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区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雨滴谱特征

2018-02-17 17:59包兴华
现代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雨强呼伦贝尔层状

包兴华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降雨是大气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反映了地球大气的动力、热力、水汽等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其中雨滴在空气中受重力作用的降落过程中,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其尺度、速度等微物理性质呈现不同的特征。雨滴的尺度、形状、速度及其谱分布是天气雷达定量估计降水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这些微物理特征及其测量技术,对于云雨物理的科学认识、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评估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仪器采用Parsival激光雨滴谱仪,2017年6月22 日 14:00~15:00 和 2017 年 8 月 23 日 20:00~08:00呼伦贝尔地区两次降水过程的雨滴谱资料,采样时间为1min,样本共483个。海拉尔区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根据降水类型分类方法[1-5]对这两次降水进行分类。

2 结果与讨论

2.1 天气形势和云系特征

2017年 6月 22日 14:00~15:00呼伦贝尔地区发生降水,1h降水量为11.1mm。6月22日14时从500hPa图上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地区处于低槽槽前,提供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上升条件。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出14:00时和15:00时回波强度分别为 35dBZ 和 40dBZ。 因此,14:00-15:00 时呼伦贝尔地区降水为对流云降水。2017年8月23日20:00-08:00呼伦贝尔地区发生降水,累计时间12h,1h平均降水量为2.5mm。8月23日20时500hPa显示呼伦贝尔地区上空有一明显深厚的冷槽,东北-西南方向上有切变线。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出雷达回波强度值在20~25dBZ。因此,8月23日20时开始的降水为层状云降水。

2.2 降水雨滴谱特征

表1为呼伦贝尔地区两次降水过程中雨滴谱各微物理量特征值。可以看出层状云降水过程中每立方米的平均浓度(N)为234.1个,液态含水量(W)为0.07g/m3,平均雨强为0.98mm/h,雷达反射率因子(Z)平均值为22.67dBZ,雨滴的平均直径(Dave)和最大直径(Dmax)分别为0.65mm和1.54mm。对流云降水每立方米平均浓度为568.25个,液态含水量为0.36g/m3,平均雨强为8.76mm/h,雷达反射率因子平均值为38.4dBZ,雨滴的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分别为0.82mm和2.01mm。对比这两种降水的特征值发现,对流云降水雨滴谱各微物理量均大于层状云。

3 结论

呼伦贝尔地区层状云降水与对流云降水过程中雨滴平均浓度分别为234.1个·m3和 568.25个·m3,液态含水量分别为0.07g/m3和0.36g/m3,平均雨强分别为0.98mm/h和8.76mm/h,雷达反射率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2.67dBZ和38.4dBZ,平均直径分别为0.65mm和0.82mm,最大直径分别为1.54mm和2.01mm。

猜你喜欢
雨强呼伦贝尔层状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轧制复合制备TA1/AZ31B/TA1层状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
NaCe掺杂CaBi2Nb2O9铋层状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托里降雨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雨强及坡度对黄土区草地坡面水流流速的影响
渭南市1961-2016年雨日、雨强的季节变化特征
银色的呼伦贝尔
白城市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方法
呼伦贝尔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