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无量山乌骨鸡产业探讨

2018-02-14 11:31李泉斌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涧南涧县乌骨鸡

李泉斌

(云南省南涧县宝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南涧 675706)

0 引言

无量山乌骨鸡是南涧县的一大优势产业,南涧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的意见》[1],确立了“坚持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走政府引导、企业牵引、合作社搭桥、以种源场为中心建立示范园区带动养殖户,用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子”[2],确立了2020年出栏1000万只,综合产值10亿元目标。通过5年多的努力,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产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规模化到标准化,由产业化到品牌化的转变,种源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标准化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高涨,产销对接机制形成雏形,无量山乌骨鸡真正成为南涧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但距离确立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

1 发展优势

1.1 种源优势

无量山乌骨鸡是由红色原鸡经世居在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的先民长期驯养,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2009年被列为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名录,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鸡”之一。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产品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

1.2 生态优势

云南山地面积广阔,生态环境未遭受污染和破坏,疏林地、果园、茶园、泡核桃地面积大,利于发展一定规模的乌骨鸡林下生态饲养,发展林下经济、开发特色农产品有较强的环境优势和生产用地优势。

1.3 规模优势

2009年,南涧县内的该地方鸡品种数量不足10万只,2012年开始,实行品种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并举,5年后数量增了30多倍,是南涧县确立的“六个一”农业产业(烟、茶、牛、核桃、鸡、药)中发展潜力最大、精准扶贫养殖面广、最容易形成规模优势的产业。

1.4 品牌优势

产业选择了把小乌鸡做成大产业,惠及千万农户,打造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路子,5年中整合资源、技术、人才、资金、信息、营销等内外部资源,搭建品牌化发展构架,初步形成了种、养、加、销相互衔接的模式,南涧无量山乌骨鸡在云南省内的名声渐渐响了起来并逐步向国内扩展,同时提升了南涧的知名度。

1.5 转化优势

依托现有基础,容易重组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容易推进产业转型,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容易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产销对接、融合经营,使资源变成资产,促使资源性收入向资产性收入转变。

2 产业现状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通过5年多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了保种区,保种场,种鸡场,育雏场,培植养殖大户,建设标准化规模养鸡场,引进企业参与品牌建设。截止2017年,全县建有4个保种区,2个选育场,3个种鸡场,20个10万只以上规模育雏场,建设年出栏千只以上规模的标准化养鸡场405个,其中,万只以上18个;4千只以上184个;1千只以上203户,带动养殖无量山乌骨鸡的农户600多户。原始种群保护区采用多父系保种法,对保种户给予适当补助,尽力避免外部鸡的血缘进入,保护了近万只原种群体。保种场采用随机选配、等量留种法来建立种源核心群、扩繁群,因资金得不到保障半途而废。

在兴云种鸡场借助专家工作站开展种鸡系统选育工作,已进行3个世代的选育,为建立种群家系打下基础。3个种鸡场存栏生产种鸡3万多只,一年可提供鸡苗250万只左右,加上农村自养自孵的鸡苗,总量在300万只左右。县内注册登记了6家养殖经营企业,发展了26家专业合作社,其中:南涧县秉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县城工业园区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近40亩,年可屠宰加工700万只的活鸡屠宰场;云南一行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把种、养、加、销集合起来建设产业链条,建了种鸡选育扩繁场、种鸡场、育雏场、标准化生态放养基地,种鸡选育扩繁可以建立生产种群配套家系;生产种鸡饲养能力达到3万只,年可提供商品代鸡苗180~200万只;育雏场年育雏能力达50万只以上;2个标准化养殖基地推行林下生态放养技术,年出栏无量山乌骨鸡10万只以上,基地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认定,活鸡、鲜鸡蛋、鸡肉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县内外无量山乌骨鸡育雏场、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了6个10万只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根据生产经营推进情况与专业合作社对接签订订单,建立产销对接机制。与秉炎农牧合作运用活鸡屠宰线,推出 “星空农场土鸡蛋”、“气调包装冷鲜鸡”,“真空包装冻鸡”3个产品,成为引领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是做好种、料、管、防、销5个环节的工作。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通过5年来的发展,料、管、防的工作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养殖过程不但有了自己的《南涧无量山乌骨鸡养殖技术规范》可遵循,还运用溯源平台进行质量管理,初级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运用生态放养技术养出鸡、养好鸡不成问题,不论是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养殖技术还是鸡的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要形成大发展态势,做强产业,种和销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整个产业发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种源保护、选育与产品开发之间不配套;体制与机制、生产与市场不协调;供与求严重脱节等几个方面。种源得不到保障,品种退化,群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出的好产品销不出去,产销脱节导致产业步入恶性循环。

3 主要问题

3.1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种退化

无量山乌骨鸡属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下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多年来只注重品种的选配,原始种群的遗传基因被丢失。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品种选育工作,终因资金不足,没按育种技术规范操作,继代繁殖坚持不下去,不具备完善的测定设施和手段,种源世代和核心群建立不起来,原种保护区、选育场、扩繁场、种鸡场未形成完整的种源生产体系,种质逐年退化,群体生产能力普遍下降,鸡群整齐度不足69%,特别是母鸡体重偏小,生长速度慢,严重影响着其养殖效益。

3.2 种源培育跟不上产品开发需要

由于无量山乌骨鸡种源遗传基因库未建立,开展系统选育工作难度加大,要使群体的遗传性能达到稳定,在选育过程中需要按照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生产需要进行组群、选育、留种,经每个世代的繁育建立起家系,再按个体间羽色、皮肤色、冠型等性状组建新群而建立品系,需要资金投入大,用时长,种鸡的使用时间短,需要选育工作不间断。未建立起家系、选育出品系,就不可能进行无量山乌骨鸡系列产品的开发。

3.3 产业各链条未能紧密衔接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链条是由上、中、下游组成的,他们之间既是独立的系统,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带来产业发展失衡的危险。云南一行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建立了种、养、加、销体系,但每年生产鸡苗的能力可达200万只,而自有养殖基地只能容纳10万只,需要向外延伸发展养殖基地,下大力打开产品市场。目前突出表现为:各经营主体各自为阵,各显神通,各自开辟自己的市场,养殖环节所使用的投入品不统一,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少数企业虽建立了产销对接机制而缺乏产品市场调节能力,做不到产销统一,养殖基地也做不到成批产品全进全出、时适出栏,养殖安全隐患增大,种、养、加、销未形成链条最终难逃起落,甚至夭折的命运。

3.4 产业龙头还未形成

做大一个产业,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科学引导下和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才能实现;而做强一个产业则需要集合社会各方面的有生力量,按照现代经营理念和经济规律运作方能做到。产业发展壮大或品牌推进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交由龙头提供全程服务和品牌管理,通过对产品出身产地化、产品标准化、品质专一化、营销专业化、市场品牌化打造后,使生产经营者长期而稳定获得高收益。而目前还没有构建起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在全球农业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龙头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起来,产业不可能做大做强。

4 对策措施

要做大做强无量山乌骨鸡产业,针对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种”和“销”主要问题,南涧县人民政府结合“十三五”规划、“精准扶贫”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措施,加快发展步伐,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要实现制定的宏伟目标,在天时和地利均已具备大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几点个人的见解。

4.1 抓死产业源头,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充分认识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在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品种资源保护贯穿于整个产业发展,分别抓好原种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商品鸡生产3个产业源头工作,为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抓好原始种群保护工作,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已建的保种区、保种户饲养规模在200只以上进行重点扶持,继续按照确立的多父系保种法抓好继代繁殖工作,把无量山乌骨鸡品种遗传基因保护下来。二是积极争取国家保种经费,重组种源繁育体系,按照家系等量留种和随机选配法抓好各世代的繁殖,建立核心群、扩繁群。三是抓好品种选育工作,培育生产品系,在保护无量山乌骨鸡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的同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优势基因组合,避免种群间的近亲繁殖,稳步提高生产性能,建立符合生产发展需要的商品代种群。四是抓好商品鸡苗生产,种群公、母鸡搭配应满足商品代生产需求,保障出壳鸡苗匀称,活泼,叫声清脆,无畸形和残疾,以利大面积推广,让农民放心养殖。

4.2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标准化养殖,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庄园等经营组织为中心,把多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场组合起来形成养殖基地,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变为股东,借助农业现代化建设机遇,以土地整合、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健康养殖为基础,加快养殖方式、养殖结构、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的调整和转型,促使随意养殖向标准化养殖转变;随意布置和建设养殖场地向国标、地标、行业规范转变;小而全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推进产品的无序化向无害化转型,杂乱化向品牌化转型。政府要鼓励企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吸纳先进技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产业链建设步伐,加快地方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组建研发团队,在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生产品系建立,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生鲜产品、熟食品研发,品牌建设、电商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4.3 推进健康养殖,打造品牌产品

建设生态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动物防疫需要。在城镇规划区、禁养限养区、交通干线、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不得建设生态养鸡场,利用承包草地、茶园、泡核桃地或林地建设生态养鸡场不得破坏原生态。养殖上规模的家庭农场、庄园、养殖基地必须通过环评,配置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每个养鸡场都要配套建设鸡粪堆积发酵池和病死鸡焚烧塔,鸡粪收集包装后作为高效有机肥,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推进生态化发展,使用绿色、无公害饲料,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兽药及物质;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投入品行为,养殖过程中确需使用兽药的应符合休药期规定,确保初级产品安全。全面推进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全面实施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符合国内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上市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稳步提高养殖效益。

4.4 培植产业龙头,发挥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作用

重点培植1个产业龙头企业,由产业龙头整合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把种、养、加、销集合起来形成南涧县无量山乌骨鸡产业牵引组织,重新对产业链条上各环节进行分工,依托产业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实行有计划的订单式生产,有计划地扩大经营规模,联合国内相关企业、社会团体谋求更大合作发展的空间,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连锁经营,促使资源性收入向资产性收入转变,实现产销对接。支持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行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培养质量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运用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确保产品可溯源做好种源,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同步运转,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快品牌建设。

4.5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风险管控机制

政府应探索科学发展、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社会服务、工商业、金融业、保险业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使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降低经营风险。企业应加强各组织间的分工合作,引导养殖户有序、有计划组织生产,避免造成生产过剩或产品供应紧缺,从而导致产业链断裂。对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明确每个环节的责、权、利,形成产销对接,降低养殖风险。职能部门要从养殖管理、疾病防治、产品安全、质量检验等多方面做好工作,保障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作琼.南涧无量山乌骨鸡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4(6):229.

[2] 张学新,李精美,阿洪清,等.南涧县无量山乌骨鸡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0):59.

[3] 程雪.浅谈丹东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J].农村科学实验,2017(6):42.

猜你喜欢
南涧南涧县乌骨鸡
州文联组织27名作家到南涧开展“文艺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创作活动
冬日,共赏无量山烂漫樱花 南涧无量山樱花节
黑羽乌蒙乌骨鸡疾病发生规律及防制措施
云南“南涧跳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4个贵州乌骨鸡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南涧县总工会:举办农机维修培训
南涧县总工会:举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竞赛
乌骨鸡林地养殖的技术探讨
南涧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无量山泉润华叶——云南省南涧县烟草公司小水窖建设大旱之年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