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玉米秸秆养鹅

2018-02-12 17:58,
畜禽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鹅青贮饲料秸秆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重庆 荣昌 40246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肉奶蛋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生态、绿色健康的畜产品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由于鹅属于草食性家禽,以吃草为主,生长快,抗病力强,用药少,因此,鹅肉基本属于无污染绿色食品,同时,鹅肉属于白肉,更有利于健康,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鹅早期生长快,商品鹅饲养周期短,经济周转快,70~80 d即可出栏上市。养鹅是节粮型的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性小,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猪、鸡、鸭等畜禽的饲养成本中饲料约占70%,而鹅可利用廉价的青粗饲料,故生产成本中饲料仅占50%。肉仔鹅70 d左右活重可达3.0 kg,鹅耗料少,养一头猪所需的饲料可养100只肉仔鹅,产肉量是猪的3倍。因此,发展养鹅业大有可为。

1 我国养鹅业现状

我国养鹅的历史悠久,鹅品种也十分丰富。近30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鹅养殖量占世界总量的93.2%,年出栏量6亿只左右,占据绝对地位。根据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数据,我国养鹅业集中在消费和饲料原料产区,以广东产量最高,约9 000万只,其次是四川、江苏、黑龙江、山东、河南、吉林、辽宁等省份。从 2009年开始,我国水禽业已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之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养鹅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我国养鹅业正由千家万户的零星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发展,涌现出大批的养鹅专业户。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种鹅和商品肉鹅的饲养方式和经营模式也由此发生较大的改变,种鹅经营模式多样,多以孵化厂为龙头和纽带,带动种鹅饲养和鹅苗布局,开放式棚舍较为常见。肉鹅养殖多以农户为主,也有部分饲料厂、孵化公司、屠宰加工厂与农户合作,但总体养殖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商品肉鹅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全程网上平养、网上平养与放牧养殖相结合、放牧养殖(林下、草山草坡、滩涂)等多种形式 ,舍饲饲养方式通常会种植一定面积的牧草相配套。

2 “粮改饲”政策解决饲料粮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诸多严重问题,虽然我国粮食喜获“十二连丰收”,但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导致粮食大量进口,国产粮食由于缺乏竞争力而导致库存增加,库存压力大,粮食主要产区的种粮农民“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较低的生产效率所致,中国的粮食正快速丧失竞争力,从国外进口的三大主粮(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白糖等,都比国产便宜。2012年中国进口了8 025万t粮食,而且几乎所有的主粮都有进口。2014年,我国生产了6亿t粮食,进口却突破1亿t,严重冲击国内市场。我国粮食总量的50%左右用作饲料粮。我国大豆等蛋白质原料严重不足,国产玉米价格又比进口贵,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粮食增产,另一方面只能进口的难堪局面。因此,解决好饲料粮供应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据统计,从1990—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

统计显示,每年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以上都用作饲料,但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将玉米籽粒和秸秆分开处理;而全株青贮玉米(饲用玉米),则是将玉米籽粒与秸秆一起制作成青贮饲料。全株青贮玉米比传统饲喂方式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和生产效率高出许多。

根据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我国农业部开展了“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粮改饲”的策略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措施之一,旨在将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调整种植结构,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粮改饲”主要是立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种植,推进草畜配套,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通过种养加的紧密结合,饲料粮就地转化;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同时,将产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用于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饲草料面积发展到9500万亩(1亩≈667m2),其中青贮玉米面积要达到2500万亩[1]。

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构建了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带动农牧业走出了一条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粮改饲”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主要是玉米“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3 各类补贴政策鼓励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特别是玉米秸秆产生量最大。2015年我国玉米总产量约为2亿t,按玉米籽粒与玉米秸秆产量比例1∶1.6推算,2015年我国玉米秸秆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2亿t。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为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早在2008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在相关部门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秸秆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快发展。针对秸秆收储和秸秆“五化”利用的各类主体,2017年国家还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其中秸秆养畜示范补贴是国家长期支持秸秆饲料化的项目建设,据统计,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18.5亿元,用于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区超过了1 000个。在北方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青贮用于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以上两个方面都非常清晰而强烈地表明:我国饲料资源急待大力开发,扩大饲料来源,国家层面也在引导。由于鹅是草食性家禽,无论采取哪一种饲养方式,都需要辅以一定数量的青粗饲料供给,这样才能保证鹅的正常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鹅的生产性能才得以表达和提高, 鹅产品的品质才比较优良。随着我国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进一步发展,鹅青粗饲料的开发和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具有丰富的青粗饲料资源, 因此在养鹅上大力开发粗饲料,研究更适精粗配比及粗饲料加工调制方法,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养鹅业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我国建设节粮型畜牧业的方式之一。

4 大力开发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养鹅

鹅是草食家禽,是一种节粮型动物,为了突出节粮型动物的饲养优势,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要从占有饲养业70%成本的饲料入手,寻求一种适于规模饲养肉鹅的饲料。由于我国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但人均占有粮食不足 400 kg,并且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畜争粮现象日趋严重,所以应该将秸秆饲料应用在养鹅上,用来替代部分粮食。

目前,我国规模养鹅大户有很大一部分是采用网上平养,饲喂鸭或鹅颗粒饲料,同时种植少量黑麦草等作青料补给,但青饲料的供给严重不足,只占很小比例,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青饲料严重短缺,只能增加精料的投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饲养成本,同时影响鹅的生长发育,也制约了鹅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因此,在当前饲料原料紧缺的情况下,为节约精料,降低饲养成本,鹅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在我国养鹅优势产区,可引导开展全株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的种植,同时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高梁秸秆、各种豆秆等)开展青贮、微贮、碎粉、膨化、秸秆颗粒料等技术生产鹅饲料,以解决鹅青粗饲料的短缺,建立长效供应机制。养鹅专业户可直接选择专用的青贮玉米品种种植,专用饲用玉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如果用普通籽实玉米提前收割用于青贮,往往产量较低。一般在中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亩产鲜秸秆可达4.5~6.3 t,而普通籽实用玉米却只有2.5~3.5 t。而据资料可查,全株青贮玉米的可消化率可以比普通秸秆加玉米高30%以上,一般3~3.5 kg全株青贮玉米中约含0.5 kg玉米籽粒。

全株青贮是在玉米籽粒乳熟末至蜡熟初期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鲜绿全株,经切碎青贮发酵,用于草食牲畜的饲料。玉米籽粒重量约占全株总干物质重量的45%,其消化率可达到90%以上;茎叶部分占全株总干重约55%,消化率60%~70%。优质青贮玉米应有一个结实良好的果穗,有较高的籽粒产量,使其既有大量茎叶可消化利用的纤维营养,又有籽粒中的淀粉能量营养。全株玉米青贮是生产优质青贮玉米饲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调结构、转方式、供给侧、去库存的需要。籽粒玉米库存居高,需要适度调减生产,增加草食牲畜的优质饲料。

5 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若直接用作饲料,因其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含量低,营养价值较低,而且质地坚硬、适口性较差,家畜采食量小,消化率低。因此有必要对秸秆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降低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其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对秸秆的采食量、消化率,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缓解饲料资源紧缺的现状,提高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秸秆资源的利用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秸秆饲料化技术也层出不穷。玉米秸秆饲料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由牲畜专用逐渐向畜禽类延伸成为肉兔、鹅、草鱼类的良好饲料。玉米秸秆通过技术处理,逐渐由季节临时供给向长年全程供给过渡。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予以处理使用,且大多以物理加工配合化学和生物加工一起处理应用。物理加工方法可以将秸秆直接粉碎为粉状、丝状或段状,以利于畜禽的采食。生物加工法包括青贮、黄贮(微贮)。目前,较成熟的秸杆饲料加工技术主要有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玉米秸秆微贮(黄贮)加工技术、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玉米秸杆草粉加工技术、玉米秸秆膨化加工技术、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等。

玉米秸秆的青贮、微贮(黄贮)加工技术,由于制作成本低廉且可以提高粗饲料利用率而在生产中应用广泛。其中青贮主要是针对青秸秆饲料,对象是含糖量高的玉米、高粱和黍类作物的秸秆,而微贮主要对象是含水量低的稻秸、麦秸以及半黄或黄干的玉米秸秆等。加工的重点主要还是利用青贮法制作青贮饲料,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均优于黄贮饲料。玉米秸秆黄了以后再贮,营养价值比青贮差很多,建议专业养鹅公司和养鹅专业户,最好种植专用青贮玉米做青贮饲料,产量高,质量好。

青贮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禽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之一。青贮饲料因基本保持了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并改善了适口性,具有酸香味(乳酸), 畜禽喜食,并可长期保存,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成为调节青绿饲料季节性余缺、提高饲用价值的重要措施。青贮时,应特别注意原料收割的时间,全株玉米应在乳熟末蜡熟初期收割;收果穗后的玉米秸,应在果穗成熟后及时抢收茎秆作青贮。禾本科牧草以抽穗期收割为好,豆科牧草以开花初期收获为好。豆科牧草由于含糖量少,蛋白质含量较高,不宜单贮,应与禾本科牧草混贮。

由于青贮饲料加工要求连续作业,季节性强,切碎工艺要求严格和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对于规模较大的青贮,采用机械化技术十分必要。目前青贮玉米秸秆饲料技术正由传统青贮法向新型机械化裹包青贮法发展[2]。其工艺流程为:秸秆收割(收割机或人工)—机械揉丝(用揉搓机完成)—喷洒秸杆发酵剂—打捆机压捆—青贮打包机包膜密封—堆放—饲喂(或外运、销售)。这种青贮方式已被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有些地区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这种青贮方式,并逐渐商品化。该新型机械化裹包青贮工艺,由于裹包封闭性比较好,避免了青贮料二次发酵和霉变现象,通过汁液流失的营养物质也较少,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成品率和品质,且能较长时间保存。揉搓机能实现对玉米秸秆的纵向压扁揉搓和铡切揉搓,能破坏秸秆表面的角质层和茎节,加工成细丝状,经揉搓的玉米秸秆饲料质地柔软、适口性大幅改善,采食率在 90%以上,鹅也更喜欢采食细条状的饲料。另外该青贮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存放地点的限制,若能够在棚室内进行加工,也就不受天气的限制。此外裹包的运输和使用都比较方便,便于推广,这对于促进青贮加工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该新型机械化玉米秸秆裹包青贮技术已日趋成熟,适宜我国人多地少,饲草、饲料较缺的畜牧农区,但由于部分地区农民认识不足、政策支持缺乏、宣传力度不大等原因,目前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

6 掌握好精粗比例,合理搭配玉米秸秆饲料养鹅

青贮饲料与青绿饲料一样能提供鹅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部分营养,鹅能消化利用一定比例的玉米秸秆,并且对玉米秸秆的利用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加强。由于玉米品种、收获期及贮存时间、制作方法的不同,玉米秸秆纤维成分含量亦有差异,因此,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玉米秸秆的适宜添加量不同。刘丽君等[3]用不同比例微贮玉米秸秆饲喂鹅,结果发现 30% (干物质)替代组有较好的饲喂效果,表明在育肥鹅日粮中适当添加微贮玉米秸能够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冯文喜等用含 10% ~35% 的玉米秸秆粉为日粮饲喂肉鹅,结果表明,饲料中秸秆比例为15% ~25%增重效果最好,当玉米秸秆粉添加量达到35%时,平均增重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任大明等[4]利用沈农牌秸秆发酵剂处理风干玉米秸秆饲喂肉仔鹅,研究发酵饲料对肉仔鹅生长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鹅基础日粮中添加20 % 秸秆饲料,全期肉鹅增重变化不明显,饲养成本每只鹅降低 1.1 2元。

王宝维等[5]用不同比例的青贮玉米秸秆饲喂24月龄种公鹅(青贮玉米秸秆为腊熟期整株青贮)。各组青贮秸秆含量依次为7.90%、12.50%、16.70%、20.70%、23.70%(按干物质百分含量计),青贮秸秆饲喂时为湿喂,换算后青贮玉米秸秆含量依次为24.30%、34.60%、42.60%、49.10%、53.60%。粗纤维(CF)依次为5.20%、6.00%、7.00%、8.00%、9.00%;调整日粮的代谢能(ME)及粗蛋白(CP)等水平一致。结果表明:鹅对青贮玉米秸秆纤维具有很高的消化率;青贮玉米秸秆的适量添加(24.30%~49.10%)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但当青贮玉米秸秆添加比例达到53.6%时,则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该试验发现由于秸秆中草酸和植酸的存在,影响了Ca、P的消化吸收。因此,在给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时,应注意日粮中Ca、P的调整,适当增加Ca、P的比例。

7 结语

利用玉米秸秆养鹅,不但可解决鹅青粗饲料缺乏问题,同时还可极大地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确定适宜添加比例,同时科学搭配日粮。由于玉米秸秆中纤维物质含量较高,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含量低,因此,饲喂时应与精料配合使用,最好能根据鹅的营养需要生产专用的补充料。在鹅业生产中一般是将青贮饲料与其他饲料拌在一起饲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为了防止鹅采食青贮饲料后因体内酸碱不平衡而引起中毒,对过酸的青贮饲料可加入适量的小苏打(9%~l0%小苏打水,按青贮饲料重量的10%~20%加入,充分搅拌)再饲喂。另外,由于鹅不同于牛、羊等大家畜,鹅没有牙齿,因此粉碎秸秆时,一定要注意细度,最好能切碎到长度1~2 cm。如果入窖时没有大的揉搓机,铡的秸秆较长,建议喂鹅时再用揉搓机揉细再喂。初喂青贮料时可能有些鹅不习惯采食,应逐渐过渡,由少到多逐渐增加用量。一般雏鹅青贮饲料的使用量不超过饲料总量的10%,中鹅可达到25%~30%、青年鹅和种鹅青贮饲料的使用量可占饲料总量的40%~50%。特别是在后备种鹅的育成期,是控制饲养阶段,在此阶段,应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以锻炼鹅的消化能力,扩大食管容量。因此,在此阶段,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就派上用场。同理,玉米秸秆青贮料也适用于应用在种鹅休产期,当种鹅产蛋量大幅下降,陆续停止产蛋时,其营养需求也大为降低,同时,为使种鹅在下一个产蛋期能全群整齐开产,此期也应控制饲养,降低饲料营养水平,加大青粗饲料供应。此时,在青粗饲料缺乏的地区和季节,玉米秸秆就可大显身手。

冯华,刘瑞.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试点“粮改饲”-粮变肉 草变乳农民增收入.人民日报,2016-09-20.

[2] 张宝方. 机械化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当代农机,2013(11):38-39.

[3] 刘丽君,田谊,罗秀梅.鹅对粗饲料利用的研究.科协论坛, 2008(10):7.

[4] 任大明.秸秆发酵饲料饲喂肉鹅试验报告.饲料工业,2005,26(11):22-23.

[5] 王宝维,荆丽珍,张倩.不同比例青贮玉米秸秆日粮的鹅消化率.动物营养学报,2008, 26(11):176-182.

猜你喜欢
养鹅青贮饲料秸秆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为发展养鹅产业鼓与呼……
杨老师鹅业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