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猪α干扰素应用于猪蓝耳病临床治疗的价值分析

2018-02-13 04:48叶挺章何少梅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耳病干扰素病猪

叶挺章,何少梅

(1.广东省肇庆市畜牧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广东肇庆526040;2.广东省肇庆市畜牧兽医局,广东肇庆526040)

本文主要应用两组不同的蓝耳病治疗方式,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1.1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99%,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通过实验对比能够得知,将重组猪α干扰素应用在蓝耳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病猪的死亡率,进而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实验过程

在本实验中,患病的猪总数为100头,其发病时间一致,体重在36~55kg之内,按照随机性原则,将病猪进行分组,总共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其中每组n=45,资料对比P>0.05,数据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存在较强的可比性。

1.1 治疗方式

对照组治疗方式:采取常规治疗,肌肉注射5ml的聚山梨酯苯甲醇,2g的录唑西林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琥珀酸酯钠每100kg饲料给药 100g,每 100kg饲料给淀粉、酶 100g,连续治疗6d[1]。

研究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重组猪α干扰素,先采取上述的常规治疗方式,接着每日1次重组猪α干扰素给药,采取颈部肌肉注射方式,注射量为2ml,持续治疗6d[2]。

将两组治疗数据记录下来,利用统计学分析数据,进而得出结论。

1.2 治疗判断

通过对比蓝耳病临床前后的变化,其疗效变化情况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种:

治愈:治疗前呼吸急促、厌食、皮肤发白等症状消失,且病猪的体重明显上升。

有效:病猪的临床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后的体重相比治疗前的体重有明显的增加,或者是没有下降的趋势。

无效:经过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没得到改善,且体重随之减少,并出现病猪死亡。临床治疗的总效率为治愈率与治疗有效率的总和。

1.3 结果统计

将实验数据输入到Excel表中,借助SPSS.19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为t、计数资料为 n(单位:%),检验 X2,数据对比结果 P<0.05,因此,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经过上述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2.3%,病猪总数为40头,治愈23例,占比53.34%,有效治疗为18例,占比37.86%,无效治疗为5例,占比8.87%。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98%,总数为30头,治愈为20例,占比42.23%。有效治疗占比26.87%,数量为11例,无效治疗占比为31.23%,总数为15头,通过数据能够得知,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3 重组猪α干扰素应用于猪蓝耳病临床治疗的价值分析

猪一旦患上蓝耳病,将会出现呼吸急促、厌食等明显征兆,且大便比较干燥,体温会随之上升,出现流感现象。患有蓝耳病的猪,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为间接性肺炎,接着爆发激发感染。通过解剖发现,病猪的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出血,且伴随着化脓现象,肝脏变软,有明显的出血点。病猪后期的皮肤会逐渐苍白,饮水量增加,体重明显下降。若是怀孕的母猪患病,在100~105d会出现流产(早产)现象,一旦怀孕母猪感染,胚胎死亡的几率为20%~25%,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发现,针对猪蓝耳病通常采取的是抗菌性治疗方式,由于病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一些病猪在常规治疗中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就要求相关医务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将重组猪α干扰素应用在猪蓝耳病的治疗中,能够提升猪的免疫力,在治疗中重组猪α干扰素还具备较强的抗病毒性。通过提升变异PRRSV的杀灭效果,将抗菌性药物的治疗效率控制在69.34%,及时诊断治疗,最大程度降低蓝耳病引发的经济损失[3]。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加强猪舍的卫生清洁,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性。同时还需要加强猪仔的引种管理,一旦发现病猪必须要采取隔离治疗,猪舍内的猪需要进行预防治疗,最大程度降低疾病的扩散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在蓝耳病的治疗过程中,融入重组猪α干扰素能够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病猪的死亡率,最大程度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上述的论证分析能够得知,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方式具备显著的应用优势,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耳病干扰素病猪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