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填充墙中构造柱施工技术研究

2018-02-15 03:52毛义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麻面圈梁拆模

毛义华

(江苏嘉加诚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1 引言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框架结构能满足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通过构造柱施工技术的应用,可避免高层建筑框架发生混凝土缺陷、墙体开裂等质量问题,有利于保证墙体的安全和质量,增强建筑物抗震效果。

2 构造柱施工的主要作用

构造柱施工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强化横、纵向墙体连接,于两墙体交接位置上设置的构造柱采用马牙搓和相邻的墙体进行连接,同时在墙体高度方向按照600mm的间隔布置拉结钢筋;

(2)能有效增强砌体自身抗剪力,相关数据显示,构造柱能提升砌体自身10~30%的抗剪力,有效避免墙体开裂;

(3)圈梁和构造柱同时作用时,其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等同于框架,只是其作用强度略小于真实的框架。

3 构造柱施工技术的分析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25869m2,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为33.2m,为提高建筑整体抗震能力,拟采用构造柱施工技术。

3.1 主筋施工

在进行下料时,应对主筋锚固及搭接长度进行细致分析,适当放长钢筋,并在钢筋末端、竖向受力筋等处进行弯钩处理。处于构造柱底部的受力筋以及基础圈梁,其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若采用Ⅱ级钢筋,则其锚固长度不能小于42倍钢筋直径;

(2)若竖向受力筋要进行接长,则应优先考虑绑扎结构,按现行技术规程,受力筋搭接长度一般为1.2倍La;

(3)处在基础圈梁下部且与之相连的构造柱需要设加密区,具体范围自圈梁基础的上边与下边算起应≥450mm或是1/6层高,同时采用φ6@100的加密区箍筋,非加密区箍筋主要为φ6@200。

3.2 绑扎构造柱钢筋

(1)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箍筋端头呈135°,平直长度≥10d;钢筋绑扎完毕后加设塑料保护层垫块;

(2)应加设通长混凝土构造圈梁,并根据柱轴线定位,校核主筋位置;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交接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内侧,锚入柱内长度35d;

(3)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混凝土构造柱之间应设拉结钢筋。拉结筋间距为2块砌体厚度,设2φ6.5拉结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的拉结筋伸入砌体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拉结筋末端应加弯钩,放置拉结钢筋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钢筋直径大4mm。

3.3 墙体砌筑施工

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每个马牙搓高度为1块砌体厚度,马牙槎凹入深度宜为50~60mm;砌筑时第1块砖应为凹入,再按顺序同进同退砌筑马牙搓。

3.4 构造柱模板安装

①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干净;②模板安装应考虑混凝土浇筑操作要求,按柱高每2m范围处,在柱模一侧留设投料振捣口,开口尺寸同柱宽,高度为200~300mm,当混凝土浇筑至该部位,进行开口封闭处理;③构造柱支模按砖墙砌体所处部位,安装时用定制好的模板紧贴在墙面两侧,采用φ48钢管加蝴蝶形扣对拉螺杆,按每500mm间距穿过构造柱预留对拉孔位进行拉结紧固。对拉螺杆的首道拉杆要求距离地面300mm,上部每隔500mm设置一道,紧固时采用扳手拧紧。

4 构造柱施工中常见的结构缺陷

4.1 蜂窝麻面

4.1.1 产生原因

(1)浇筑前未对木模板进行润湿处理或润湿不足,导致浇筑后水分被木模板吸收,产生因严重失水而造成的麻面;

(2)模板使用前未清理,以致于上次使用后的残留物质和模板粘连,拆模后连带部分混凝土被拆下,产生缺陷性的麻面;

(3)安装模板前在其表面涂刷的隔离剂不够均匀,导致在拆模过程中模板直接粘走部分混凝土表皮;模板间未进行严密拼缝,浇筑时从模板缝隙中漏浆;浇筑中缺乏有效振捣,无法排出浇筑时产生的气泡,产生麻面。

4.1.2 修补方法

在对麻面进行修补前,先使用钢丝刷和清水对麻面的表层进行刷洗,在确保麻面部分完全湿润后,使用按1:2.5比例配制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平,以此有效处理麻面。

4.2 露筋

4.2.1 产生原因

(1)钢筋外部混凝土保护层不够厚,或在支模时不慎移动垫块,导致钢筋和模板直接相贴,在拆模之后大部分钢筋外露。

(2)模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浇筑时严重漏浆,特别是在拆模过程中带掉边角从而造成露筋。

(3)浇筑时振捣操作不规范,振捣棒和周围钢筋接触或发生碰撞,造成钢筋移位;振捣不充分,导致设有钢筋的位置没有得到有效振捣而无法包住钢筋。

4.2.2 修补方法

在发现构件露筋后,先对露筋周围的破碎混凝土及锈迹进行清理,然后用水冲洗,最后使用按1:2.5比例配制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光与碾压。

4.3 开裂

4.3.1 产生原因

(1)浇筑后未对构件进行有效养护,导致混凝土表面直接受大风或阳光暴晒而失去水分,进而产生收缩裂缝。

(2)模板支撑体系刚度不足,在没有到达拆模标准时提前拆模,或拆模时操作不当造成震动,使构件开裂。

4.3.2 修补方法

在构造柱施工时发生的开裂,一般由天气与人为两大因素造成,为此:①严格按规程操作,避免夜间浇筑;②做好养护,防止因快速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③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缺陷。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构造柱发挥良好的约束、提高刚度、增大延性等作用,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若在出现混凝土缺陷、构造柱漏浆、墙体开裂等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水平。

[1]王蓓蓓,董军.基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典型学校建筑钢结构加固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4):92~97.

[2]王波,王静峰,完海鹰,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层钢结构建筑填充墙体性能与连接构造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5,17(6):44~50.

[3]涂刚要,王玉国,袁中利.工业厂房钢结构柱与构造柱滑动连接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7):39~41.

猜你喜欢
麻面圈梁拆模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客运专线桥梁道床板烂根、麻面等质量通病的预防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改进劲性混凝土梁施工工艺的体会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常见问题
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