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提高策略

2018-02-14 10:01
今日自动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接线配电网可靠性

(国网阜新供电公司,阜新 123000)

0 引言

城市电网的可靠性指的是城市的电路,设备以及整个电路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可以无故障地执行供电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城市电网可靠性的优劣体现了一座城市中的电力企业实力的强弱以及电网建设水平的高低,可以依据电网的可靠性去评判城市的电网建设和技术管理水平。

1 可靠性问题和管理分析

城市电网关系着整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目前城市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电网的建设由于其建设的复杂性导致其建设周期长,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电网建设工程的拖延。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不及时,不能够满足日常的城市需求,设备的老化和电路的紊乱致使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电路管理人员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各区域电路情况导致维修和保养的不及时[1]。

对城市电网的管理,也应进一步优化。当前,部分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必须注重管理的优化,切实提高对城市电网的管理水平,供电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真正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必须要保障城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 城市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 电力设备配置影响因素

城市电网受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其中首要的是电力设备配置的影响因素。城市电网的正常运行是依托良好的设备来实现的,一旦电力设备出现老化以及各种线路故障问题,电网自然不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用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也是电力配置的重要方面,电力设备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水平,可以进行电路故障的自动查找以及故障的隔离,但目前的城市电路建设过程中,对于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重视程度不够。

2.2 电网的结构影响因素

城市电网线路联络没有实现科学有效的接线方式,电网转带能力不足,配电网转供能力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对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线路负载过高,同时接线水平又没有达到负载要求,线路与线路的联络也是杂乱无章,导致电网的可靠性出现问题。

2.3 电网的可靠管理影响因素

城市电网需要配备对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保障,管理层面的运行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于电网的各项数据需要专业人员的及时统计与分析,人员配备不能够对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造成偏差。偏差的存在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电网运行事故的频发。管理过程中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同时技术没有做到标准化、统一化,设备的管理没有从专业、规范的角度去考虑,都导致电网问题的产生。管理人员也有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电网的管理理念把握不准确,创新性不足,在进行电网的宏观建设规划时,重复性的计划过多,缺乏对城市电网可靠性的具体整改计划。

3 城市供电质量的提高策略

3.1 配电网改造

目前大部分供电配电网络在布局上不合理,设备老旧程度较高。在构建城市的配电网络中,应该从当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电网的配置中合理设置电站建设的数量,优化配电网络结构,确保电网供电能力不受影响,保证电网的供电不受限。同时,加强电网结构互联率,在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中使得电网的负荷转移顺畅,从而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也要保证电网建设资金的使用能够及时到位,避免出现电网建设因资金不到位而使得建设项目拖延。规范配电网接线方式,组织研究10 kV配网典型接线方式、目标网架及过渡方式,使配电网接线简单、清晰,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

3.2 改变配电网管理模式

供电系统涉及到很多部门和单位,工作的范围很广,因此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可靠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供电网的各项工作,分配落实好在整个供电系统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和责任。根据各部门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对各部门和单位考核,考虑修编相应的管理制度、评价规范和流程、实施细则等,将提高供电可靠率工作固化,形成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长效机制。可以建立起整套的系统化流程来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使评价标准实现量化,更易于实现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比较。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定位到部门的责任,另外可以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解决供电网络的各项问题。

3.3 建设供电可靠性管理信息平台

在供电系统的维护中,信息是实现管理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因素。供电网络信息量巨大,包括配电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不足,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不足导致信息的共享性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信息的重复收集现象经常出现,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可以集中对各类信息进行管理的处理,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可以为供电网的整体管理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3]。因此,可以根据城市电网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开发出一整套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软件,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科学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实现管理工作的定量化、制度化,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对于供电系统的数据描述必须要保证全面且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整,数据要联网,确保数据的共享和更新。提高基层可靠性专责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仅停留在对数据的收集和上报上,而是要主动对数据进行校核、分析和反馈,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要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另外,要在专业技术上保证对数据统计的软件进行掌握和应用。

3.5 优化配电网设备选型

积极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改造,在建设和改造中选择可靠性高、免维护或少维护的设备,要做到设备的简化和统一,采用较高的标准来对电路和电器进行择优选择,为日后节约设备维护的费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配电网的技术水平,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对供电网的可靠性进行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供电量水平也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才会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各城市的供电企业和部门单位应该充分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供电的高质量。

猜你喜欢
接线配电网可靠性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
基于Zbus隐式高斯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配电网无功优化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