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策研究

2018-02-17 17:59曹维荣
现代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培育农民

曹维荣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1 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视

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文件。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2012~2013年期间,全国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需求较大,探讨一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路,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推进现代农业工作提供依据。农办财〔2016〕38号《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鼓励地方创新培育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必要性

从这些相关文件不难看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因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现有数量庞大,但是素质和技能相对低下,以及农村优秀人才外流,致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遭遇人才主体缺失。因此,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已是当务之急。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及丰富多彩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农民科技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本院紧密结合社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如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辽宁省基层技术人员培训”“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训”“辽宁省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辽宁省农民创业培训”等,每年为农业行业、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达500余名。通过培训,在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同时,也第一时间与农民朋友接触,通过访谈调查,对现阶段农民培训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农民对有关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不足,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对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要正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使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才能真正形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村级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普及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以提高农民的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最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激励机制。农村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离不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

3.2 农民参与培训主动性不够,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供需关系脱节,培训时间冲突

部分农民参与培训往往是因为当地主管部门对培训给予了财政支持,要求农民必须参加培训,所以农民积极主动性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不情愿的参加培训,使得培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浪费财力和人力。此外,现有的农民培训内容大多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农村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多样化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还包括非农职业技术服务方面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驾驶、家政等方面,培育内容与农民需求脱节,在培训时间选择上,农民期望的是以短期培训为主,并希望在农闲时间开展培训,所以一旦培训时间安排在了农忙时节,农民是没有时间参加的。

对策:在培训前,应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或通过访谈,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对科技培训的需求,以及在培训时间上的要求。农民渴望通过科技培训增加收入、提高技能。希望科技培训以面授、短期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不仅要贴近农民生产经营实际,而且要从单纯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转向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3.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形式较为单一

农民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大相径庭,但是目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采取的培育模式无法根据个人的特性来展开,因此实效性较差。同时,培育农民不同于学校教育,它还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培育模式的选择必须更具有科学性。

对策:创新培育模式。农民农事多,时间有限、经费少,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方式必须多样化,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普及培训与重点培训结合的方式。针对农村干部、群众科技素质低、科技意识弱的问题,可以组织教师、专家到农村去举办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短期培训班,开展培训活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高职院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仅有短期培训是不够的,还要具有连续性,要培养面向农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发展农业必须要有一批村级干部、技术能手和致富能人来带动。所以可以在院校内举办村干部培训班、技术能手培训班、经营能人培训班等,对他们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干部与科技人员,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当地科技水平提高,加快技术推广,最终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技术创新意识增强。

3.4 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薄弱

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农民获取技术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农村信息化水平会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农村信息化程度和利用率还较低,与农民希望依靠科技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对策: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承载的教学资源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应用。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可以向当地农村开放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个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开放性的网络教育培训,供农民学员自主选择学习。这样既符合农民数量庞大、居住分散、有自身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的现实,又可以增强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与教师的互动性。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培育农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