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

2018-02-17 00:58李洪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耳病致病性毒株

李洪哲

(辽宁扬翔农牧肉猪养殖公司,辽宁 沈阳 110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其中就包括猪肉的需求量。为了保证猪肉的质量和饲养户的投资安全,对猪进行疾病预防非常重要。目前,由于猪肉的来源不一,并且我国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猪肉,猪肉市场非常复杂,猪病防疫面临很大的困难。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也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它是一种具有囊膜或球形表面的病毒。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基中病毒可生长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猪是PRRSV的独特宿主。易感猪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播,其主要来源是病猪和带毒猪。

2 流行现状

目前,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状况相对比较稳定,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养殖户众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体比较复杂,既有美洲型毒株也有欧洲型毒株存在;既有高致病性毒株,也有经典毒株存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菌株的种类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虽然我国目前没有暴发大面积的猪蓝耳病疫情,但是局部地区的小面积疫情仍时有发生,对我国的整个养猪产业构成威胁,因此,要对猪蓝耳病引起重视。

3 该病的防控难点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预防和防治猪病是非常重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染性强,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饲养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防疫意识,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疫的难点有三个方面:

3.1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指疾病的预防、传播和治疗。传统的病毒仍然存在,而新的病毒又发生了变异,疾病层出不穷,使疾病的预防更加困难。疫苗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病毒的产生速度,并且研制出的病毒还存在预防无效等状况。这可能是与当地的兽医对发病原因不甚了解,没有用对疫苗有关,加之疫苗使用时间较长,病原体或细菌对疫苗已经产生了抗体,疫苗的效果变差甚至失效。

3.2 人为因素

主要是由于兽医队伍不够完善和饲养员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不足造成的。首先是兽医队伍问题,一方面大部分地区由于兽医的经费有限,专业的兽医流失,兽医站缺乏专业人员,猪生病后不能获得及时救治,造成疾病扩散,带来更大的损失。另一方当面,缺乏疾病预防意识,疾病发生后没有及时救治和防控,而是将生病的猪当做健康的猪出售,这种猪肉一旦流入市场,将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3.3 环境因素

目前,生猪养殖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发病的可能性较低,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更容易滋生细菌,发生疾病和传染,对经济损失是很严重的。由于消毒过程需要将全部猪赶出猪圈,消毒完毕通风晾干后再将猪赶回,对饲养员来说工作量较大,因此饲养员偷工减料,造成猪的健康受到威胁。

4 主要防控措施

4.1 建立严格的免疫规则

猪只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疾病的风险,要提前对猪只进行防疫工作,对新购进没有免疫的仔猪进行补疫。但是在疫苗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疫苗依赖,很多地区为了避免猪流行病的暴发而对疫苗泛滥使用,真正疫情产生时,猪体内已经形成的抗原,疫苗失去效果,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疫苗。

4.2 定期清洁和消毒

猪舍是猪长期生存的环境,保持猪舍干净整洁是降低猪疫的重要途径。工作人员要保证早晚两次清除粪便,并且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在猪疫的高发期可以适当增加消毒次数。除此之外,还要对猪进行驱虫,驱虫药的选择主要有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驱除线虫及体外寄生虫,使用丙硫苯咪唑和吡喹酮驱除绦虫及吸虫,猪的整个生长阶段需要进行3次驱虫。

4.3 以整体为单位的饲养管理方法

将猪按照年龄或者体型进行分类,将同龄猪或同体型的猪集中饲养,避免疾病发生交叉感染。对圈舍进行清洁时,需要将全部的猪只赶出,保证圈舍的每一个角落清洁干净,待圈舍干净干燥后将猪只赶入。并且,对猪的日常习性进行观察,对发生变化的猪只采取隔离饲养,避免疾病传播的可能。在饲养中,增加猪的饲料营养,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猜你喜欢
耳病致病性毒株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