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疾病诊断与治疗

2018-02-14 09:04马生贵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补液病猪

马生贵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海东 810700)

0 引言

腹泻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表现全身性疾病或者胃肠道疾病综合症候群的症状,及时诊断猪腹泻疾病,并对症下药,才能尽可能地减小损失。

猪腹泻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仔猪中,仔猪因肠道中没有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抵抗力不佳,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与应激。保育猪以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更换、寒冷、环境应激、自身免疫抑制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为主,这些因素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不仅相互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多重感染以及交叉性的混合感染[1]。

1 猪腹泻常见疾病与诊断

1.1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在2月龄猪中较为常见。在临床上患病猪容易出现呕吐、口渴以及喷射腹泻等症状。而且患病猪的粪便呈黄白色且伴有恶臭味。解剖病猪后发现肠道壁呈现透明状态,在病猪的胃底部出现潮红以及溃疡等现象。

1.2 猪坏死性肠炎

猪坏死性肠胃疾病多数出现在一些养殖密度较大的猪养殖场中,在长途运输中也易出现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以及亚临床型3种疾病类型。

1.3 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导致的猪腹泻疾病主要发生在冬春交替的季节,2月龄猪易患该病。轮状病毒腹泻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高度腹泻、脱水等。解剖后猪胃部充满白色乳状物,肠道壁也逐渐变薄,整体呈现半透明的状态。在临床上主要通过对猪粪便以及肠胃内容物等进行检查,判断是否为病毒性腹泻疾病[2]。

1.4 猪痢疾

猪痢疾疾病多数发生在4、5、9以及10月,4月龄左右的猪易患该病,患病猪出现食欲下降,猪粪便多为黄灰色。仔猪黄痢则主要发生于初生仔猪中,患有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类型的多数发生在1周龄内的仔猪群体中,1~3日龄较为常见,发病率为90%,而死亡率为50%。在临床上则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死亡等主要特征。患病仔猪会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其粪便主要呈黄色浆状、伴有腥臭等。

1.5 副伤寒性腹泻

副伤寒性腹泻疾病的发病时间较长,而出现该病主要是因为猪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水或饲料。在临床上出现发烧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粪便呈现灰白色或者黄绿色。

2 预防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病率较高,多发于1—3月龄仔猪中,断奶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高达30%~40%,死亡率为30%~50%,病猪的死亡率高达100%。同时,病猪发病后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率相对较低,如果感染该疾病,不仅导致生猪体质下降,影响生猪的免疫功能,也会减弱抵抗能力,容易诱发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生猪大批量死亡的问题。

腹泻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一些初期或者轻度的腹泻对猪机体有一定的好处,能及时排出在消化道中存在的病毒、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而一些严重的腹泻会引发猪出现消化机能障碍的问题,这样易导致猪出现全身性的营养不良,严重时出现脱水、酸中毒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初期、轻度的腹泻对机体有一定的好处,能及时排出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如毒素、病原微生物等。但是,严重而持续的腹泻易引起消化机能障碍,使机体发生全身性营养不良。腹泻是一种外在的表征,存在较为复杂的病因,在临床上,当发现腹泻问题时,应综合分析病情,了解具体的病因,根据病猪实际症状进行合理的治疗。单纯治疗腹泻无法控制疾病,而且治疗效果也不佳。

2.1 保证猪场环境

猪场环境直接关系猪的健康。如果猪场环境较为脏乱,易滋生各种细菌,导致猪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应控制猪场温度适宜,对于刚出生的仔猪要保证生长温度在30~32 ℃,而成年猪应保证温度在30 ℃以下。

2.2 保证猪饲料的质量

饲喂生猪时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禁止发霉变质的饲料进入养猪场中。同时,管理者应根据猪的不同阶段以及生长时期提供对应的饲料,保征猪生长所需的营养,提升猪机体的免疫力。

2.3 提升饲养员的素养

腹泻主要导致病猪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这样会影响酶的活性,造成严重的代谢障碍问题,另外,易造成缺氧以及酸中毒等,因此,猪场要配置专业的兽医进行定期检查,合理控制饲料、环境等,同时,重视饲养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饲养责任人员的责任心。饲养员必须掌握腹泻的控制与处理措施,对于一些原发病应通过完善饲养管理制度、洗出胃内毒物、特效解毒药等方式,及时驱除体内的寄生虫,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一些抗菌制剂等。

2.4 及时隔离

在生猪养殖中应及时观察猪的精神状况、意识状况、粪便排泄的颜色以及形状等,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对症治疗,降低饲养密度,进而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3 治疗方法

3.1 补充体液与药物治疗

对于常见猪传染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补充体液,避免因疾病造成脱水,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安维糖或氯霉素等抗菌素药物进行控制。对于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疾病的治疗,则需及时注射葡萄糖盐水,避免出现脱水等问题;而对于猪痢疾疾病,则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药物有痢菌净、痢立清以及黄连素等;对于猪黄痢疾病,应加强预防,在仔猪出生后,连续喂3 d的稀盐酸,同时每隔7 d服用1次乳康生,进行合理预防。

3.2 补液强心,口服补液盐

清肠制酵能有效清除胃肠道中的病菌、毒素以及有害物质等,在清肠制酵的同时,要配合应用肠道抗菌药物,如黄连素、土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避免出现继发性的感染,对于一些严重的腹泻则要及时应用鞣酸蛋白、施密达以及维迪康等相关药物[3]。

合理的补液强心能有效补充水分、电解质以及糖分,快速恢复猪体内的平衡性。而由于腹泻导致的脱水多为混合型的脱水,在临床上应按照1份5%~10%葡萄糖配合1份生理盐水的比例进行补充。

口服补液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饲养员可通过配比口服补液的方式,及时补充,具体的比例配方是3.5 g氯化钠、1.5 g氯化钾、2.5 g碳酸氢钠、20 g的葡萄糖,加1 kg的水,根据猪的脱水程度和重量灌服[4]。

4 结束语

对猪腹泻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了解不同腹泻疾病类型,综合具体状况,总结常见的腹泻疾病预防与诊治方式,对于猪腹泻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损失,提升养殖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补液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