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理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的运用

2018-02-12 17:56杜丽坤
吉林中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焦经络中医药大学

杜丽坤,李 娜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中医认为瘿病病因是由情志内伤,气郁痰阻、饮食及水土失宜损伤脾胃,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以颈前结块肿大为主要特点的病证[1]。《外科正宗·瘿瘤论》认为:“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指出痰、气、瘀壅结而成瘿瘤,治法当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2]。

1 中西医结合探讨瘿瘤的发生机制

素体禀赋:根据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作为量化标准,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在各类体质中有明显不同的偏向,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占据多半[3]。素体阴虚之人,本阴液不足,痰气郁滞化火伤阴,会使病情缠绵复杂;气虚质,劳心伤神后,推动不足,日久致气虚血瘀;气郁质,气郁化火而伤津,郁滞不行而血瘀,脾气不足而痰凝。当然,素体禀赋与遗传也密不可分。

生活方式:包括环境、地域、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瘿如瘿络之状,瘤因随气留滞。《济生方·瘿瘤论治》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4]。综上,地域环境、压力过大、碘和硒摄入量异常、多思焦虑等均为诱因[5]。

外邪入侵:外邪入侵,导致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机体出现阴阳偏颇。现代医学中多包括接受过头颈部的放射线史等。

2 引经据典解释分析

根据子午流注,子时(23:00—1:00)足少阳胆经当令,《内经》中就有论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颌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6]胆,主气化,气机不畅,胆火上扰,相火妄动。丑时(1:00—3:00)足厥阴肝经当令,《内经》提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6]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子丑时主睡眠,肝胆经循咽喉,病患情志不舒,胆火上扰,日久结瘿。亥时(21:00—23:00),手少阳三焦经所主之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焦”字象形——水之意,主水湿;动物的爪子;火,与阳气相对。《内经》提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6]《难经》提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7]综合而看,三焦主通行元气、中气、宗气,而瘿瘤的形成离不开“气”病。上气不足,下气不足,三焦经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所以三焦的通行在瘿瘤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3 中医辨证分析

瘿瘤分为肝郁痰凝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此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与心、胆、三焦亦关系密切[8]。《内经》曰:“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郁者达发奇泄折之是也。如海带、昆布之咸以软坚,黄药子之苦辛以行气,破散结之类是也。”[9]

4 引经药物及其作用归纳总结

青皮:泻肝、泻胆、入三焦经、泻脾、入心包经。陈皮:温胆、入三焦经、补胃、补脾。半夏:温胆、补胃。竹茹:凉胆、凉胃。远志:补心。当归:补心。玄参:泻心、凉肺。浙贝母:泻心、凉肺。连翘:凉心、凉胃。桔梗:保肺、入大肠经[10]。香附:温胃。海螵蛸:入肾经[11]。牡蛎:补肾。其中活血:丹参、赤芍、当归。行气:青皮、陈皮、莪术、香附。散结:浙贝母、牡蛎、海螵蛸。解毒利咽:牛蒡子、桔梗、连翘。胆以清为补:半夏、竹茹、郁金、淡豆豉、鳖甲。补:龙眼肉、远志、丹参。

贝母莪消丸:浙贝母、煅牡蛎、玄参、夏枯草、莪术。君药浙贝母以软坚散结,泻心凉肺,臣药莪术行气和血,解郁消积。佐药煅牡蛎软坚散结,补肾安神。使药以夏枯草、玄参清热散结。诸药合用,适当加减,治疗痰气血互结证型的瘿瘤。

5 经络辨证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的运用

《足臂十一脉灸经》:“臂泰阴脉:循筋上廉,以走臑内,出腋内廉,之心。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12]。 包括了经脉的循行、病症及其治疗方法,是目前为止对经络辨证记录最早的文献。张三锡《经络考》如是说“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13]。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别疾病的定位,在何经、何脏、何腑,进而确定病因、病性、病机的辨证方法。针灸中常言宁失其穴不离其经,“是动病”“所生病”理论是古代人对经络主病的不同认识。“所生病”是根据经络循行来取穴,“是动病”可选本经原穴进行治疗[14]。足阳明胃经:人迎、水突、气舍、缺盆;任脉:天突;手太阴肺经:天府;手阳明大肠经:曲池、手五里、臂臑、巨骨、天鼎、扶突;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手太阳小肠经:阳谷、肩贞、臑俞;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天井、臑会、天牖、翳风;足少阳胆经:浮白、肩井、足临泣;足厥阴肝经:足五里[15]。观察这些经络效穴,发现经络的循行与瘿瘤的产生与治疗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针灸学的运用上治疗瘿病的穴位也多在这3条经脉上[16]。

6 结语

综上所述,经络理论在甲状腺结节的辨证分析、分型治疗、引经药物[17]、辨证分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全面便捷的方法,经络理论在辨证诊疗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不光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可以运用,在其他疾病方面也可以适当运用,经络是针灸体系的基础[18],又何尝不能应用于其他临床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使患者早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笔者浅谈经络辨证的一些理论依据,意在希望能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审视经络理论针灸体系外的重要作用。

[1] 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9.

[2] 孙业园,王旭.从肝论治甲亢与围绝经期综合征[J].吉林中医药, 2016, 36(6):564.

[3] 支颖川.从中医体质学论甲状腺结节的治疗[J].环球中医药, 2015, 8(5):586-587.

[4] 吴贤顺,吴深涛.平亢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2):240.

[5]朱砚,李敬华,王素莉等.甲状腺结节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5):1701.

[6] 翟双庆.内经选读[M].3版.新世纪,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7] 杨旭.难经讲义[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8]张毅,赵丹丹,高思华.肝脾肾同调理论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中的运用[J].世界中医药, 2016(1):176.

[9] 陈湘君,金实,周亚斌.中医内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345.

[10] 林彦君,章津铭.新议桔梗“引经报使”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药与临床, 2011(2):50.

[11] 肖傅文,赵瑞芝,胡巧红.引经药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实验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1):123.

[12]张柳青.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J].中医学报, 2016(10):1513-1514.

[13]孔令信,刘晓虎,刘立安.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中风中的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57-58.

[14]王苏娜,诸毅晖.浅谈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 2006(3):3-5.

[15]朱永政,余雪,张永臣.张永臣教授针刺治疗甲状腺结节[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1):63.

[16]刘书坤,姜旻,王妍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J].中医学报, 2016(12):2015-2016.

[17]梁瑞峰,张峰,李更正.基于药物转运体的中药引经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11):4726.

[18]郭娜,赵建国.辨证论治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 2013, 33(1):78.

猜你喜欢
三焦经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