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菊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介绍

2018-02-14 10:37余茂强詹玉聪蓝丽莉指导刘小菊
新中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泽泻肾衰竭肌酐

余茂强,詹玉聪,蓝丽莉 指导:刘小菊

1.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2.丽水市中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肾脏病持续恶化,造成不可逆地肾单位和肾功能的丧失,以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各系统受累为特征[1],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终末阶段。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其持续恶化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2]。可见,寻找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过程,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关格、癃闭、水肿、溺毒、肾劳、虚劳等范畴[3],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近些年,中医药在慢性肾衰竭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保护肾单位、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刘小菊主任是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康复养生分会常务委员,师从陈以平、王永钧、陈湘君等多名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肾脏病临床与科研工作28年,接诊了大量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积累了丰富的慢性肾衰竭中医药防治经验,造诣颇深,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刘主任学习,聆听教诲,兹将刘主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作一剖析,撷取一隅以与同道共享。

1 扶正气重补益脾肾

刘主任在慢性肾衰诊治中十分重视补益脾肾,认为慢性肾衰患者尿中多长期丢失白蛋白,导致人体正气日渐耗损,脾气逐渐虚弱,所谓久病及肾,日久肾气也随之耗伤,出现脾肾两虚的表现。刘主任常说脾肾两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病之本,贯穿于整个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慢性肾衰患者肾气匮乏,蒸化无权,水液代谢失衡,遂致湿浊内停,困遏脾胃,脾失健运,出现纳差、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恶心、腰膝酸软、头晕等脾肾两虚的表现。古人云“肾如薪火,脾为鼎釜”、“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刘主任在临证中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选用淫羊藿、制黄精、山萸肉、巴戟天、菟丝子、盐杜仲、女贞子、牛膝、金蝉花等补肾之阴阳,调补先后天之本,同时调和机体阴阳平衡。另外,刘主任在临证中,又明滋补易碍脾胃之运化,阻滞气机,助邪浊,故常加阳春砂、陈皮、甘松、木香、炒薏苡仁等行气化湿醒脾之药,以防滋腻碍脾、留邪之弊。

2 祛邪气重化浊解毒

刘主任认为湿浊溺毒内蕴是慢性肾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各种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受损,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肾失蒸腾气化,水液代谢紊乱,致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成毒,终成热毒、湿毒。另有三焦及小肠的功能受损,二便失司,秽浊、溺污留存体内,久酿成浊毒、溺毒。脾肾衰败致浊毒内蕴,浊毒内蕴更损脾肾,使得病情缠绵,恶性循环。若浊毒不去,日久势必会累及他脏,致使全身上下同时发病,各种症候交并出现,甚至出现阴竭阳脱、内闭外脱之危候。因此,刘主任在临证中十分重视清热利湿,解毒化浊,一方面常选用车前草、泽泻、虎杖、猪苓、白茅根等利水渗湿,藿香、砂仁、白蔻仁、厚朴等化浊除湿,另一方面有热毒、浊毒征象,常选用黄连、黄芩、六月雪、土茯苓、半枝莲、山腊梅、积雪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利湿。另外,对于大便不通者,刘主任常选用郁李仁、火麻仁、大黄、生白术等通腑泄浊,尤其对生白术通腑有着独道的见解,认为大剂量的生白术既可益气健脾,还可通便泄浊,可谓通腑不伤正的良药,在临床中常用30~50 g,甚至更大剂量,每获良效。

3 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肾脏病迁延日久发展而来,往往病程较长,正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刘主任认为瘀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瘀血内停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另外,刘主任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脏腑功能衰败,气血亏虚,古人云气为血之帅,故气虚无力运血,致瘀血内停,加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可进一步导致气血亏虚,如此反复,导致病情的加重。刘主任在临床中对于面色黧黑,口唇紫绀,舌质暗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迂曲粗大,肌肤甲错,月经暗且夹有血块等病证时,常加当归、川芎、益母草、牛膝、丹参、鸡血藤、熟地黄、白芍等养血活血之品。

4 重辨证择时用大黄

大黄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治疗本病的一味专药,现代研究证实,大黄能调节氮质代谢,降低尿素氮、血肌酐,调节机体免疫,减轻肾脏免疫损伤,促进脂质代谢平衡,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残余肾代偿性肥大及系膜细胞异常增殖[4]。同样,刘主任亦擅用大黄,但不是每位患者都用大黄,而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择时选用,若大便稀溏,则不用,用之反伤正气,易使病情恶化;体质虚弱者,多用酒大黄,体壮者多用生大黄,用时主张因人随证加减,从小剂量开始,随时调整剂量,以大便每天2~3次为度,勿致水样便,强调中病即止,切勿攻伐太过,还主张间歇使用,或与番泻叶、虎杖等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防止肠道黑变。另外,还主张用大黄应尽早使用,慢性肾衰竭终末期不用或慎用,认为晚期五脏衰败,元气匮乏,用大黄恐攻伐太过而致病情加重。

5 中西医理药理互参

刘主任认为辨治本病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衷中参西,取长补短,才能获取更好的疗效。现代医学表明,慢性肾衰竭存在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血液黏滞、微血栓形成等病变[5~8]。刘主任从微观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血液黏滞、微血栓形成等可归属于中医学血瘀范畴,临证时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传统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临证中发现加用活血药的确可获良效。另外,在用药上还常参照肾组织病理或实验检查结果及借鉴中药现代药理,在辨治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如血肌酐高、尿蛋白阳性者,加用大黄、蝉蜕、积雪草、土茯苓、雷公藤、芡实等;白蛋白低者加用黄芪、熟地黄、当归、党参、金禅花等;血脂高者加绞股蓝、荷叶、生山楂、丹参、泽泻等;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石韦、茜草、仙鹤草等;尿白细胞阳性者加白花蛇舌草、车前子、忍冬藤等;尿酸高者,加泽泻、苍术、黄柏等;贫血者,加当归、鸡血藤、白芍等。另外,刘主任还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病因选用不同的药物,比如糖尿病肾病多加用天花粉、生地黄、石斛、黄精、枸杞子等滋阴养血药;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多加用白花蛇舌草、凤尾草、鱼腥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利湿药;高血压肾病多加用天麻、夏枯草、钩藤、龙骨、牡蛎等清肝平肝药。通过中西医理药理互参,取长补短,确实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6 病案举例

张某,男,66岁,2015年11月6日初诊。主诉:发现血肌酐升高6年余,伴双下肢浮肿1月。病史:6年前患者单位体检发现血肌酐偏高(具体值不详)。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服用过开同片、百令胶囊等药,血肌酐一直高于正常值上限。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到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服用速尿片、百令胶囊、代文等治疗后双下肢水肿较前消退。今为寻中医治疗,前来就诊。现症见:双下肢浮肿,面色萎黄,偶有恶心欲呕,感胸闷,倦怠疲乏,腰膝酸软,胃纳差,入睡困难,容易惊醒,小便量少,大便干结不畅,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细滑无力。平素嗜食辛辣厚味,有高血压病史15年余,现服用代文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辅助检查:血肌酐(Cr)231μmol/L,尿素氮(BUN)14.1mmol/L,尿酸(UA)482 μmol/L,胆固醇(TC)5.21 mmol/L,白蛋白42 g/L,血红蛋白88 g/L,尿蛋白(++)。测血压136/82 mmHg。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中医诊断:肾劳(脾肾两虚,浊毒内蕴)。治法:补脾益肾,化浊解毒。处方:生白术、积雪草、白花蛇舌草、煅龙骨各30 g,黄芪、山药、盐杜仲、生山楂各15 g,当归、蒸萸肉、泽泻、制黄精、菟丝子、广藿香各10 g,甘松5 g,酒大黄3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适劳逸,避风寒,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2015年11月20日二诊:双下肢浮肿较前消退,面色较前稍有光泽,恶心欲呕消失,胸闷减轻,腰膝酸软较前改善,胃纳稍改善,睡眠仍差,小便量多,大便溏稀,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滑无力。原方去酒大黄、广藿香,生山楂改焦山楂,加黄柏、炒苍术各10 g,首乌藤30 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15年12月4日三诊:双下肢浮肿基本消退,小便量多,面色有光泽,胸闷症状消失,腰膝酸软无力已明显改善,胃纳改善,睡眠可,大便溏软,每天2次,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细滑。复查:Cr 164 μmol/L,BUN7.4 mmol/L,UA376 μmol/L,TC 4.81 mmol/L,白蛋白45 g/L,血红蛋白101 g/L,尿蛋白(+-)。继续按上方加减调理至2016年12月31日。经多次复查,肌酐维持在102~138 μmol/L之间,尿素氮、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转阴,现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已能正常生活工作。

按:患者系久病脾肾亏虚,脾失运化,肾失蒸腾气化,水液代谢紊乱,致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成毒,终成热毒、湿毒,加上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久则内生湿热,而浊毒内蕴更损脾肾,使得病情缠绵,恶性循环,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浊毒内蕴为标,治以补脾益肾、化浊解毒为法。故刘主任选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行水,山药补脾固精,盐杜仲、菟丝子益肾气,制黄精、蒸萸肉填肾精,以上各药共达补脾益肾之功,同时加用甘松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选用积雪草、白花蛇舌草解毒利湿,泽泻清热利水渗湿,酒大黄通腑泄湿毒,使浊毒从二便出,广藿香芳香化湿,五药合用从“化浊、利浊、泄浊”三个角度使浊毒去;中医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的说法,故选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活血,在上述基础上还加煅龙骨镇静安神,生山楂消食和胃。现代研究表明,积雪草能够降肌酐、降尿蛋白,生山楂可以降血脂,泽泻能够降尿酸、降血脂、抗炎等[9~12],选用上述药物,可谓是中西医理药理互参。故经过上方加减调理,患者诸症消失,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24.

[2]牛和俊,王笑,孟骏,等.联合应用叶氏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1(S1):237-239.

[3]郭泉滢,唐桂军,冯惠娟.李培旭主任中医师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J].中医研究,2016,29(7):45-46.

[4]郑玲.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69):133-134.

[5]孙平一,刘伟伟,张亮,等.肾小球硬化的“理法方药”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9):836-837.

[6]樊威伟.肾间质纤维化主要信号通路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191-193.

[7]杨婧,王琛,祝婷婷,等.PI3K/Akt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肾衰Ⅱ号方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9):763-766.

[8]梁辑,王静.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状况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9):2078-2082.

[9]陈宇宁,吴晨光,钱珂,等.积雪草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损伤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10):741-746.

[10]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1.

[11]王建平,傅旭春,白海波.泽泻降血尿酸乙醇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09-1811.

[12]田婷,陈华,冯亚龙,等.泽泻药理与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11):2103-2108.

猜你喜欢
泽泻肾衰竭肌酐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