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二次贫化及管理措施

2018-02-15 04:10冯会强
现代矿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矿岩贫化废石

冯会强

(洛阳矿业集团嵩县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当前,国际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行各业举步维艰,尤其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十多年来新建、扩建企业项目使得产能过剩、供大于求,近期矿石价格难以回升,矿山企业面临巨大考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矿石贫化严重,会使矿石品位降低,给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因而矿石贫化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3]。贫化率指标不仅反映矿山采矿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同时也是检验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是否先进合理的重要标志[4]。矿石贫化将直接影响矿山技术的进步与经济效益,应引起矿山企业的重视,做好矿山的贫化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矿山资源的回收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 概 述

1.1 矿石贫化

矿石贫化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采下的矿石中混入废石(围岩、夹石与表外贫矿)或部分有用组分溶解和散失而引起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称为矿石贫化。利用混入矿石中的废石率计算其贫化率。贫化按其矿山采矿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一次贫化和二次贫化。

1.2 一次贫化

一次贫化是指矿山采矿过程中,因极薄矿脉、矿岩界线不清等原因,而将围岩、夹石与矿石一并采下的废石混入所造成的贫化,称之为一次贫化。可直接从采场工作面取样化验和测量计算,利用所测得的统计数据,直接计算求得一次贫化率。

1.3 二次贫化

二次贫化是指矿山放矿过程中,因上下盘或顶板围岩不稳固,或因管理不善致使围岩塌落混入矿石中造成的贫化;或在二次破碎及装卸运过程中,因围岩、废石或充填料混入,或高品位粉末状矿石的流失所引起的贫化,统称为二次贫化。二次贫化是在放矿过程中发生的,不能利用直接法计算求其贫化率,而是通过放矿中实际放矿品位(取样化验)与原采场地质品位之间的差异,间接计算求得贫化率指标。该指标反映采场矿石品位下降率,间接反映采场放矿二次贫化率。

2 产生二次贫化的因素分析

矿山生产阶段所产生的二次贫化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7个因素:

(1)采场处于地质断裂构造交叉部位的复杂地段,矿岩松软破碎。特别在断层发育地段,矿岩本身处在易脱滑动状态,由于放矿产生的动力,引起采场周围废石的混入,由此产生二次贫化。

(2)由于采场矿石与岩石(围岩)地质条件的变化,放矿过程引起矿岩滑落和位移,产生大量废石混入采场内,使矿石品位降低,产生二次贫化。

(3)由于矿脉上下盘围岩存在裂隙,特别在构造裂隙发育地段,矿岩处于不稳定状态,放矿后改变原有结构使其围岩脱落,特别采场后期大量放矿,引起大量围岩废石混入,增加了二次贫化率。

(4)由于采场放矿的不均匀性,形成采场放矿空间高低不齐,特别是生产作业单位,在放矿过程中,对放矿条件好的采场,采取多放多出;对放矿条件差的采场少放或不放,其结果造成各采场放矿不均,放矿空间不平整,产生大量围岩冒顶脱落混入采场内,加大二次贫化的废石混入量,这是人为因素或管理不当造成的二次贫化。

(5)由于个别采场放矿条件较差,长时间没有放矿,采场周围废石脱落混入到矿石中,造成采场二次废石的大量混入,或是粉末状高品位矿石在采场中结块难以放出,增加了采场的二次贫化。

(6)由于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铲矿、装矿、运矿、卸矿等环节,造成矿石之间相互碰撞,附着于矿石表面的高品位矿石流失产生二次贫化。

(7)受经济利益驱使,不法分子对高品位矿石的偷盗,使得矿石的整体品位下降,造成矿石二次贫化。

由此可见,根据上述7项矿石贫化因素分析,产生矿石二次贫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方面因素,难以改变,但可采用严谨科学的相适应的措施和办法对待这些固有条件因素;二是管理方面因素,人员和制度是关键因素。

3 二次贫化管理措施

针对矿石二次贫化管理工作,首先应认真分析研究产生二次贫化的各种因素、采场情况等,采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达到降低矿石二次贫化的目的。主要措施有以下6点:

(1)按采场编号分类统计,计算采矿量、放矿量和矿石品位等信息。矿山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深入生产现场,对所生产的采场和位置进行详细记录与统计,并及时取样化验、登记。取样时可集中采混合大样,然后按有关技术要求缩分成标准小样,根据生产进度,每周集中采样1次,及时掌握采场矿石量与矿石品位的变化情况。按采场分别统计、计算,建立各采场生产台账,如实登记采矿、放矿记录和相对应的矿石品位统计数据,做好放矿地点原始基础资料,为准确计算二次贫化率提供可靠数据。

(2)在生产采矿时做到贫、富矿均衡兼采,在放矿过程中,坚持贫、富矿搭配兼放原则,实行均匀放矿,及时准确掌握各采场出矿量和矿石品位的变化,适时调整放矿顺序和数量,如果条件具备,应采用快采快放的方法,保证矿山放矿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放矿管理科学化。

(3)在采矿作业过程中,时刻关注采场上、下盘矿岩的完整性,不能破坏上、下盘围岩,必要时增设矿柱,保护采场作业面的矿岩相对稳定。特别是在凿岩爆破技术方面要过硬,防止破坏矿脉上、下盘的围岩部分,按设计施工,严格控制采幅宽度,保证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减少二次围岩的混入。

(4)在放矿作业过程中,按其采场开采工艺的差别,视围岩的稳固性条件,可采取强采、强放或均匀放矿的方式,达到放矿高度一致,采空区暴露面积相对稳定状态,有效防止上、下盘围岩的混入,减少二次贫化。

(5)加强采场的科学化管理和可行的管理措施。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正确指导采矿、凿岩、爆破、放矿等生产环节。根据不同矿脉所赋存的条件因素,采取合理的采放矿工艺流程,健全放矿管理措施和制度,从而降低二次贫化。

(6)做好矿山保卫工作,各个出入井口及矿石堆放场所安装监控设施,对装卸运的设备进行管控,防止高品位矿石流失,从而提高矿石的金属量,减少二次贫化。

矿山企业应重视贫化管理工作,各级领导机构应引起重视,组建一支由技术服务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组成的矿石贫化管理部门,切实做到认真负责、齐抓共管,做好矿山贫化管理工作。贫化率等指标应落实到各级生产、经营、技术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目标考核范围,贯彻执行奖惩制度,贫化管理工作必定会取得成效。

4 结 语

(1)矿山生产过程中,采场放矿一定要遵守由远而近、贫富搭配、均衡放矿的原则。在管理上应讲究科学化、制度化,从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周围围岩的混入,降低二次贫化率,提高矿石的回收质量。

(2)贫化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矿山企业,应让中层与技术管理人员充分理解矿石贫化的危害,清晰认识矿石因何贫化,查找根源针对性制定解决办法,基层人员现场作业时落实措施;行之有效地加大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有关技术政策与管理规定,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密切协作和督促监管,共同做好矿石贫化管理工作。对矿山企业有限的矿产资源充分利用好、管理好,不断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资源回收率,既可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又能创造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矿岩贫化废石
巴润矿矿岩混合复杂爆区爆破分离技术试验研究
某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模拟实验的各分段废石混入特征
基于Surpac 软件圈定计算采矿贫化损失量的应用探索
矿山废石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浅谈矿岩分离爆破技术在铜—曼露天矿山应用的可行性
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流动与强度性能的研究
眼前山铁矿矿岩分区可崩性评价研究
露天开采矿石损失与贫化研究
2018056 镍渣贫化装置
井下废石胶结充填在深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