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牧草引种及混播技术

2018-02-14 01:44力格吉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碱草混播牧草

力格吉

(青海省海南州草原工作站,海南 813099)

0 引言

由于超载放牧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地功能退化严重,植被恢复与重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人工草地作为人为营造的高级形式,是草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对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人工草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草地畜牧业因为天然草地造成饲料季节不平衡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恢复天然草地的生产潜力。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青海省海南州草原站,该地区海拔高度为3 900 m以上,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3 ℃,平均气温为-12.2 ℃,年降水量为556.7 mm,年蒸发量为1 190.07 mm,且该地区无绝对无霜期。

1.2 引种材料

引种材料选取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所生产的21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它们分别为紫羊茅(美国)、卡斯尔迪硬羊茅、寒生羊茅、蛊羊茅、甘青剪股颖、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毛稃羊茅、贫花鹅观草、扁秆早熟禾、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紫羊茅(同德)、星星草、紫野麦草、草原看麦娘、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中间冰草、长穗冰草[1]。

1.3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的21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于2015年5月下旬播种,每个品种播种面积2 m2,人工条播,每个小区播种5号,行距维持在20 cm,大田采用随机排列,共设置21个试验区域,每个区域间隔50 cm。在播种前,按照每亩追施7.5 kg磷肥作为底肥。牧草出苗进入8月后,进行一次田间除草,第2年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各进行1次除草,第3年6月进行1次除草。牧草混播主要选择西北羊茅、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4种牧草进行混播试验[2]。共设置12个处理区域,每个处理区域重复3次,共36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 m2。4种牧草混播于2015年5月上旬,采用人工条播,每个区域播种行距维持在30 cm。播种前按照每亩7.5 kg施入磷酸二铵作为底肥。随后3年严格做好施肥和除草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指标一致[3]。

2 结果

2.1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引种效果

2.1.1 生育期与安全越冬

播种后21个牧草品种均能在当年正常发芽,且生长良好。在播种后的20 d内,各个处理区域的牧草品种均能全部出苗。7月中旬至8月初,21个牧草品种均能正常分蘖。其中长穗冰草、中间冰草、多叶老芒草、草原看麦娘、寒生羊茅,具有分蘖早的特点,在7月初就能正常分蘖。而蛊羊茅和甘青剪股颖分蘖时间在8月初,分蘖时间较迟。2016年4月末至5月初,21个牧草品种均能正常返青,其中有13个品种越冬率较高,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4个牧草品种的越冬率达到90%以上,西北羊茅、毛稃羊茅、冷地早熟禾、紫羊茅(同德)、星星草、紫野麦草6个牧草品种的越冬率高达75%以上。波伐早熟禾、贫花鹅观草、扁秆早熟禾、草原看麦娘4个牧草品种的越冬率高达60%以上。2016年牧草生长到9月初,成熟度最佳的牧草品种为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3种。2017年牧草生长到9月初,成熟度最佳的牧草品种主要有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毛稃羊茅、波伐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西北羊茅、星星草、紫野麦草。

2.1.2 牧草产量

21个牧草品种播种当年每亩干草产量维持在43.3~120.0 kg,其中下繁牧草生长量较低,上繁牧草生长量较高。牧草种植的第2年9月初,每亩干草产量为149.3~792.0 kg。牧草种植第3年,当年生产的新鲜牧草产量为每亩520.9~3 125 kg,干牧草为每亩145.1~755.7 kg。21个牧草品种3年种植期间,产量最高的为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在羊茅品种中产量最高的为中华羊茅,早熟禾中以冷地早熟禾产量最好。结合牧草的成功越冬率和产量2个标准,上繁牧草主要以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紫野麦的生产性能最强,下繁牧草主要以西北羊茅、毛稃羊茅、冷地早熟禾、波伐早熟禾、紫羊茅(同德)、星星草生产能力最佳。

2.2 混播效果

结合表1数据,播种第2年,12个处理区域8月下旬牧草生物量每亩为517.1~908.9 kg,低于同年单播的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1 042.7 kg/亩和1 129.3 kg/亩),同时也低于同年的天然草地产量(1 010.7 kg/亩),但显著高于天然草场优质牧草产量(215 kg/亩)。播种第3年后8月下旬,各个处理区域的地上生物量与第2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详细情况见表1。

3 结论

从研究选取的21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3年田间观察情况分析,存在越冬性和产草量2个衡量指标,以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紫野麦的生产性能最好,下繁牧草中西北羊茅、毛稃羊茅、冷地早熟禾、波伐早熟禾、紫羊茅(同德)、星星草的生产性能最佳。但由于多叶老芒麦、紫野麦进入9月下旬后,种子成熟度较差,因此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繁殖,只能从低海拔地区调入繁殖种进行种植。

而从4种牧草的混播试验效果分析,通过高矮搭配科学配置高矮禾本科牧草,是解决人工草场品种单一、群落不完善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其中多叶老芒麦、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西北羊茅4种牧草按照30%、70%、70%和30%的比例进行配置,在第2年和第3年牧草产量要显著优于其他混播处理区域。

猜你喜欢
碱草混播牧草
原生草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混播草坪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西藏3 种野生披碱草农艺性状分析
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碱茅和披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的细胞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