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鸡场的卫生防疫问题

2018-02-14 05:41李冬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饲养员鸡场

李冬梅

(黑龙江省拜泉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 拜泉 164700)

养鸡场消毒防疫是工作中的重点。应时时做好防疫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染病的蔓延,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原则。许多中小型鸡场的卫生防疫观念不强,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也制定了卫生防疫制度,但执行不严格,甚至只是个摆设,特别是消毒制度。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原微生物,阻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通过人员、鸡舍、用具及设备等传递给鸡群。可是有不少中小型鸡场的现状是不注重防疫消毒,敷衍而行。生产中各个环节带毒、带菌现象普遍存在。所以中小鸡场随时呈现疫病流行或呈非典型病例发生,比比皆是。对中小型鸡场最易忽视的就是消毒问题。

1 隔离消毒制度不严格执行

鸡场大门的消毒,是养殖场隔离外界卫生防疫的第一道防线。设立消毒池供人员和车辆的进出消毒。消毒池内一般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池内深度为0.3m。应定期更换或填加才能保持良好的消毒作用,而许多中小鸡场的消毒池都成了摆设,长时间风吹日晒,已干涸或变质,成为虚设,根本起不到消毒作用,人员及车辆进出等于没有消毒,时刻可将场外的病原体带入鸡场内。

2 鸡舍门口防护能力差

鸡场的第二道防线就是生产区、鸡舍门口的防疫消毒,这一关很重要。但有许多中小型鸡场在鸡舍入口处缺少必要的消毒。如消毒池、消毒盆、紫外线灯消毒、淋浴室、更衣室等。消毒池或消毒垫都干了也不及时填加消毒液,生产人员穿戴的工作服及鞋帽等,长时间不更换也不清洗消毒,或者只是走过场,细菌病毒就会轻易被带入鸡舍。

3 鸡舍周围环境卫生不被重视

有些中小型鸡场只重视鸡舍内环境的卫生和消毒,不重视舍外的环境卫生和消毒,严重的还有鸡粪就堆放附近,污水随处可见,羽毛乱飞,地面不经常清扫和消毒,特别是夏季蚊蝇成群,最易携带病原体。病原生物可随风、蚊蝇及人员出入,从窗户和门随时带入舍内。往往一个鸡舍发病,污染了周围环境。对这种防范措施很差的鸡场,疾病很快传染全场。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只要一个鸡舍感染发病,全场即很快流行。

4 鸡场人员卫生消毒意识不强

中小型鸡场由于专业技术知识不够,对防疫认识不足,饲养员及管理人员的卫生消毒意识淡薄,不重视预防工作。表现在饲养员进出鸡舍时消毒不认真或不消毒,只更换了工作服和鞋帽,衣物多少天也不清洗和消毒,个别饲养员还有串舍现象。技术管理人员图省事,穿一件工作服去一个舍检查,接着又去另一个鸡舍,以至整个鸡场。甚至场领导进出鸡舍也不经消毒换鞋换工作服等。领导和技术人员更应带头遵守卫生防疫制度,制度是约束所有人的,工作人员不彻底消毒最易将病原体带入鸡舍,这是引发传染病的媒介和病原传递者。

5 饲料安全常被忽视

饲料厂的饲料来源很广泛,成分复杂,加工、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或保管不当而发生霉败变质。特别是鱼粉,是饲料中的高蛋白物质,最易发霉变质,细菌和毒素易超标,若不注意检疫,很容易引起鸡群发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等。另外盛装的料袋或麻袋也不注意消毒,养户们常串用和重复使用,这也可成为疫病的传播途径。有些中小型鸡场条件所限,进料堆放处不合适,漏雨潮湿引起饲料发霉变质等都可引起鸡群发生各种疾病。所以饲料、饮水的卫生安全管理很重要。

6 病死鸡处理不当

病鸡和病死鸡应及时妥善处理。专职技术员应在解剖室或专门地方处理解剖,尽快诊断后焚烧或消毒深埋。病死鸡常常是疾病发生的先兆。但有的中小型鸡场往往不在意或饲养员随意丢弃在草丛中或角落里,细菌或病毒可在尸体中存活较长时间,成为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之一,也是造成场内病原体长期存在和疫病持续流行的主要原因。有的小型鸡场没有专门的解剖室,就在鸡舍外解剖,事后消毒也不彻底。这些都是很危害的做法,不符合卫生防疫条例要求,也给鸡群健康带来威胁和隐患。

7 销售卫生防疫不严格

淘汰鸡和鸡蛋的销售卫生防疫不能严格遵守,盛载鸡的笼具、蛋箱等来回循环使用,应该每次都需要彻底消毒,可有的鸡场并不重视,消毒不认真,甚至漏消。车辆通道也不消毒,收鸡和拉蛋的商贩走串多处鸡场,携带病原也最多,不应让其入场。场内职工与其接触,工作完毕之后不能进行彻底消毒,对场地、道路、用具等消毒不认真。这些工作如果做的不好,也是带进场内病原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饲养员鸡场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快乐的饲养员
我的爸爸是动物饲养员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熊猫饲养员:我给“滚滚”当“奶妈”
情系熊猫,一个饲养员的独白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