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商业空间的基本形式与景观特征初探

2018-02-16 03:11李琼
西部皮革 2018年16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共用集中式

李琼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1 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从农业、工业经济正在转向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形成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事业。我国将建设高等教育放在发展国民教育的首要位置。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家庭收入普遍提高以及全国大范围推行“大学城建设”的背景下,相对落后的校园商业空间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对校园环境、生活质量等不断增加的需求。因此,高效商业空间的建设不仅可以推动校园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生的需求是校园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高校商业空间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也就导致了高校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上也与普通的商业空间大不相同。

2 高校商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高校数量众多且区域分布不同,因此就产生了多种形式的高效商业空间,主要分为商业形态集中式、辅助型校内集中式以及多所高校共用式。而这三种基本形式之间也存在着内部联系,如果某个区域没有共用的高校商业空间,校园内的商业空间也就成了校内集中式的商业形态;如果某个区域高校很多,就会存在公用商业空间的情况,校园里的商业空间也就成了辅助形态。下面对三种高效商业空间的基本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2.1 所有商业形态校内集中式

对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高校内部的某一特定街道或区域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所有商业形态相对集中式,这种商业形态主要是由于高校内部的建筑分布以及高校自身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此类高校一般都离城市中心较远,甚至处于偏远的郊区,高校建设分布不集中,因此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商业空间。此类型高校商业空间主要是为了满足在校学生的消费需求,通常进行的是包括超市、餐饮、服装、银行、网络通信、文具用品等较为集中的商业活动。

2.2 辅助性商业形态校内集中式

该商业形态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将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或者某些特定学生的需求进行集中,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的商业活动。高校在所处的区域分布程度、形成的商业空间以及某些学生的特殊需求是校园内部必须形成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原因。在该类型的高校中,商业空间主要集中分布在学生的生活区,从而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2.3 多所高校共用式

多所高校紧密相连是形成该类高校商业空间的前提条件,其位置主要分布在每个高校之间的公共区域里,因此可以满足不同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除此之外,这种形式的商业空间一般都处于高校区域的中心位置,因为该商业空间要同时满足多所高校学生的需求,对功能性的要求程度更高,所以其形态与功能与前两种形式相比要复杂的多。在高校共用式商业空间中,还会存在自发式商业空间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经过高校内部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在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了新的高校商业空间。

3 高校不同形式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由于不同形式的高校商业空间形成原因、产生的功能等都大不不同,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的景观特征,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所有商业形态校内集中式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由于此类高效商业空间主要存在于校内某一特定的商业区,并且作为高校建筑的一部分呈现在学生的普遍视野下。因此,在展现校园整体性的同时还需要突出商业空间的自身特色,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校园的整体规划

整体型高效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反映高校建筑的整体特色,在设计时必须受到校园规划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商业空间建筑的形态以及周边环境关系的协调。在对商业空间建筑进行施工建设时,无论是从色彩的搭配还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要与校园的整体规划保持一致,避免给高校师生带来视觉上的突兀和不友好的现象,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建筑物的协调关系。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与建筑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使之不仅可以满足高校师生的消费需求,还能打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商业环境。

(2)高校自身文化

大学校园作为传授知识、提升人生价值与境界的地方,校园里的每一处建筑物、每一寸草木都充分体现了校园的文化内涵,而校园内部的景观设计除了形式丰富外,在校园商业空间的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校园内部商业街区的设计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识别程度,而且要充分反映每个校园不同的文化特色。校园内的每处建筑物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比如说位于江南的高校建筑物应该充分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特色。江水、桥梁、亭子以及走廊等元素必不可少,将这些充分体现江南地理环境的元素展现在景观设计中,更加充分的诠释了“江南”的含义,在景观设计中做到了文化底蕴的传承。

(3)将商业空间与休闲空间有机结合

该类型的商业空间在如今社会环境下较为普遍,已经形成了一般规模的商业街区,如果能够将商业空间与休闲空间完美的结合,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师生平时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在学生学习劳累时放松自己的心情,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3.2 辅助性商业形态校内集中式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此类型的商业空间一般位于学生住宿生活区,商业街的规模与一般商业区相比较为小型,其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商业空间的依附性

当前高校中,该类型的商业空间主要位于食堂或宿舍楼的底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商业街区,与环境的具体位置和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此类型的商业空间具有很强的依附性。

(2)景观形态的实用性

由于每个高校的宿舍建筑群体相对比较密集,食堂也比较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内的交通,因此该类型的景观形态突出表现了其很强的实用性。于校园内部一些客观因素的的限制下,应该更加注重基本的交通功能实现,通过街道的绿化更加直观的体现景观形态。

(3)休闲功能的不适应性

在高校商业空间设计中,许多学校往往并不是特别重视休闲空间的设计,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此类型的商业空间主要位于学生的生活区域,如果在该位置设置大面积打造休闲娱乐场所,则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休息;另一方面,由于校园内交通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很大程度上不具备成为休闲空间的硬性条件。

4 多所高校共用式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

该类型的景观特征主要有:商业部门与时休闲空间紧密结合、景观形态具有多样性以及特殊的自发式空间的景观特征等,无论是商业空间还是休闲空间,对于多所高校共用的商业空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作为高校内部的消费与娱乐中心,多所高校共用式商业空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校园内部商业经济的稳定。而在景观形态上,由于该类型的商业模式是为多所高校共用的,因此就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从而满足了不同高校学生的各种消费需求。一般而言之,自发式的商业空间主要是用来提供居住场地的,是在校园外部由当地居民或外地人租赁商铺形成的商业街,并且保留着原住居民建筑的特点。

5 结语

高校商业空间的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是在我国开展高校扩招后为满足越来越多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空间。对于该商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相关资料中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在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给予了基本存在形式的大致定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商业空间的景观特征,然后对其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有助于后期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在促进高校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为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共用集中式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浅谈集中式光伏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
浅析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