养,提高抗逆能力;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石灰乳液或高岭土,反光降叶温,减少水分蒸发。

1.3 季节连旱

1)发生特点。有些年份干旱持续时间很长,出现季节连旱,陕西渭北及陕北地区更是如此,如2015年11月到2016年5月,陕西关中陕北地区出现了长达170天的持续干旱,为近10年旱期最长的一次。

2)造成影响。冬春连旱多为大旱年份,对果树危害极大。①易造成幼龄树或成龄树的1年生枝条因脱水发生皱皮或干缩(俗称“抽干”)。②结果树萌芽、开花均较晚,落花落果增多;春梢长势差,幼果发育慢,造成春梢短,叶小而少,果个小,果形扁,成花也少。③连续多年发生季节连旱,导致树体生育进程加快,未老先衰,经济寿命缩短。

3)抗御途径和措施。①早施基肥,增施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补施钾、钙肥,增加营养,增强抗性。②在入冬前灌足封冻水,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要。③初冬进行树干高位涂白或全树涂白,提早冬剪。④春季复剪,减少无效枝、花对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消耗。⑤雨季来临,深刨园土,立垡不平,接纳雨水,减少径流。

2 冰雹

1)发生特点。冰雹是我国北方夏季常见灾害性天气,即处在强大的雷雨云中,由于强烈的大气对流作用使水凝结后经反复升降而最终形成冰雹,常伴狂风暴雨降落,给局部(包括果树在内)的农作物带来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西北地区由于特殊地形和小气候,每年6—8月果区多数县均会程度不同地发生冰雹,近年还有加重趋势,表现为:降雹时期拉长(始于5月初,终于9月下旬),范围扩大,线路改变,概率增加,强度加大,时间延长。

2)造成影响。果树受灾后,枝叶、果实被击得千疮百孔。轻者削弱树势,造成减产,降低果品质量。重则打落果实和叶片,当年没有收成,直接影响花芽分化;打断枝条,打裂皮层,露出木质,导致树势很快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发育。2002年5月10日和15、16日三次冰雹,使陕西渭北的长武、宝塔、洛川、旬邑、印台、淳化等10多个县(区)苹果成灾面积达到36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以上;2003年6月5日、7月6日洛川、黄陵、富县、白水、澄城、合阳、蒲城等县因冰雹,苹果成灾面积近2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去年夏初,在苹果幼果发育期(套袋前),渭北主产区多县遭受近年最严重冰雹侵袭,有的县区接二连三受灾,造成果面受伤,雹坑累累,商品率降低,卖相不好,收益减少,丰产不能丰收。

根据去冬今春果区气候变化剧烈、气温忽高忽低、温差加大(20℃左右)状况,预测今年夏季阵性天气增多,大风、冰雹可能时有发生。

3)防御和补救措施。①规划新园时应尽量避开“冰雹带”。②重点产区多方筹资,在易降雹果园架设防雹网。③降雹期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有雹云出现,组织火箭、高炮集中力量轰击,增温化雹变雨。④降雹后根据灾情及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喷布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保护树体、枝叶和果实。二是及时摘除伤果、伤叶,剪除伤枝,扫除落叶、落果。三是针对受灾较重果园,树盘开浅沟,施入尿素加磷酸二铵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 kg/亩,叶面喷布硫酸铵加磷酸二氢钾,加强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树势。四是针对重灾绝收果园,在做好树上和地面清理伤果、烂叶和落枝基础上,树盘撒施磷酸二铵加适量硫酸铵50~60 kg/亩,尽快恢复树势;对枝干上较大的伤裂口,用生物菌肥和表土按1∶1比例搅拌成泥浆涂抹,促使伤口快速愈合;待新芽萌发后,将打断、打烂枝梢回剪到长势好的萌芽部位,促其尽快抽枝,恢复长势。

3 连阴雨

1)发生特点。陕西果区5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易出现短期连阴雨;9—10月常出现较长期连阴雨,年均出现2.2~3.8次。

2)造成影响。①连阴雨易导致光照不足,温度较低,树体有机营养制造、积累减少。②造成果实发育慢,果面不光洁、上色晚、糖度低、风味淡,不耐贮藏。③影响花芽分化数量和质量;新梢生长不充实,树体抗寒力降低。④利于和加剧叶片褐斑病、蚜虫和果实轮纹病危害,并引起树势衰弱、枝干腐烂病大发生。2003年8月24日到9月6日长时间阴雨低温寡照,去年9月24日至10月17日晚熟苹果成熟期出现15年未遇的长时间连阴雨,低温寡照不但造成褐斑病大量发生,果树提早落叶(严重者落叶率达70%~80%),而且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果皮发育差,果面不光洁,果肉硬度、糖度均低,风味淡,不耐贮运,花芽质量也差。

3)防御和补救措施。①及时收听中长期天气预报,控氮、增磷钾,减少盲目灌水。②降雨前8天喷布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加光合微肥500倍液;降雨前1~2天配喷1∶2∶200倍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叶果,防治病害。③结合喷药增喷磷酸二氢钾250~300倍液加光合微肥500倍液。

猜你喜欢
连阴雨渭北树盘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两个苹果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1961—2018年高淳连阴雨天气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
山地梨园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树盘撒施并深翻方式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桃产量与品质
红色渭北颂
渭北明珠
——林皋湖
基于灾害指数的芮城县连阴雨分析
杏树顶凌刨树盘优点与方法
纠正苹果树下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