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2018-02-14 01:44姜国利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蹄部疫区水泡

姜国利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唐山 064000)

0 引言

牛口蹄疫又被称为蹄癀或口疮,是一种引起蹄部、口腔、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溃烂的热性疫病,该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潜伏期短,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在自然情况下,口蹄疫病毒对牛造成的威胁最大,经常给牛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指导养殖户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和控制牛口蹄疫的发生,对确保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流行病学

牛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典型的季节性,但多发生于每年春秋两季。春季和秋季由于外界气候温和,多种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增加,生产工作比较频繁,增加了牛群和病毒接触的机会。口蹄疫大规模流行,常发生于秋季,患病牛和带毒牛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牛和健康牛直接接触,或者患病牛通过污染的垫料、饲料、乳汁、唾液、粪便及饮用水等途径将病毒经消化道、乳头、损伤粘膜皮肤进行传播。牛群中出现口蹄疫后,病情将会在牛群中快速传播,直至蔓延整个牛群,一旦控制不及时,将会呈现广泛流行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牛口蹄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伏期,通常潜伏期在7 d左右。健康牛感染牛口蹄疫病毒到发病会经过3~4 d的时间,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 ℃以上,张嘴呼吸,采食量减少,应该及时对牛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将疑似患病的牛隔离,测量体温,及时作出诊断。牛群中出现口蹄疫疾病2~3 d后,患病牛的面部口腔等部位生长出水泡,水泡大小不同,患病牛从口腔中流出大量唾液,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病情加重,患病牛的口腔还会悬挂呈现泡沫状的白色唾液,该时期患病牛采食和反刍停止。防控不及时导致患病牛面部和口腔内的水泡逐渐破裂,形成溃疡面,疼痛难忍,水泡破裂后,患病牛的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随后发病部位逐渐向蹄部、乳房等毛少区蔓延,在蹄部、乳房表面也会生长出水泡,蹄部、乳房水泡快速生长,破裂后形成溃疡面。通常发病1周左右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会好转,在没有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会逐渐恢复健康。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牛解剖后,发现病死牛除口腔和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面外,食道和瘤胃粘膜表面也可以看见水泡和糜烂的病斑。病死牛胃肠存在出血性炎症,肺脏呈现浆液性浸润,心包内存在大量积液,积液浑浊而黏稠。恶性死亡的患病牛还可以发现心肌切面呈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俗称“虎斑心”,该症状是判断牛口蹄疫的重要指标。

4 诊断

采集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常规方法制成触片后,染色镜检,未发现被充分染色的致病菌。将病料粉碎后,划线接种到常规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培养基上也没有致病菌生长。将采集到的病料和患病牛的新鲜血清带到省级动物防疫中心进行琼脂扩散试验,选择使用口蹄疫O型和A型标准抗原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开展处置扩散试验[1],最终发现口蹄疫O型抗原和待检血清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沉淀线,最终确诊为口蹄疫O型感染引起的牛口蹄疫。

5 紧急处理方法

牛口蹄疫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属于重大传染性疫病,同时也属于人畜共患病,确诊后,不需要治疗,直接将患病牛扑杀无害化处理。确诊为牛口蹄疫后,防疫部门应该立即将疫情通知当地政府,并将疫情逐级上报省级动物部门,在当地政府和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在场的情况下,对养殖场进行封锁隔离。以该养殖场为疫点,疫点2 km半径为疫区,疫区2 km半径为受威胁区域,进行直接封锁隔离。在整个封锁隔离期间,禁止一切动物调运行为,进出入疫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消毒。同时,将疫区内经过确诊的患病牛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还要将患病牛污染的垫料、饲料、粪便等污染物全面清理出牛舍,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整个封锁隔离期间,可以选择使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生石灰溶液、2%的来苏儿溶液、2%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疫点和疫区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消毒1次,直到疫情解除封锁[2]。在消毒时要注意轮换使用消毒剂,避免病毒产生耐药性。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牛划定为假定健康牛,单独隔离饲养,同时对受威胁区域的养殖场的牛群开展血清检测,发现阳性患病牛,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对假定健康的牛群进行持续性的血清检测,检测出隐性带毒牛后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直到连续3次未检测出隐性带毒牛,表示牛群净化完全。每次检测完毕后,应该对牛群进行紧急疫苗免疫接种,选择使用牛口蹄疫灭活疫苗,按照使用说明书科学接种。当疫区内的最后一头患病牛死亡,或者扑杀无害化处理间隔21 d后,未继续出现发病情况,且牛群生长情况良好,经过全面检疫消毒后,确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解除封锁。

6 防治

牛口蹄疫属于重大传染性疫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牛养殖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养殖方针。

6.1 科学引种

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牛交易行为日渐频繁,养殖场引种频率越来越大,引种不科学成为牛口蹄疫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养殖场开展引种时,要指导养殖户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引种。在引种前,必须要做好引种地的流行病学调查,禁止到疫区引种。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由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出具动物检疫报告,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到达养殖场后不能立即将牛混群养殖,应该将其隔离观察至少30 d以上[3],通过全面的检疫、卫生消毒、免疫后,确保抗体水平合格后才能混群养殖。

6.2 做好牛群饲养管理工作

做好牛群饲养管理工作是预防牛口蹄疫发生的主要举措。日常养殖中,要按照牛群不同日龄进行科学分群,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牛混合养殖。同时,还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要按照牛群不同的日龄科学配制饲料。养殖户要养成定期清理牛舍的习惯,及时将牛舍内的粪便等污染物清理出牛舍后堆积发酵,养殖场内部还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增加牛群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控制牛口蹄疫病毒的侵袭。冬春季节要做好牛舍保暖工作,避免外界不良应激因素刺激导致牛患病;夏秋季节要做好牛舍通风、换气、降温工作,为牛群生长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整洁、干燥的环境,进入夏秋季节后,降雨频率逐渐增加,容易导致牛舍湿度增大,为确保牛舍干燥,可以选择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毒作用。

6.3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疫苗免疫是牛口蹄疫预防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成本最低的预防措施。养殖户在日常养殖中,要逐渐摒弃传统养殖习惯,积极采用现代防疫手段,开展牛口蹄疫防控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对牛群免疫注射牛口蹄疫疫苗,疫苗免疫接种后,要定期做好牛群抗体监测工作,针对多次免疫接种抗体水平仍然不达标的牛只,应将其作为带毒牛扑杀处理。

7 结束语

牛口蹄疫是我国一类重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会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工作,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我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蹄部疫区水泡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