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钢丝法和微型骨锚法治疗腱性锤状指疗效对比

2018-02-14 06:32吕建敏吴建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患指指腹钢丝

吕建敏,吴建伟

锤状指是手外科常见疾病,是由于手指I区伸肌腱断裂或撕脱骨折所致。其中,无撕脱骨折者称为腱性锤状指。临床上治疗骨性锤状指方法较多,主要有螺钉固定、钢板固定及石黑法等。目前,石黑法或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报道最多,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骨性锤状指的常用术式[1]。而对于腱性锤状指的治疗目前仍有争议,目前主流的方法为抽出钢丝法和微型骨锚法。本研究对比抽出钢丝法和微型骨锚法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腱性锤状指患者40例(40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0例。分别采用抽出钢丝法和微型骨锚法治疗。抽出钢丝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1~54岁,平均(33.2±7.5)岁;受伤时间 2 h~ 14 d,平均(3.2±7.7)d。微型骨锚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9~51岁,平均(31.6±10.3)岁;受伤时间 2h~14 d,平均(3.6±6.5)d。两组均为闭合性损伤,均为手指戳伤,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方法

1.2.1抽出钢丝法 在固定远指(DIP)关节背侧横纹作“Y”形切口,显露指骨DIP关节及肌腱断端,用0.5 mm钢丝和近侧断端牢固缝合,然后紧贴两侧指骨向指腹穿出,将DIP关节过度背伸,指腹正中用1枚小号安瓿橡胶瓶塞固定。缝合背侧皮肤。

1.2.2微型骨锚固定法 在DIP关节背侧横纹作“Y”形切口,显露指骨DIP关节及肌腱断端,首先用插入器重建指伸肌腱指点(位于末节指骨背侧基底部斜向腹侧远端45°),使DIP关节过度背伸,用铆钉的缝线与近端肌腱断端作褥式缝合。然后缝合皮肤。

1.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铝夹板 DIP关节过伸位固定4周,术后4周去除铝夹板,抽出钢丝法组术后4周同时取出钢丝,指导功能锻炼。

1.4疗效评估 采用Crawford标准[2]评定患指功能,根据患指静息痛、伸直患指时近远节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受限角度之和、最大限度屈曲患指指尖与掌横纹指尖的距离这三个方面,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分别于术后4周及12周评估疗效。并对两组治疗费用进行对比。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抽出钢丝租术后4周Crawford评分优5例,良5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50%;微型骨锚组评分优11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0%。两组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6<0.05)。术后12周抽出钢丝组有16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5%;微型骨锚组优15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0%。两组12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6,>0.05)。抽出钢丝组总费用(4603.69±1503.36)元,微型骨锚组(12 236.06±2 83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91< 0.05)。

3 讨论

手指的锤状指畸形为最常见的手指畸形,由于手指伸肌腱末端止点表浅且薄弱,损伤概率较高,当一个较为强大的间接暴力(如手指戳伤)或直接切割伤作用时,此处的指伸肌腱断裂,手指在指深屈肌腱的作用下呈屈曲畸形,即所谓锤状指畸形[3]。对于直接切割伤的腱性锤状指,可以选择早期保守治疗或直接缝合。若间接暴力所致的腱性锤状指,需要重建DIP关节力的平衡。抽出钢丝法的原理,是将指伸肌腱的收缩力传递至指腹侧的安瓿橡胶塞(或纽扣),橡胶塞或纽扣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使局部压强减小,避免对指腹的过度压迫;微型骨锚则将伸肌腱直接固定于止点,肌腱收缩力传递在铆钉上[4]。两种方法均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钢丝或微型骨锚必须与近端肌腱确切牢固缝合,微型骨锚必须一次性植入且埋入骨面[5],避免固定失败、螺钉松动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将DIP关节通过石膏或克氏针确切固定于背伸位,给断裂的伸肌腱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

由于抽出钢丝法将DIP关节牢固固定,故4周拆除钢丝时,大多数患指DIP关节往往难以屈曲,且有2例出现了压疮,经换药后愈合,而微型骨锚术后处理相对简单,4周时疗效优于抽出钢丝组(<0.05);术后12周,经功能锻炼,两组均能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05);微型骨锚组有1例出现皮肤坏死,影响功能锻炼,经换药后于术后第8周愈合,术后12周功能恢复较差。虽然两种方法治疗腱性锤状指大多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仍各有其不足之处:抽出钢丝法与断裂肌腱的编织缝合较为困难,初次手术时收紧钢丝及二期抽出钢丝时有肌腱再次断裂风险,且指腹压迫固定时间较长,患者舒适度略差,有出现指腹皮肤压迫性溃疡的风险;微型骨锚则可能出现内固定松动、滑脱、钉尾皮肤坏死等风险,且治疗费用较高。本组临床研究数据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对于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等还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期观察。

参考文献:

[1] 杨寅,张延平,曹军军,等.石黑法治疗伴撕脱骨折的急性闭合性锤状指畸形[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2016,21(1):50-52.

[2] Crawford GP.Themolded polythenesplint formalletfingerdeformities[J].JHand Surg Am,1984,9(2):231-237.

[3] 王文凯,武洁,李仕国,等.微型骨锚在新鲜锤状指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0-91.

[4] 王春书,谢凌寒,汪剑龄,等.微型铆钉和抽出钢丝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比较[J].江苏医药,2016,42(24):2760-2761.

[5] 陆向荣,陆大明,陆振良,等.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73例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30(1):61-62.

猜你喜欢
患指指腹钢丝
扭转角度对桥梁缆索钢丝组织的影响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
焕“发”光彩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