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2018-02-14 09:04张召江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肠胃炎哺乳猪舍

张召江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潍坊 261061)

0 引言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冬春季节由于外界温度较低,气候寒冷,发病率和流行率普遍较高,该种疾病可以感染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随着日龄的下降,死亡率和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对7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发病后病死率高达100%。带毒猪和患病猪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临床康复的健康猪依然会排毒,健康猪接触到被患病猪污染的垫料、饲料、粪便、排泄物后可能增大患该种疾病的几率。猪场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向整个猪群传播,传播速度十分迅速,此外,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还可以和很多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更多样,危害更加严重,死亡率更高。

1 发病经过

2017年2月13日,山东省潍坊市某乡镇一个养殖户向上级兽医站报告,反映养殖的哺乳仔猪群出现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病猪,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是细菌性疾病,尝试采用抗生素治疗,轮换交替使用多种抗生素,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发病4 d后,病情进一步向猪群传播,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相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升高。兽医到达养殖场后,通过检查发现,保育舍环境较差,猪群相互拥挤,并且存在地面潮湿、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积累的现象。断奶仔猪临床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轻微呕吐,哺乳仔猪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1]。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某种致病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疾病,采集病死猪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查,明确病原后,立即采取抗病毒的中药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给养殖户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养殖户反映,该养殖场以前从未发生过该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先从哺乳仔猪群中开始发病,发病十分突然。发病初期患病仔猪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吃乳量逐渐减少,饮水欲望增加,被毛杂乱无光泽,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随后患病仔猪出现突然腹泻症状,先是在较短时间内排出粥样稀便,随后粪便逐渐呈现水样,粪便初期呈现灰白色,后期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黄绿色,粪便中夹杂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块,腥臭难闻。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排出黄白色的水样稀便,粪便中夹杂大量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进一步严重,患病仔猪眼球下陷,不能正常站立,行走时左右摇摆,最后倒地衰竭而死。发病的哺乳母猪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并出现轻微呕吐腹泻症状,粪便呈现灰褐色,粪便中夹杂大量气泡,强化护理1周后全部恢复健康,没有出现成年猪死亡现象。

3 病理学变化

选取刚病死的2头哺乳仔猪,在无菌环境下将其解剖,发现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胃肠道.从胃部到肠道均可以发现长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变化,在胃肠道内充满大量黄白色的内容物,腥臭难闻,内容物中夹杂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块,胃黏膜高度充血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严重扩张,弹性下降,肠壁变薄,外观呈现透明状或半透明状。肠道内容物呈现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高度充血肿大,淋巴管不存在乳糜。除上述典型临床病变外,病死猪的心肺肾脏均未表现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病变[2]。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猪的肠绒毛显著缩短坏死,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膜水肿严重,淋巴结细胞浸润。

4 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选择上述病死猪病变肠道组织和肠道内容物,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诊断。将采集到的病料按常规方法制作,选择革兰氏染色剂进行充分染色,未发现被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将病料粉碎后,接种到常规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培养基上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充分研磨,经双抗处理后,在离心处理机上离心处理15 min,选择上层清液作为待检抗原。选择使用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标准抗体进行琼脂免疫试验[3]。试验结果显示,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正确指示的前提下,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抗原和抗体之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沉淀线,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并没有出现上述现象。由此,可以确诊为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肠胃炎。

5 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主要以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强化补液为主要治疗原则,选择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手段进行对症治疗。抗病毒选择使用大连三仪猪基因工程干扰素(每瓶5 mL计500万活性单位干扰素),使用剂量为每40 kg体重1 mL,肌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剂量加倍。随后选择使用强力抗菌星(主要成分是庆大小诺霉素、甲氧苄啶、林可霉素、安乃近),使用剂量为0.2 mL/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上述西药主要为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缓解临床症状。中药组方选择使用120 g白头翁、100 g陈皮、50 g半夏、50 g黄连、100 g黄百、150 g板蓝根、70 g枳壳、80 g乌梅、80 g柯子、60 g甘草,水煎2次,合并后过滤剩下1 000 mL药液,上述中药剂量为10头哺乳仔猪1 d的用量,30日龄以内的仔猪,每头灌服30 mL,30日龄以上的断奶仔猪每头灌服50 mL,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本次所选择的中药组方具有抗病毒消炎、涩肠止泻的功能,通过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标本兼治,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治疗周期。通过采用上述中西药治疗手段治疗5 d,有2头患病猪因为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病猪全部恢复健康。猪传染性肠胃炎关键在于预防,要做到科学引种,做好猪舍内外环境消毒工作,冬春季节确保猪舍,尤其是保育舍温度适宜,增加垫料厚度,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强化猪舍通风,及时清理猪舍粪便。针对哺乳仔猪定期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日常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可以选择使用20%的甲酚皂溶液、2%的氢氧化钠溶液、20%的氢氧化钙溶液,对圈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4]。禁止非养殖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外来人员必须经过严格隔离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域。

6 结束语

猪传染性腹泻是规模化养殖场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随着猪年龄的下降,呈现高发趋势,致死率和死亡率也升高,且传播速度较快,严重危害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采取科学的诊断方法,明确病原后,对症下药,有效防治该病。

猜你喜欢
肠胃炎哺乳猪舍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中的效果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肠胃炎的恢复
中兽医治疗牛肠胃炎的分析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