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通识讲座《美国历史十五讲》叙事指瑕

2018-02-12 15:47王靖宇关小龙
关键词:西奥多杰斐逊辞海

王靖宇,关小龙

(1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2;2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推出“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委会主任许智宏院士时任北京大学校长,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2007年5月,上海学林版《美国史通论》更名为《美国历史十五讲》,并进入“讲座”书系,其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历史学教授何顺果(曾任第9~10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本文针对书中的几处叙事瑕疵,略陈管见。

一、约翰·亚当斯总统生卒年括注有误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五讲“建国方针之确立: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之争”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798年,新上台的总统约翰·亚当斯(1796~1800) 以捍卫联邦制为由,要求国会通过《归化法》、《客籍法》、《惩治叛乱法》、《处置敌侨法》。当时有25名报纸编辑被捕,其中18人是共和党人,包括富兰克林的孙子。联邦的财政支出,从1793年的384万美元增加到1801年的830万美元,同期国债总额也从8 030万美元增加到8 300万美元。联邦威信扫地,共和党在民众中影响扩大,代表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于是以一票的优势在大选中获胜而成为第三任总统,史称‘1800年革命’。”[1]76

文中“新上台的总统约翰·亚当斯”之后,何教授加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括注:既非“约翰·亚当斯”本人的生卒年(按惯例标注于姓名“约翰·亚当斯”之后),亦非“美国第二任总统”任期的起讫年(按惯例标注于职务“总统”之后);前者应标注为“1735~1826”,后者应标注为“1797~1801”。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的每一次换届,选举和就职都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前后相距几个月(跨年):约翰·亚当斯1796年11月竞选胜出,1797年3月走马上任。何教授上述文字把不准确的总统“任期”起讫年与总统的“生卒年”混为一谈,未免有些荒唐。

当然,说何教授“荒唐”又似乎有些冤枉──把总统任期“起讫年”错标在总统“生卒年”位置,《美国历史十五讲》及其蓝本《美国史通论》皆非始作俑者;比它们更早而同样荒唐的瑕疵,曾亮相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0卷本) 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20卷本)。两书均有【Adams,Abigail亚当斯(夫人)】这个条目:前者,把“亚当斯(夫人)”定义为“美国第二届总统J.亚当斯(1797~1801)的夫人、第六届总统J.Q.亚当斯(1825~1829)的母亲”;[2]后者,则把她定义为“美国第2任总统J.亚当斯(1797~1801) 的夫人、第6任总统J.Q.亚当斯(1825~1829) 的母亲”。[3]两书均有两条括注,起讫年也完全相同,应该分别置于“美国第二届/第2任总统”和“美国第六届/第6任总统”之后,表明两位总统各自的任期。把(1797~1801)置于“J.亚当斯”的姓名之后,意味着他的寿命只有4岁。一个远未成年的幼儿怎么可能当选“美国第2任总统”,并成为“美国第6任总统J.Q.亚当斯”的父亲呢?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大选”每四年进行一次,任职期满才算一届。如果总统任期未满而身故,副总统将继任总统并履职到“大选”换届。由于英语语法中没有“量词”这个词类,上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把“second president ofthe U.S.”和“sixth president of the U.S.”误译为“美国第二届总统”和“美国第六届总统”;[4]晚出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已经把它们改正为“美国第2任总统”和“美国第6任总统”,值得庆幸。何教授的过失,只是检索并且引用了有严重瑕疵(总统“任期”标注错位)的工具书,失察而已。

二、三任总统与五届政府合并概括有误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五讲“建国方针之确立: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之争”中还有另外一段文字:“这篇年度咨文表明,杰斐逊的思想和政策,在1807年实行禁运之后发生了重要转变,杰斐逊的以农立国向汉密尔顿的以工立国回归,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及其路线,经过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三届政府,最终得以在美国确立,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向。”[1]78

如前所述,美国总统的“任次”和“届次”完全不是一回事。从华盛顿到杰斐逊,并非只有“三届政府”,而是由“三任总统”领导的“五届政府”:首任总统华盛顿连任两届(1789~1793,1793~1797),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任期一届(1797~1801),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又连任两届(1801~1805,1805~1809)。何教授想当然地写下“三届政府”,措辞不够严谨。

三、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次记载有误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十讲“世纪之交美国的社会改革”,说过“西奥多·罗斯福”曾当选为“第26任总统”;到了第十三讲“1930年代危机与F.罗斯福‘新政’”,又出现一条自相矛盾的注释:“F.罗斯福(1882~1945),即富兰克林·罗斯福,其妻子是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F.罗斯福1900年入哈佛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1901年当选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1]233

毋庸置疑,论任次,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26任总统”;论届次,他是“美国第29~30届(连任)总统”。由于误译,某些工具书的史学条目释义出现了一系列小儿科的硬伤——正如上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不能区分“美国第二任总统/美国第二届总统”,也不能区分“美国第六任总统/美国第六届总统”一样,把“西奥多·罗斯福”说成“美国第26届总统”的工具书,坊间比比皆是。例一,从《辞海》1961年版(“国际分册”试印本) 到《辞海》1965年版(未定稿),[5][6]从《辞海》1978年版(“国际分册”修订稿) 到《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7][8][9]都收有【白宫White House】这个条目,其释义中也都出现了“美国第二十六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字样;《辞海》1999年版改作“美国第二十六届总统罗斯福”,[10]直至《辞海》2009年“第六版”改作“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1]谢天谢地,最新版《辞海》总算改正了这个重复6次的历史常识错误!例二,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根据《英国百科全书》1964年版节译的《美国历史上的几个总统》,把“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定义为“美国第26届总统、作家”。[12]例三,刘尊棋主编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照搬20多年前的错误定义,也把“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说成“美国第26届总统、作家”。[13]例四,林书武编写的《外国典故小词典》(新1版) 【白宫White House】条继续以讹传讹,说“1901年第26届总统罗斯福正式把这官邸命名为‘白宫’。”[14]应该说,再权威的工具书,它的有瑕疵的条目也不足为据。难道曾连任两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的何教授,可以对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学术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吗?

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生平记载有误

《美国史通论》第十五章“美国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出身于西点军校,曾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和北约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5]变身为《美国历史十五讲》第十四讲,标题没变;“出身于”变成“出生于”,可谓改是成非。[1]249

史载,艾森豪威尔总统1890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何教授的改笔“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西点军校”,令人大跌眼镜。加之出版社校对环节一而再、再而三的疏忽,错误总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于是,《美国历史十五讲》的众多读者都读到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西点军校”这个十分荒诞的语句。另外,这里的“曾任”与其下文“担任过”语义相同,“担任过”完全可以承前省略,或改为“以及”。

总而言之,《美国历史十五讲》作为一部由美国史专家撰写的美国史专著,其出版机构又是栖身于一流高等学府的知名出版社,历时四年,印刷四次,累计发行4万册(不含上海学林版《美国史通论》印数)。本文所指的叙事瑕疵,各重印本一仍其旧,作者的治学态度和编辑出版者的敬业精神实在令读者不敢恭维。直至2015年7月《美国历史十五讲》第2版问世,除了第八讲增补最后一节“林肯:随时准备倾听人民的呼声”、卷末“附录四”在“乔治·W·布什(小布什)”之后增补了“巴拉克·奥巴马”(全书有所删节,减少了40页)之外,令人惊喜的相关变化只有一处:第十四讲改是成非的“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西点军校”,拨乱反正为“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出身于西点军校”。[16]220至于本文所指相关章节的其他瑕疵,《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率由旧章,继续以讹传讹。[16]67;69;193;260-263

猜你喜欢
西奥多杰斐逊辞海
《辞海》的历史回顾及经验总结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情况
上帝的声音
抵达终点前,谁都可以争冠军
抵达终点前, 谁都可以争冠军
美国的诞生(十一)·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
不接待副总统的小旅馆
海啸来临前
《辞海》编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