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肉兔魏氏梭菌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2018-02-13 09:00马爱华朱凤霞
畜禽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病兔拉稀魏氏梭

马爱华,朱凤霞

(1.驻马店市兽药饲料(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河南驻马店4630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463000)

0 引言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本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各品种的兔均可感染,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潜伏期短的2~3 d[1]。本文就一例肉兔魏氏梭菌性肠炎的诊治简述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饲养了600多只肉兔,兔舍环境、饲养管理条件差。2018年2月份开始,幼兔在出生2个月后发生拉稀,有的呈水样。曾用多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大部分幼兔发生死亡,只剩下部分老母兔和青年兔。

2 临床症状

(1)急性型:部分兔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表现精神沉郁,拉稀或个别带血,肛门附近有黄绿色稀粪,体力衰竭,最后四肢无力,卧地不起,体温基本正常或少数体温偏低,病后多在几个小时至1 d内死亡。

(2)亚急性型:有些病兔拉稀不太严重,只是拉少量糊状粪便,死亡率较低。绝大多数表现为急性下痢、不食,沉郁,眼球凹陷,被毛粗乱无光泽。前期以拉软粪便为主,很快转变为有腥臭气味的带血样胶冻或黑褐色稀粪,随后呈黄绿色水样泻。粪便污染肛门、臀部及后腿,一般病兔腹泻后最终死亡。

3 剖检及病理变化

剖检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心肌变软;肝脏肿大且有灰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点;胆囊充盈;膀胱积尿,黏膜有出血点;小肠内充满黄绿色含有黏液和多量小气泡的液体内容物,肠壁变薄、透明,大肠内充满胶冻样黑绿色或褐色稀粪和腥臭气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胃内充满食物;盲肠膨大,触之有弹性,浆膜上有出血斑,剖开可闻到酸臭味,内有大量含气泡的褐色液体,黏膜上呈弥漫性出血点或出血斑。胃黏膜上有一层易剥脱的纤维蛋白样物质,有少量针尖大的出血点。

4 治疗实验

通过临床症状、解剖症状、参考相关资料,临床诊断为兔魏氏梭菌性肠炎,随后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发病后对所有的兔舍用多种消毒液反复喷雾消毒,对病兔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治疗均不奏效,后改用环丙沙星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

(2)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大兔2万IU,小兔1万IU,同时内服氟哌酸,大兔1粒,小兔半粒,1次/d,连用有2~3 d,对多数病兔可以治愈,但对腹泻特别严重的兔只仍难治愈。

后来又遇到类似这样的病兔用上述(2)方法治疗,治愈率达80%。

5 讨论和分析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如兔舍密度、通风、温度、湿度等,粪便及时清理,饮水添加电解多维等。

(2)加强饲料营养 合理搭配饲料,供给饲草应多样化,防止饲喂过多谷物饲料和含蛋白质过高的饲料。一旦发病应迅速做好隔离、治疗和灭源消毒工作。

(3)加强免疫 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按照免疫程序注射魏氏梭菌灭活菌苗或类毒素,成年兔、青年兔和幼兔分别按2 mL/只,1.2 mL/只、1 mL/只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后 3 d加强 1次。仔兔断奶前1周注射,可提高成活率。

(4)建议兔群一旦发病,应该尽早治疗,必要时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病兔拉稀魏氏梭
WGZ1165/17.5-2型锅炉前包墙过热器拉稀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家兔夏管防“三泻”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试析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怎样防仔猪拉稀
什么原因可致蛋鸡拉稀
A型魏氏梭菌致猪猝死的探讨
家兔黏液瘤病的诊断与防治
古田县兔魏氏梭菌病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