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与防控

2018-02-14 09:04杨承东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致病菌胸膜隐性

杨承东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龙街镇农业服务中心,毕节 553100)

0 引言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传染率和致死率,是严重危害羊养殖产业的一种疾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密切联系。新疫区常由于引种不当,引进带有致病原的隐性带菌羊,导致病情在羊群中传播。老疫区主要是羊群中存在隐性带菌羊,隐性带菌羊反复接触健康羊,导致疾病反复传播感染,这类疾病造成的临床症状通常较为缓和,发病经过较为缓慢,很容易被忽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因为冬春季节应激因素较多,饲养管理不当,温度较低,很容易加速该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1 发病经过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某养殖户共养殖山羊69头,采用放牧养殖模式,在新修建的养殖舍内养殖。2016年10月13日养殖户在放牧时,陆续发现某些羊跟不上放牧节奏,并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的发病现象。发现羊群发病后,立即停止放牧将羊群赶回养殖场,将患病羊隔离养殖,对养殖场内外部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同时选择青霉素、链霉素对患病羊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随后几天养殖场的发病羊数量陆续增加,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动物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对养殖场的免疫方案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该羊群已免疫接种羊口蹄疫、羊痘等疫苗,但并没有注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同时该养殖场在前2个月从外地新购进11只断奶羔羊,在没有进行严格检疫隔离前提下就进行混养殖。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因为引种不当导致外来病原进入养殖场。通过采集病料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致病原后,立即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对羊群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该养殖场未发生过该种疾病,患病羊呈现急性型经过。最急性的患病羊发病过程较短,发病初期体温迅速升高到42 ℃左右、神情呆滞、萎靡不振、食欲停止、咳嗽、呼吸节奏短而粗、呼吸极度不顺畅、可视黏膜高度充血,羊发出痛苦的鸣叫声,随后从患病羊的鼻腔中流出铁锈颜色的浆液性鼻液[1]。听诊患病羊肺部,听到肺泡呼吸音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有些患病羊病情严重,倒地不起,四肢伸直,呼吸极度困难,张嘴呼吸伴随全身肌肉震颤,因窒息而死。发病初期急性患病羊临床症状主要为反刍次数减少、精神沉郁、反应迟钝、出现咳嗽症状,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鼻液,持续高温、卧地不起、不愿意活动。发病3~5 d后,临床症状加剧,从鼻腔中流出红棕色的鼻液,眼睑肿胀,并且从眼角流出脓性分泌物。按压患病羊胸腔,患病羊发出呻吟声,痛苦躲避,听诊肺部存在呼吸音和喘鸣声,患病羊腰背弓起。发病后期,患病羊反刍停止,瘤胃鼓气,有的患病羊出现腹泻症状,临死前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没有死亡的患病羊逐渐转变为慢性发病。

3 病理学变化

将该养殖场病死的7头羊解剖后,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胸腔。病死羊肺肿大,外观呈灰白色,切面呈大理石纹路病变,所有病死羊,病变肺脏组织和胸腔胸膜粘连不能正常分离。将病死羊胸腔打开后,发现内部存在大量淡黄色的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2],病死羊横膈膜粗糙,并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所有病死羊支气管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心肌松软,心肌表面存在出血点,心包积液严重,胃肠道内空无一物,十二指肠高度充血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由于乡镇地区不能进行细菌学检查,采集病料后,带回贵州省动物实验室,进行针对性检查。首先将采集到的病料制成涂片后,分别选择使用革兰氏和姬姆萨染色剂进行有效染色,干燥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革兰氏染色的涂片,致病菌染色不明显,着色不良;吉姆萨染色的涂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球型、杆状、纤细等多种形态的致病菌。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后,划线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支原体培养基,37 ℃恒温培养24 h,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致病菌没有生长,支原体培养基上生长出了细小、呈针尖大小的致病菌菌落,将菌落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菌落中间凸起,呈现乳头状。将采集到的患病羊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进行山羊肺炎支原体间接凝集试验[3],采集到15份血清全部凝集为阳性。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纸片药敏试验,发现该致病菌对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壮观霉素高敏。由此可以确诊为山羊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5 防治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应结合上述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治疗选择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四川德盛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221212615),使用剂量为0.1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5 d为1个疗程。为预防患病羊出现酸中毒,选择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 mL,1次/d,连续使用3 d。通过对患病羊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7 d后,该养殖场共有3头羊因为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羊临床症状消失,恢复健康。病情得到控制后,立即采用上述血清诊断方法,采集患病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为阳性的羊,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1次/月,连续3次检测不出隐性带菌羊,表示羊群净化完全。共检测8次,无害化处理隐性带菌羊6头。在日常养殖中,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向羊群提供优质饲料,科学搭配饲料,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同时还应定期做好羊舍清理工作,保持羊舍清洁卫生,提高羊群机体抵抗能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对全群羊使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集中免疫,6月龄以下的羊每头肌肉注射3 mL,6月龄以上的羊每头肌肉注射5 mL。另外,应指导养殖户在今后养殖中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原则,做到科学引种,整个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严格的检疫及卫生消毒工作,切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消除传染源,避免将隐性带菌羊引入羊群。

6 结束语

针对该养殖场发生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今后每年应集中2次对羊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应做好羊群抗体监测工作,针对多次免疫仍然不达标的羊,应该将其淘汰处理,逐步净化羊群。

猜你喜欢
致病菌胸膜隐性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