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场的退化问题

2018-02-14 16:01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草业青海湖草场

(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玉树 815399)

青海湖流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自进入21世纪后,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全球变暖,青海湖地区受到极大影响,草场退化现象严重。在过去,青海湖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牧区之一,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但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场逐渐退化,且草场生产力下降,而牧民不断增加的马牛羊数量更是对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为此,国家建立禁牧、休牧以及草原平衡制度,天然草场退化现象得到一定缓解,却仍存在一定问题。

1 导致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场退化问题的原因

1.1 对天然草场重要性认知不足

2014年,被纳入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的青海省共和县,一处3.9万亩的禁牧草场被违规流转,承包人以承担政府生态经济林扶持项目的名义,承包这片草场30年,以种植枸杞与杨树,发展旅游为主要用途,然而,推平大量草皮所得到的结果却是经济林成活率较低,原生态草场被大量破坏,土地沙漠化[1]。由该事件可以看出,土地承包人自身环保意识低下、缺乏保护草场意识,对青海当地环境了解不足,盲目追求利益等问题,导致天然草场退化。由点看面,可以发现,青海当地人,尤其是基层群众,对天然草场重要性认知不足,对青海湖当地的生态环境认知不足,某些人更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群众利益,直接导致了天然草场退化越发快速。

1.2 过度垦殖导致天然草场的退化

天然草地资源是我国现有可利用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发展当地畜牧业的保障,是当地经济收益的保障。然而,全球变暖的影响,青海气候越发干旱,且青海湖地区降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春旱频繁发生,草场水分蒸发量增加,草场含水量持续降低,直接影响了天然草场的生长,草场发生了返青推迟、生长缓慢、干枯泛黄、植被覆盖度降低等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过度垦植与放牧造成。加之,青海湖地区在进入21世纪后,人口明显增强,经济增长快速,国家对牧业的诸多限制,许多草场被开垦为农田,大量优质草地被推平。而旱季的频繁发生,农田种植户只有加大灌溉力度,有效避免农作物缺水,保障农作物的产量,灌溉方式的落后导致优质土层流失,盐碱化严重,种植户只有再次开垦草场,以此恶性循环,加剧了天然草场的退化[2]。

1.3 超载放牧加剧了天然草场的退化

青海湖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区,生产力水平有限,承载力低,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尤其是灾害性气候的来临,天然草场产草量急速下降,天然草场面积呈现出逐年缩小的态势,而超载放牧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土壤坚实、水分不易渗入,通透性差,影响了牧草根系的发育,破坏了牧草的正常生长,加剧了天然草场的退化。除了超载放牧外,某些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引入了马与山羊等更受市场欢迎且价格较高的动物,马的践踏影响了牧草再次生长,而山羊在采食牧草时喜欢连根一起采食,更是不利于草场的可持续生长。上述现象无疑加剧草场的退化,土壤板结严重,冬春季的大风,草地含水量下降,优良牧草明显下降,草地退化,直接导致沙尘暴天气频繁,再次影响了天然草场的生长,恶性循环下,带来严重影响。

2 青海湖区域天然草场治理的必要性

青海湖区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可发展空间小。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或多或少为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相比于其他地区,青海湖区域因生态环境脆弱,受到影响更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系统逐渐失衡,带来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之后,当地人口数量的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大开发的深入,青海湖区域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各级政府应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建立并落实完善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准确把握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监督,杜绝边建设边破坏现象,提高青海湖区域生态环境,减少草场退化速度,推动当地生态和谐。

3 青海湖区域天然草场治理主要方式

由上文可知,导致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场退化的因素主要有几种:人们对天然草场重要性认知不足,过度啃植,超载放牧等,面对不断退化的草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草场治理成为青海湖地区发展重点,并被各界人士所关注, 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种草场治理方式,希望对草场治理有一定帮助。

3.1 积极引入优良牧草、先进生产技术与工程

首先,相关人员应积极了解青海湖区域畜牧业生产与其效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此调整草场结构,加强天然草地资源建设,加强人工辅佐措施的建设与优良牧草的种植,对于劣质草地,应先行除去有毒杂草,利用先进的草地生产技术,提高优良牧草的成活率与覆盖率,提高草场资源生产力,有效缓解青海湖畜牧业与草场间日益增高的矛盾。其次,国家积极投入资金与技术,当地政府加强重视度,在青海湖区域居民定居点、饮水点以及畜圈点等地建设人工草地,有效减轻天然草场退化速度,保障居民自身利益。再次,加强力度解决牧区燃料问题,积极引入太阳灶、两用暖棚等生态效益良好的燃料,降低牧民对生物能源,如:马粪、秸秆等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最后,积极建设流域涵养水源工程,将人工压力与水土资源合理控制,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避免垦植土地盐碱化,减少草场破坏。

3.2 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

相关人员应依据青海湖区域草场现有生产力进行计算,得出畜牧存栏量控制在何种程度能够保障牧民生产效益的同时保护草场,促进草场与畜牧业发展间的平衡。为保护牧草正常生长,在春季牧草返青期间,以及秋季牧草结实期间,国家应开启季节性休牧,并严加监管,严厉制裁违反制度之人,保障草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调整畜群的种群结构与组成比例,减少山羊与马的养殖总量,减少其对天然草场的破坏,提高畜群的实际生产能力,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另外,当期政府应积极建立畜牧业的信息系统,提高牧民对草场的重要性认知,提高牧民科学养殖,减轻草场压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畜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草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目前,青海湖区域草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对草原宏观调控的人才,缺乏科学技术与综合素养的人才,在知识型经济时代,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了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青海湖地区应加强草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知识改善天然草场不断退化问题,以知识与科技支撑青海湖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当地政府应加强草场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体群众的草场保护意识,提高草业科技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其次,为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留下,改善科技人员工作与生活条件,积极关心科技人员的生活,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能够有效吸引并留下大批技术人才。再次,强化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基层人员的教育,提高科技人员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以及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全体人员责任心,以此辐射,提高青海湖区域农牧工的科学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效保障草场长期生长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尽管国家已经加强重视,并制定了一定措施,但是,人们对对天然草场重要性认知不足,为了生活更好而采取的过度垦植、过度放牧等,直接导致天然草场退化的加速,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对此,积极引入优良牧草种子、先进生产技术,加强各种工程的建设,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减少对天然草场的破坏,加大草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有效保障天然草场的长效发展。

[1] 张法伟,郭竹筠,李以康,等.青海湖芨芨草干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温湿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3,30(2):219-225.

[2] 王瑾.青海湖地区草地退化现状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6):1429-1437.

猜你喜欢
草业青海湖草场
祁连草场
青海草业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那美丽的青海湖
新草场有多远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青海湖》
踏浪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