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黄牛改良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2-17 00:58孟新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定区冻精黄牛

孟新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黄牛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地区有天然草场120万亩,年均人工种草面积85万亩,牧草主要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为主,农作物以玉米、高粱、小麦、马铃薯及豆类为主,农副产品及饲草料资源相当丰富,牛羊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养牛业的发展。安定区的黄牛品种主要以秦川牛为主,年存栏量7.2万余头,其中适繁母牛4.4万头。牛品种改良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不足,从2000年冻配技术推广至今,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初见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全区现有牛人工授精点26处,每个乡镇有1~2处冻配改良点,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莱牛冷冻精液为终端父本,年均改良当地黄牛2.58万头,占母牛总数的58.6%。尽管如此但是黄牛改良还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诸多碎片化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安定区黄牛改良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笔者的建议能为当地的黄牛改良提供借鉴。

1 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因素

安定区整体自然条件较差,山大沟深地形复杂,乡村道路交通不便。养牛主要以耕地使役为主,牛的体型小、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产肉性能低,饲养方以散养为主,饲养条件因陋就简,生产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饲养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山区、丘陵地带的散养户对黄牛改良技术认识不足,使冻配工作很难开展,同时交通不便增加了该技术推广的成本,冻配点的辐射半径受地理及其他自然环境的制约,存在很多的改良盲区。

1.2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冻配覆盖面低

甘肃全省的冻配点大致有上千个,其中有60%是上个世纪建设的,而安定区作为全省中的一个小区域涵盖的冻配点非常少,一方面冻配点的设备老化,设备更新不足;另一方面缺乏宣发力度,农民对冻配点的分布状况掌握不清楚,在边缘山区的养殖户甚至不知道黄牛的人工授精技术,这些都足以说明整体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冻配覆盖面低,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区的黄牛冻配改良率不足60%。

1.3 黄牛改良队伍青黄不接

黄牛改良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精专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能吃苦耐劳、不怕脏累、细致耐心的工作品质。区内现在的黄牛改良队伍从业人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员少,每个冻配改良人员的工作半径只有25km左右,这项职业的工作环境艰苦,特别是外出携带冻精要受路途、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的影响,牛的发情配种要求随叫随到,是量大面宽的工作,但从事该职业的收入却与付出不成正比,年轻的技术人员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更向往城市的发展。导致现阶段黄牛改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改良质量效果参差不齐,由于技术部门对改良市场监管的缺位,部分劣质冻精充斥市场,冻精质量良莠不齐;边远山区还延续劣质公牛;改良后的质量良莠不齐,让养殖户们产生质疑,这也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改良积极性。

1.4 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每年对农业都拨出巨款以帮助农民发展种养业,但当地政府一般会立足宏观发展,将这笔钱全面的分配给各类养殖,用于养牛的专项发展资金少之又少。养牛业虽然在畜牧业中占重要地位,但是黄牛改良问题在宏观角度显得比较细碎,农民真正到手的补贴有限,真正的补贴是一支几元钱的冻精,在该技术的施行中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也就是说,黄牛改良作为微观管理,补贴力度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2 改善黄牛改良的策略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牛户对黄牛改良的认识

黄牛改良的益处良多,所产后代不仅饲料报酬高、生长发育速度快,而且由于有良好的产肉率深受市场的欢迎,同月龄的杂交改良后代公犊售价较当地牛高2000~3000元,母犊较当地牛高1000~2000元,是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由于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这一技术的认识不足,技术推广一直处于滞后的地步。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将该技术的推广纳入农民脱贫致富的议事日程。其次,技术部门在有冻配改良点的地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村民介绍黄牛技术改良的优越性,组织开展技术讲座等形式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在无改良点的边远山区可先行进行改良示范,组织养殖户现场观摩,让农民亲眼所见,老百姓的口碑也是宣传的最好方式;总之,千方百计的扩大宣传面,让养殖户认识改良技术的优越性是该工作得以推广的基础。

2.2 完善改良队伍的建设

改良队伍是技术推广的主要实施者,首先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培训,更新知识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养殖户,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牛的饲养管理及育种技术。技术部门按计划培训一批年轻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队伍,政府对这些人员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稳定冻配队伍。其次,改良薄弱地区要增设专人培训,抓好技术推广,增加冻配点的设置,根据养殖情况,布点以每个冻配点的工作半径20~30km为宜。再次,推行改良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新进人员要先经过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淘汰土杂畜种公牛,防止劣质冻精流入市场,以免伤害养殖户的积极性,对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增加资金投入,投入的资金一方面用于农民养殖技术培训,一方面用于冻配改良工作人员补贴。有了物质基础和技术的保障,黄牛改良才能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政府可以适当进行政策倾斜,让养牛户真实感受到政府对品种改良的重视。

2.4 综合技术配套输入

黄牛改良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冻配技术的实施程度,而且与牛的日常饲养管理、生活环境、养殖方式也密切相关,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实施要与输入综合的配套技术相结合,在精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杂交的优势,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是提高杂交改良效果的基础,才能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客观的经济效益,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3 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安定区黄牛改良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正视问题,逐步改变才能真正扩大技术的覆盖面,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安定区冻精黄牛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牧 场冻精保存及使用
制作泥巴黄牛
奶农选择公牛冻精的几个误区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牛繁改现状和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