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鹅禽霍乱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2018-02-14 05:41李红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血点纤维素菌落

李红新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台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绥中 125209)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或禽巴氏杆菌病,是鸭、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急性败血症,排黄绿色稀便,浆膜和黏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坏死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养鸭、鹅业的传染病。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无鞭毛、不运动,镜检为单个、成对偶见链状或丝状的小球杆菌。在组织抹片或新分离培养物中的细菌用姬姆萨、瑞氏、美蓝染色,可见菌体呈两极浓染。本菌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空气中2~3d死亡,60℃下20min可被杀死。在血液中保持毒力6~10d,禽舍内可存活一个月之久。本菌自溶,在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3%石炭酸1min,0.5%~1%的氢氧化钠、漂白粉,以及2%的来苏儿、福尔马林,几分钟内使本菌失活。本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但生长状况不好,加入禽血清或鲜血后形成圆形、光滑、隆起、半透明、奶油状的互不相连菌落,含5%禽血清的葡萄糖淀粉培养基是分离和培养该菌的最佳培养基。新分离的强毒菌在血清琼脂上生长的菌落于45°折光下观察,在菌落表面可见明显的荧光。经多次传代后,毒力降低或转为无毒力时,则成为不带荧光的菌落。

2 流行病学

本菌对鸭、鹅、火鸡等多种家禽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主要引起各种畜禽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各日龄的鸭、鹅均可感染发病,但成年鸭、鹅最易感。患病鸭、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场地等使健康水禽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冷热交替、天气变化时易发,在秋季或秋冬之交流行较为严重。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鸭、鹅群一旦感染本菌,发病率高,数天内大批感染死亡。成年鸭、鹅经长途运输,抗病能力下降,易发生该病。此外,禽舍中蚊虫叮咬、野生动物闯入、饲养管理不善、寄生虫感染、营养缺乏等因素,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3 症状

该病的自然潜伏期一般为2~9d,按照病程长短和严重程度,本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型。

3.1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该病流行初期,在鸭、鹅群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清况下,常有个别突然死亡,例如在奔跑、交配、产蛋等。有时见晚间饮食正常,次日清晨发现死亡病禽。

3.2 急性型发病急,死亡快,出现症状后数小时到2d内死亡。病鸭、鹅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不愿下水游动,羽毛松乱,体温升高,饮水增多。蛋(种)鸭、鹅产蛋量下降。也有病禽咳嗽,呼吸困难,气喘,甩头。口、鼻常流出白色黏液或泡沫。病禽腹泻下痢,排稀薄的黄绿色粪便,有时带有血便,腥臭难闻。病程2~3d,很快死亡,死亡率高达50%,甚至以上。

3.3 慢性型一般发生于流行后期或本病常发地区。病鸭、鹅消瘦,腹泻,有关节炎症状的,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排泄物有种特殊的臭味。死亡率低,但对鸭、鹅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而且长期不能恢复。少数病例出现神经症状,病程常为数周至一个月以上。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常见不到明显的变化,或仅表现为心外膜或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脏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点。

4.2 急性型其特征性病变为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灰黄色,质地脆弱,表面散在大量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坏死灶,脾脏肿大。心外膜和心冠脂肪上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内膜出血。心包积液增多,呈淡黄色透明状,有时可见纤维素样絮状物。气管环出血,肺脏充血、出血、水肿,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肿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部分肠段呈卡他性炎症,盲肠黏膜溃疡。

4.3 慢性型因病原菌侵害部位不同而表现的病变不同。侵害呼吸系统的,可见鼻腔、鼻窦以及气管内有卡他性炎症,其内脏特征性病变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肺组织由于淤血和出血呈暗紫色,局部胸膜上常有纤维素性凝块附着,胸腔中也常见淡黄色、干酪样化脓性或纤维素性凝块。关节炎病例中,可见一侧或两侧的关节肿大、变形,关节腔内还有暗红色脓样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还需要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来综合判定。可采集新鲜的病料直接涂片,经碱性美蓝或瑞氏染液进行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短杆菌或球杆菌,可初步确诊。

6 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多呈散发或地区性流行。因此,在一些本病常发地区或发生过该病的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预防。目前常用的霍乱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等。

6.1 油乳佐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及以上鸭、鹅,按照1mL/羽皮下注射,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保护期为6个月。

6.2 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

2月龄以上的鸭、鹅按2mL/羽肌肉注射,隔10d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为3个月。

6.3 弱毒疫苗通过不同途径对一些流行菌株进行致弱获得疫苗株,优点是免疫原性好,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力较好,最佳免疫途径为气雾或饮水。

6.4 亚单位疫苗多是从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提取的荚膜成分作为免疫原制备而成。无毒,保护力好,免疫期长达5个月或更久,但由于成本较高,市场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家禽收购、长途运输等过程中由于应激造成机能下降,为了避免慢性或隐性感染禽霍乱的暴发流行,可按照3~5mL/羽皮下或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有效预防期为7d左右。但由于该方法免疫期短,成本较高,生产中应用较少。

猜你喜欢
出血点纤维素菌落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纳米纤维素自愈合材料的研制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苎麻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Cd含量快速测定
对比分析菌落总数检测片与国标法用于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的检测
Mutually Beneficial
“菌落总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