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2018-02-16 04:30董晓松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耐久性土建标准

董晓松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土建工程数量逐步增多,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对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确保人民群众居住安全的重要途径。

1 土建工程的简要概述

土建结构工程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对土建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建筑的现场环境进行管理、对建筑材料的应用选择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土建工程的预算成本进行管理等主要方向。从目前来看,土建结构工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新闻的报到显示:土建工程在施工以及完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其不合格或者财务预算模糊的地方,由此导致了很多土建工程建筑的危险性的发生,本文课题的研究具有实用效益,在土建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阐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和减少危险的发生[1]。

2 提高土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的重要意义

对于土建工程结构自身的及耐久性来讲,其主要意义主要表现在:耐久性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将土建工程结构的质量提升,在当前的土建工程施工中,其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安全,所以,加强对于土建工程安全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相对于土建工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有效分析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够对土建工程实现初步化的了解,避免土建工程产生相应的安全问题。从这可以看出,对于土建工程的安全工作不但可以将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提升,还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安全质量问题的产生;另外,对于土建工程来讲,能够将其经济性以及社会性作用体现出来,主要就是该工程在一定的时期内其作用以及效果能够保持在相关的范围之内。一般,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若其产生耐久性问题,对于建筑的整体竞争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建筑企业还需要按照性能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赔偿,从中可以看出,在土建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加强耐久性的重视,以此来将土建工程结构的质量进行提升,并且其还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将建筑的经济性以及社会效应提升[2]。

3 对于提升土建项目耐久性的措施

(1)必须出台相应施工工作的规划性文件,另外对于研究项目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安排,对于耐久性工作一定要加大对其的支持,混凝土构造耐久性属于现今世界上结构项目的学科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沿研究行业。混凝土耐久性探究涉及很多类似于原材料还有环境方面的特殊化条件,必须与本国具体特征相互结合,完全依照国外的研究成果是不可取的。

(2)混凝土构造耐久性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定性要求。若想使得优良混凝土的占比增加,水泥量的占比减少。石、砂以及水泥之类的对于混凝土加工关键的原材料都需要对资源进行大量耗损且破坏河床以及植被,我国目前的水泥每年有五亿多吨的生产量,这当中也同样形成了每年二十多亿方的砂石耗损,长久之后资源就会处于枯竭状态。想要使结构使用的年限增加,那就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对材料进行节约,对于耐久性混凝土而言又需要是矿物掺和料较高量以及水泥使用较低量的混凝土,因此耐久性混凝土刚好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世界针对隧道以及桥梁之类项目的标准规划大致为一百年的工作寿命。由于耐久性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引发经济严重损失,在国际范围内很长一段时间都规定把这些项目工作的最低年限深入延长的态势,比如城市环境当中桥梁寿命至少应为一百五十年。

(3)土木构造项目使用之时正常的维护工作以及对构造使用年限还有耐久性检测的概念,和使用之时的修理工作、维护工作以及检测工作密切相关,对于处在恶劣以及露天环境之下的基础性设施项目而言也是如此。为使得构造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所保障,不少项目将其建成之后投入使用之时,必须如期开展维护还有检测工作。我国现今已经有了构造项目的设计工作标准与施工工作标准,然而没有使用方面的规范标准。不少国家针对结构坏损会影响到人们安全的隧道、桥梁以及建筑物之类的项目工程,对他们要求检测工作必须按时开展;还有建筑外部的墙面之类的建筑构件,由于其坠落之后极易对人们造成伤害,所以对它们也同样要求检测工作一定要按时进行。我国因为施工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及项目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国外比较而言有所差距,一系列的管理以及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针对构造安全性还有耐久性的标准门槛相比较而言较低,已经建造或者正在建造的项目中常常有一些不可预估的隐忧问题存在,因此更有必要依照已有法规法律明确土建项目使用而且遵循对项目的按时检测。针对土建构造项目的品质还有安全问题,尽管政府对于施工部门还有规划部门的要求是从头到尾都必须认真负责,然而这种规定对于实际的执行却是非常难控制操作。构造安全质量的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一定要控制到最低,还需要将预防作为主体,开展例行检测工作以便于快速发现且处理问题。

(4)健全技术规范体系以及管理方面机制,技术要求的规范作用必须要充分地体现出来;技术标准规定的强制性作用要适当降低;激励其制定出地方性标准还有公司标准,其标准必须要满足于不同区域之间环境技术,经济还有地质水平上的不同,且激励技术进步以及科技创新[3]。

4 结束语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应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以便于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使得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得到保障。

[1] 张磊峰.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J].门窗,2014,(12):99-100.

[2] 刘志月.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科技与企业,2014,(22):120.

[3] 祁麟.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4,(11):66.

猜你喜欢
耐久性土建标准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