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辣椒新品种‘豫椒101’的选育

2018-02-11 15:15姚秋菊张晓伟原玉香赵艳艳王忐勇魏小春蒋武牛王彬
中国瓜菜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品种辣椒

姚秋菊 张晓伟 原玉香 赵艳艳 王忐勇 魏小春 蒋武牛 王彬

摘要:‘豫椒1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成的黄皮辣椒杂种1代,母本‘24—7来源于绿皮羊角椒‘海花辣椒(24),父本‘P59—25来源于黄白皮辣椒‘硕丰12号(P59)。‘豫椒101早熟,商品性好,产量高,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该品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青熟果黄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风味好,果实纵径20.4 cm,果肩横径3.4 cm,果肉厚度0.31 cm,果实心室数2.7个,果形指数6,平均单果质量62.1 g,一般667 m2产量3 611.89 kg,适宜河南各地早春保护地种植。2016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

关键词:辣椒;新品种;‘豫椒101;花药培养;杂种1代

1育种目标

辣椒作为我国一种主要蔬菜,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四季蔬菜市场供应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蔬菜的周年供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十一五”期间辣椒遗传育种研究被列入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辣椒遗传育种在资源鉴定、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栽培方式、生产区域、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辣椒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辣椒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消费者已经开始注重色泽、风味、香味、口感等优良品质指标。黄皮辣椒深受消费者喜爱。‘皖椒8号、‘乾坤大黄皮、‘超丰819、‘金富807、‘新金富808、‘福祺皇剑等一批黄皮辣椒相继育成并推广种植。因此,课题组将培育具有早熟、黄皮、抗病、微辣、口感无渣等优良性状的辣椒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辣椒资源搜集、材料鉴定、纯化及杂交育种等工作,2000年开始开展辣椒花药培养工作,创建了系列单倍体纯系材料,大大缩短了辣椒育种进程,培育了系列辣椒新品种。2015年育出黄皮羊角椒新品种‘豫椒101。

2选育过程

2.1亲本选育及特征

2009年对绿皮羊角椒‘海花辣椒(24)‘硕丰十二号(P59)辣椒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系列双单倍体纯系。母本‘24-7抗病性强,早熟性好,生長势较强,分枝性强,坐果率高且集中,始花节位第8.5节,果实绿色,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长21.0 cm,肩横径2.5 cm,果肉厚度0.25 cm,心室数2.5,平均单果质量40 g,配合力高。父本‘P59-25中早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第10节,果实牛角形,黄白色,纵径13 cm,肩横径3.8 cm,果肉厚度0.4 cm,心室数2.8,平均单果质量73.9 g,抗病性强(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

2.2选育过程

201 1年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强优势组合选配试验。配制了5个黄皮、优势较强、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组合,2012年春季进行田间小区栽培、观察测定,最终筛选出优势最强的组合‘24-7בP59-25(编号10-1),早熟抗病,果实黄皮,微辣,口感无渣,符合市场需求。2013—2014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5年定名为‘豫椒101。2015年、2016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鉴定编号:豫品鉴菜2016010。

3选育结果

3.1丰产性

3.1.1品种比较试验 2013—2014年春连续2 a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原阳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日光温室铺地热线加小拱棚播种育苗,苗期防病治虫,春季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双行定植,行距55 cm,株距33 c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2 m2,对照‘平椒9199。‘平椒9199果实羊角形,中早熟,成熟期果实黄绿色,商品性好。在黄淮及华北地区栽培较多。

定植后只治虫不治病。试验结果表明(表1):‘豫椒1012年平均前期产量为856.72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10.3%;总产量平均为3 265.32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11.65%。

3.1.2区域试验 2015—2016年进行区域试验,小区面积6 m。,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50 cm,穴距40出苗,双行单株定植,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四周设保护行。2015年平顶山、驻马店、新乡、安阳、濮阳、郑州6点汇总结果,平均667 m2前期产量802.43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8.76%,增产不显著,居第10位,5增1减;平均667 m2总产量2 965.61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7.1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0位,6点均增。2016年平顶山、驻马店、新乡、安阳、郑州5点汇总结果,平均667 m2前期产量756.88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17.86%,增产极显著,居第6位,4增1减;5点汇总结果,平均667 m2总产量3 668.35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18.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5点均增(表2)。

3.1.3生产示范 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顶山、驻马店、新乡、安阳、郑州5点汇总,小区面积30 m2,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50 cm,穴距40出苗,双行单株定植,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四周设保护行。5点4增1减,平均667m2前期产量791.42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31.79%,居第1位;5点汇总,4增1减,平均667 m2总产量3 611.89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13.25%,居第5位(表3)。

3.2抗病性

2015—2016年度河南省辣椒品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各试验点田间病害调查植株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该品种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1.84%、1.87%、1.52%,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4.07、0.63、0.39。对照‘平椒9199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92%、3.70%、4.09%,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3.64、1.31、1.10,根据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国家标准[NY/T2060.1~5(2011)]计算: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高抗(HR,0≤DI≤5)、抗(R,5

3.3品质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豫椒101100 g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65.8 mg,水分含量93.3%,粗纤维含量1.22%;对照‘平椒9199100 g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91.1 mg,水分含量92.7%,粗纤维含量1.5%。

4品种特征特性

‘豫椒101生育期185.1 d,春季保护地定植至始收61.5 d,属中早熟品种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72.3 cm,株幅74.6 cm,第1花着生节位9.7节。果实羊角形,青熟期黄色;果面光滑,果实纵径20.4 cm,果实横径3.4 cm,果肉厚度0.31 cm,果实心室数2.7个,平均单果质量62.1 g,单株结果数28.3个;100 g果实维生素C含量65.8 mg,粗纤维含量1.22%。高抗病毒病(TMV)、疫病、炭疽病。

5栽培技术要点

河南地区早春塑料大棚种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翌年3月20日前后定植,苗龄100~120 d。定植前施足有机肥,采用小高畦覆膜栽培,株距30-35 cm,行距50~55 cm。定植前10-15 d扣棚,扣棚后药剂熏棚,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等病害。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早发棵、早封垄,提早开花坐果,提高产量。结果期追肥2~3次,并补施钾肥,每次667 m2追施尿素15 kg和硫酸钾15 kg,促进果实膨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猜你喜欢
新品种辣椒
看禾选种
辣椒之争
我的办法我知道
用自己的方法卖辣椒
卖辣椒的智慧
我的办法我知道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一)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