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中对主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2018-02-12 18:57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痢疾胴体屠宰场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近些年来猪肉制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利好消息,广西玉林地区作为生猪养殖的主要地区,生猪养殖业更为发达。然而,与之相悖的是,该地区的猪肉制品并未远销海内外,仍然局限于国内销售,使得自身竞争力严重不足。生猪屠宰是猪肉制品的首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开展的检疫工作尤为重要,是把好质量第一关强化主疾病的检验检疫以及处理能力已经成为广西玉林地区生猪屠宰的当务之急。

1 生猪屠宰检疫中对主疾病的检验检疫

1.1 生猪屠宰检疫中对主疾病的检验内容

全面了解生猪在产地的疾病预防内容是生猪屠宰之前首先面临的问题。随着广西玉林地区对生猪免疫接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猪饲养过程中接种疫苗成为预防及控制疾病传播扩散的重要举措。以猪瘟以及猪流感为例,该上述两种疾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及扩散性,一旦形成规模势必会给生猪养殖户经济带来重创,为此,本地区积极推行猪瘟及猪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并且重点强调“一猪一针,一年一针”的接种方针,以便于最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猪瘟、猪流感的发生及扩散[1]。在生猪屠宰之前首先查看生猪出栏之前的疫苗接种情况可以了解整个生猪在出前的整体养殖期的是否有过疾病,或者对相关流行性或常见性疾病所采取过哪些预防措施。而对于疫苗接种不全或者是预防措施不到位的生猪,在屠宰之前应予以重点关注并明确记录,以便于围绕后者展开针对性的检疫工作,在这一关上首先排除带病猪流入屠宰场的可能性。

1.2 生猪屠宰检疫中对主疾病的检疫方法

生猪进入屠宰场后必须进行胴体检测,以排除携带有传染性疾病的生猪进入。然而,在实际生猪屠宰检疫中却受到非传染性病变的干扰与影响,如:生猪出栏后发生湿疹、荨疹或者是皮肤表面存在微小的活动性出血点而形成斑点或者是局部充血情形,容易被检验检疫人员误认为猪丹毒、猪瘟等传染性疾病。针对此种情况,检验检疫人员必须予以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胴体检验,同时需要掌握丰富的疾病知识。例如:猪丹毒(Erysipelas suis)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生猪普遍存在着高热情形并伴有皮肤组织红斑,检验检疫人员可通过仔细观察生猪胸腹部、器官表面等皮肤组织相对较薄的区域有无红色斑点即可以作出诊断,斑点红色程度与猪丹毒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2]。猪肺疫则是由杀伤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通常情况下生猪咽喉部肿胀明显且伴有呼吸困难情形。在检疫过程中如果生猪咽喉部不时的流出胶样淡黄色液体,并且周围组织呈现出灰色或紫红色特征,胴体分布有大小不一的红色斑痕即可明确该生猪患有猪肺疫。猪瘟为猪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传播性及致命性,一般情况下患有猪瘟的生猪整个胴体表面分布有面积较小的红色斑点,与湿疹及荨疹不同的是,猪瘟猪胴体表面的红点颜色浅且主要集中头部、耳部等部位。只有熟知上述几种生猪屠宰中常见的主疾病,对其有深入了解和熟悉,并能够在各环节仔细进行胴体检验检疫,才能够确保玉林地区生猪屠宰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提高生猪出栏质量上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保证消费者餐桌安全和健康环保。

2 生猪屠宰检疫中对主疾病的处理举措

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并非所有发现的问题生猪均需要进行严格的程序进行销毁处理,而是需要结合每一个问题生猪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后,针对问题按问题类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处理思路如下:①对于生猪屠宰检疫中发现患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生猪,如: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等,屠宰场应立即停止屠宰工作,迅速上报至检验检疫部门并对整个屠宰场进行封锁,限制人员的流动以避免病毒随着工作人员的流动而扩散至屠宰场之外。在检验检疫人员赶到现场后由其统一指挥,屠宰场工作人员从旁协助以对所有问题生猪立即进行封存。检验检疫人员仔细做好屠宰场生猪购进记录以及屠宰记录的查证工作,确保所有患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生猪都能够记录在册。随后利用具有消毒杀菌功效的石灰乳等对整个生猪屠宰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重点设备以及重点区域还需要反复利用石灰乳进行冲洗,避免致病菌或病毒仍然残留[3]。所有感染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等生猪在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指引下集中统一销毁。②对于单纯感染猪瘟风险的生猪可以不采取销毁的举措,而是在经过高温处理并确保没有问题后方可准许流入猪肉销售市场。目前采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为烘烤,通过高温烘烤15~30min即可以将猪肉之中潜在的病毒细菌进行杀灭。所以此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生猪肉,消费者是可以放心使用的。③出现传染性水疱或者是存在非传染性的胴体病变的生猪,屠宰场在后者未被屠宰之前需采取隔离处理,防止生猪携带的病毒在屠宰场中进一步扩散。对隔离处理的生猪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集中屠宰,以将其危害性控制在可控范围。屠宰之后的部分胴体结构必须经过高位消毒处理方可流入市场,但对于内脏等部位,因其病毒较为集中故此在屠宰后进行集中收集、集中销毁,严禁此部分进入到市场销售。④猪痢疾是生猪面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当前尚无预防该疾病的有效菌苗,并且在胴体检查时亦难以及时发现,所以在生猪屠宰检疫中首先应加强此方面的超前预知预防预控工作力度,严格从每一个环节控制好,使屠宰场禁止从疫区购进生猪,一旦发现患有猪痢疾的生猪,后者必须立即按照《广西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迅速按照非传染性疾病的生猪处理办法执行。此外,由于猪痢疾的原发性病原体—猪痢疾密螺旋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在25℃环境下依然能够存活7d,而当温度下降至5℃时存活时间长达61d,即便是痊愈的生猪带菌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带菌时间可达70d以上,无论是对人还是屠宰场周边环境均存在着较强的威胁,容易形成传播扩散局面,所以屠宰场在集中屠宰后还需要仔细收集与患有痢疾的生猪有关的事物,如:猪粪便、猪脏器等,交由专人统一、集中处理[4]。隔离空间以及接触患有猪痢疾生猪的工作人员均需利用消毒液进行反复清洁消毒处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百姓食用放心猪肉的第一道防线,事关后者身心健康以及食品安全,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生猪屠宰检验中检验检疫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疫病知识,在胴体检验检疫中仔细观察,认真鉴别,力争做到不遗漏一头问题生猪流入屠宰场。在发现问题生猪后屠宰场必须立即按照本地区相关规定对后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生猪集中销毁;疑似患有猪瘟的生猪隔离屠宰并予以高温处理;传染性水疱或者是存在非传染性的胴体病变、患有猪痢疾的生猪采取集中屠宰等。

猜你喜欢
痢疾胴体屠宰场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广东省东莞市生猪定点屠宰场2021年将整合至8家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四川绵阳将依法关停237家生猪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