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定位、理论内涵及价值维度

2018-02-11 20:21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的命运几经曲折反复而不衰,展示了其内化于民族血脉中的强大生命力和灵活的适应性。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处理好自身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与当代社会和现代价值的关系以及与世界其他思想文明的关系,是关涉其能否延续传承并发挥功用的重要问题,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传统文化的外部关系和内在涵义,并挖掘其在不同维度的价值功能,将之嵌入个人生活世界、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文化交流中,是当前发展传统文化必须着重思考的议题。

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积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对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党内除了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待传统文化有较多不同声音外,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的道路上一直都晕染着传统文化的底色,才有底气宣扬对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延续“五四”和新文化精神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逐步走向成熟与自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3-534)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著名演讲中更明确地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P707-708)正是由于确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扬弃性继承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人才能引领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党仍然坚持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多次谈到,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他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况且“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2](P225)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一词原是形容刘德“修学好古”的品质,后被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赋予了其全新的哲学内涵,并将之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下来。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更是作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对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在党史中的发展表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首先反思“文革”中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的肆意破坏,在随之兴起的“文化热”思潮中,亦有不少主张复兴和重建中国传统、理性思考中西文化的论调。在这个经济、价值、思想空前多元的时期,传统文化再次获得重视,重新发挥其对治各种社会问题的功用。例如,关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融汇了传统文化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小康”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形态的向往。后来邓小平将这一传统概念引入改革开放战略,从最初的“小康之家”到后来的“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谋划、确立到决胜阶段,“小康”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彰显了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巨大的时代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鲜明号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愈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联系在一起。比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就很符合传统文化对民本思想的重视。《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德政”的核心内涵。我们党把“以民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机融合,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当前,我们党也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项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念与实践,赋予了“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等传统政治文化更加深刻的现实内涵和时代价值。

可以说,从建党之初到如今,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日臻成熟,其间虽历经波折反复,但总的来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经过长期的扬弃、继承、弘扬后,其内涵的深刻性、功用的广泛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日渐为民众认清,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也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为将来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奠定了基石。

二、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和内涵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包含了注重中国国情的扬弃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到了新时代自然也要面对新的定位和内涵。从新的定位来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强调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其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问题、解疑释惑、阐述理念、推动发展,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和启迪,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当然,尊重传统文化最终是为了更好发展当下的社会、造福现实的民众,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们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3]。

第二,充分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P13)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者关系密切。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对革命文化影响深刻,历史上日新月异、革故鼎新的思想和实践是革命文化的理论源头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是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但同时也应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这个前提下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从科学内涵来看,这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界有不同意见。[6]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至少要达到提供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推动文明互动三个层次的标准,并且在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上能为各家推崇并长期发挥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这样的优秀思想众多,这些理念为凝聚民心、长治久安乃至世界和平提供了思想基础。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问题。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被张岱年概括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是中国人的个人生命进程和民族发展历史中最核心的精神支撑,也是推动和维持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资源。[7](P168)“自强不息”语出《易传》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自然万物运行不止、刚强劲健,而君子之为人处世,也当效仿天道的运行规律,刚毅坚卓、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注重自身自力的奋斗,强调永不懈怠、持之以恒的发展。自强不息既是个人修养工夫的理论指南,也是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时期,自强不息的拼搏理念成为振兴民族、复兴中华的精神源泉。“厚德载物”语出《易传》坤卦的《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大地有柔顺的特点,可以承载、包容万物的差别,而作为君子则应效法大地的此种品性。“厚德载物”的提出体现了人文理性精神的抬头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德”特质,也彰显了儒家“内圣”“外王”两个向度的结合。“厚德”追求的内在德性的积累以及由此催生的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是内圣层面;“载物”体现的利他精神的宽厚胸怀和担当意识,则是外王层面。因此,可以说,“厚德载物”这一理念构筑了儒家在人格塑造和政治实践上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以民为本”和“精忠报国”是处理人民和国家关系、维持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核心理念。民本思想早在商周之际就已产生,《尚书》中就记载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后来孔子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直到清初黄宗羲的“民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原君》),都是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体现,说明人民在理想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民为本”的思想约束执政者,提醒他们只有重视民意、赢得民心才能稳固政权。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对这一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忠报国”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本质是一种爱国主义。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典故就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对待祖国的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将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是一对可以协调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关系的核心理念,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矛盾、文明差异有重要作用。“和”表达的是关系的和谐,小到声音之间的配合协调,大到家庭关系、邦国关系、神人关系的和谐等。但“和”并不意味着“同”,春秋时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一种“和同之辨”:不同的事物加以协调融合,才能不断丰富发展,进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后来晏婴、孔子等均有关于“和同”问题的论述,皆主张“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此种理念也在后世的治国理政、思想文化和个人修养等层面成为公认的伦理准则。天下大同则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最高政治理想。大同理想是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准绳,在大同社会中,人人平等,各取所需,相处和谐,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既有恒常的价值,也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备现实意义。今天,我们提倡的“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就是在国家社会发展新格局下对“天下大同”理念的一种新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联系性,也表明天下之大同的理想状态必须建立在文明之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除了上述所及的几对核心理念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诚实守信、仁爱孝悌、敬业乐群、尊师重道等。这些理念在为个人安身立命、社会安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文明和谐沟通方面提供了思想资源。此外,这些理念是经历时代变迁积淀下来的超越具体社会情境的价值追求,在当前新时代的发展中亦有发挥作用的潜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理念是各家各派共同推崇的,例如诚信、爱国等,历史上无论儒、佛各家都大力弘扬,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共识。

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和阐释问题。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弘传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能使老祖宗留下的优秀精髓焕发新的活力。有些论者认为,传统文化即便不是封建残余,也难在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中获得市场。比如孝悌这一传统文化理念,有人就认为父母的行为和思想较为落后或迂腐,导致当代亲子关系的诸多矛盾,因此当代社会无需强调孝悌这种带有身份等级差异的关系,只要发展个体生命的独立性即可。但是,孝悌作为调节血缘关系的伦理准则,其实在任何时代都有存在的必要,需要改变的只是在操作层面的技术手段和实行标准,而并非废除这条伦理价值本身。

又如对于敬业乐群这一历史悠久的学习和工作伦理原则,在当代可能会导致利益集团的形成,如在业界拉帮结派、打击异己。这种情形与当代社会强调的公平正义理念显然不符。如果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这种质疑是可以消解的。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这正是在强调精神价值的聚合作用的同时,力求避免因生命力量的偏狭而导致结党营私,从而保持“群”应具备的广大端正的内在精神价值。孔子还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所以,“义”是作为聚群现象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基础,内含“义”的群居,就不会出现营私的局限。类似这些对传统文化理念的当代质疑,都需要我们在继承弘扬时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精神,消除其在当代社会可能面临的不适。

三、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价值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主要特点在于判断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开启了民族复兴大业的新征程,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在新时代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强调其在提升民众道德水准、化解社会基本矛盾、实现民族国家复兴和助益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优势。总结来说,我们在新时代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价值维度:呼应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治国理政和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三个层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从社会、国家、国际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其中必须有一套核心价值观作为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国家的道德基础。这种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各个方面,应成为每个社会个体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整合社会意识、稳定社会关系、抢占价值体系高地的重要工具。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8](P108)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方面渗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亟须从日常生活入手,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有三个层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提高民众思想道德水平,需要大力继承弘扬传统道德精髓,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使之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的道德支撑。二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利用国民教育等各种渠道,加强青少年对民族美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三是推动传统家庭美德建设,将融入中国人血脉中的优秀家教家风薪火相传,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普及,实际正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也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带来的人民生活需求与文化价值理念间的张力。因此在文学艺术创作、思想道德宣传、民众文化教育等层面挖掘我们自身文化命脉中的传统精髓的时代价值,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发展和社会治理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动力和支撑的第一个维度。

其次,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9](P28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P17)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自然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既能坚守根本又不断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没有中华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至少需在三方面有所作为。第一是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是中华文化这个国家之魂在每个重大历史关头,为民族克服困难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为民族艺术辉煌灿烂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甚至也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价值追求的认同提供了理论参考。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切“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第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关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和最重要的途径。第三,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也可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凝心聚气的力量。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党的十九大勾勒的复兴路线图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都不可或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则是从民族复兴和国家治理角度提供中国智慧、方案和道路,强化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第二重价值维度。

再次,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借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1]所以“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它有利于把各个文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从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这种共同体理念包含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我们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中的国际交流理念,比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并继承、转化为国家和文明交流间的当代智慧;另一方面需要将中国方案和道路有效地传播出去,这就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8](P197-198)。“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它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替代经验”,并对世界人民的和平交往提供新的理解角度。这种中国经验和视角强化了我们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的道路自信,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交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提供的异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智慧。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第三重价值维度。

这三重价值维度既有其层次差别,又有内在关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培育民众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内涵,同时也是明确文化渊源和民族魂魄,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对治国理政和处理社会矛盾有现实意义。而文化和价值观自信的确立、社会发展的稳定繁荣,则为提倡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优秀文明的和谐交流提供了保障。

四、结 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符合其一贯以来的立场和态度,也表明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我们本民族固有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理念的贡献。同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新时代继续焕发活力,必须深入民众的思想信仰、社会的伦理结构、国家的战略发展、世界的文化互鉴中,唯其如此,传统文化方能以鲜活的形态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6]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J].社会科学战线,2017,(8).

[7]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7-05-15.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