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

2018-02-16 09:15郝艺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7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层面导向

郝艺华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7)

引言

建筑工程因经济、科技推动而发展迅速,工程项目通常与社会稳定、生命财产安全等联系密切。但因为建设工程通常涉及到投资方、建设方以及城市规划等诸多层面,不论是单位数量还是工程量均较大,再加之工程对应的内外因素较为复杂,使得项目质量难以切实保障。下面便从工程管理出发,就其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管理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推进工程建设、强化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1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影响因素探析

1.1 人为因素影响

1.1.1 管理人员主观原因

对于项目建设而言,责任人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还需要执行对应的建设任务,对于项目质量、进度来说极为关键。因此,负责人必须以相应法律规章为导向切实组织建设。但现阶段部分责任人在法律认知层面仍旧处于表层,其主观意识使得执行力遭受影响。甚至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上述法律或者机制存有抵触心理,较多政策难以切实贯彻。调查表明,当前部分工程由于负责人对于先进管理模式较为排斥,仍旧是因循守旧,导致管理无法及时做到更新升级。

1.1.2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原因

建筑工程不论是工程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十分庞大,涵盖了设计、技术以及施工等多领域的工种,其隶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阶段,建筑业仍旧以农民工为其主要从业群体,文化程度并不理想,再加之工人年龄较大,使得先进的管理模式很难于其中落实。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诸多施工技术、设备等应用进来,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理想的施工经验外,还应紧跟技术更新趋势。但如今施工人员在专业素质层面很难契合技术更新要求,使得技术、设备应用受阻明显,诸如施工效率、质量等均遭到较大影响。

1.1.3 相关负责人未能对工程管理做到深度重视

现阶段,很多工程建设仍旧沿袭了施工单位来承包工程的模式,这便导致很多施工企业以经济利润为导向展开建设。因此,部分单位施工时并未对工程管理加以深层关注,往往会对管理相应的规范加以忽视,并且实际落实时也并未做到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存有较多混乱现象。此外,实际施工也会由于管理疏忽而引发安全事故,使得人员生命、建筑质量等遭受影响。

1.2 客观因素影响

1.2.1 监管部门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若监管部门未能就工程管理做到有效监督,也会使工程建设遭受影响。通常部门监督是敦促企业以相应法律、规范为导向严格施工的重要保障,若监管部门未能有效发挥其职能,那么企业便丧失相应的外部监督,建设质量、效率等很难保障。此外,国内在监理层面的机制发展较晚,部分监理单位很难针对建筑工程实施独立审查、管理,导致其监督意义逐步丧失。

1.2.2 市场行为不够规范

随着经济体制的有效、深度转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契合市场经济而单纯地以追逐利益为导向,其市场行为伴有盲目、滞后以及自发性等缺点,使得建筑业发展受阻。同时,市场相应的监督机制也较为欠缺,此类缺乏规范的行为便难以得到有效约束与纠正,使得市场混乱进一步加剧。

1.3 建筑工程相应法律、管理机制的影响

1.3.1 管理机制存有较多缺陷

管理行为通常要依靠管理机制加以约束,调查显示国内部分建筑工程相应的管理机制仍旧欠缺,很多对项目展开标准管理。其中,政府以及建筑相关部分虽然就推进工程管理颁布了一些文件,但工程建设并未予以落实。此外,投资方或者是建设方以成本节约为目标对管理岗位成本进行盲目缩减,使得部分管理机制很难切实贯彻。例如,对于项目勘探或者设计来说,诸如投资、承包、管理流程见并未做到有效联系,使得工程管理伴有脱节现象,施工过于随意、盲目,使得建设效率遭受影响。

1.3.2 项目管理手段相对欠缺且滞后

当前有的工程管理仍旧沿袭滞后的管理形式,多呈现出粗放性特征。但因为科技进步以及理念提升,建筑企业需要推动工程管理向着信息化转变。部分企业未能针对上述情况作深入了解,并未明确推动管理向着信息化转变的重要意义,使得工程管理欠缺相应的投入,导致工程建设较为低效,很难紧跟建筑建设趋势。

2 从建筑工程出发强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紧跟建设趋势,推进工程管理理念的切实转变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确保工程管理紧跟建设趋势,推进管理理念的切实转变。首先,企业应从粗放管理出发对其欠缺予以改正,理念转变需要以重视推进管理向着信息化转变为核心。以往管理理念多是留置于表层,并未推动理念融于工程管理实践。相应责任人需要积极推进理念创新,对因循守旧或者是死板教条等观念予以规避,为强化管理效率夯实理念基础。

2.2 从管理机制、法律法规出发予以完善

从管理机制、法律法规出发加以完善是推进工程管理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工程建设向着信息化、标准化转变的有效保障。政府需要从法律层面出发、以建设工程实际为导向全面制定制度,促使管理者实施管理时有法可依。除了从现有机制出发予以完善外,还应积极对他国先进经验加以引进,并且以自身建筑实际为导向来制定机制。此外,还应从管理部门出发对其配置加以优化,确保项目建设配有理想的管理、用人、监督以及分配等多方机制。

2.3 从工程质量出发强化监督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推动管理体系趋于标准化需要从工程质量出发强化监督,质监人员必须深入到建设实际中,从制度落实、质量把控等层面进行监督指导。此外,还应以工程实际为导向适时组织监督检查,依据相应技术标准来评定建设项目,确保建设各环节均得到切实检查。同时,建设监督还应秉持“防检结合”与“预防为主”的重要原则,推进建设的高效开展。

2.4 从工程项目出发做到全程管理

(1)建设单位需要以安全管理为导向加强管理,应秉持“安全第一”理念展开施工。企业需要适时组织安全教育,针对从业人员强化安全层面的培训、考核,引导其以相应操作规范为导向严格施工。此外,需要从安全管理机制出发加以完善,确保相应责任向着个人进行落实,并针对事故多发环节强化管控。

(2)建设单位需要以质量管理为导向强化管理,根据“科学合理”等诸多理念展开设计,确保材料质量切换项目需要。同时,工程管理还应以工程建设为导向构建相匹配的质管体系,应涵盖质量标准以及监督机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最后,还应从成本管理出发推进工程建设,针对材料、设备等诸多方面的成本加以把控。选购时需要确保材料设备等契合相应标准,确保工程原料更富“性价比”。

3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若想推进工程管理建设、强化建设效率必须从影响因素出发展开分析,明确认为、客观、机制等层面的影响。建筑企业需要以工程实际为导向,借助完善机制、培养人员素养、理念转变等措施推进工程管理,为强化建设效率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层面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偏向”不是好导向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