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管理

2018-02-18 04:30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热处理工艺

王 宁

(宁波华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宁波 315012)

1 压力容器制造所依据的标准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压力容器制造涉及的主要标准有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针对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又有相应的标准,如GB12337-2014《钢制球形储罐》、GB/T151-2014《热交换器》、NB/T47041-2014《塔式容器》、NB/T47042-2014《卧式容器》等。所以,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根据压力容器类型分别制定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来保证产品质量。压力容器制造难度较高,专业性强,涉及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这就要求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压力容器标准,还要有丰富的压力容器制造经验。

2 材料质量的控制

2.1 材料采购阶段质量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因而做好材料质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压力容器材料必须符合标准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中的规定。

材料采购人员应根据压力容器设计人员提供的材料清单进行材料采购,且材料采购前采购员必须对材料标准、材料牌号、规格、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可下单;发现料单有误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进行调整。采购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压力容器材料,经设计人员同意且收到书面变更通知单后方可变更。

材料的采购要严格按校核、审批制度;注意编制压力容器材料采购文件时,文件内容应包括:压力容器材料标准;材料规格、型号;材料技术要求;材料检验标准;材料数量。对于需要代用材料的采购,要备齐相应的压力容器材料和代用审批文件及相关资料,才能够进行采购(关于材料代用问题在GB150-2014及TsG21-2016中均有说明)。

2.2 材料存储阶段质量管理

压力制造单位应对所取得的压力容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是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所以,材料进入企业以后,采购员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验收合格方可进厂入库,材料存储部门需核实相应的手续,确保手续齐全,如有需要,由供货商提供的所有规范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例如,钢材存放处需要保持干燥整洁,摆放位置为下层位置。另外,对于材料的标识都应该清楚体现,不能出现损害,有利于后期统计。对于有损材料的处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拒绝进入车间。

3 制造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焊接技术和热处理技术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两道重要工序,焊接质量及热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

3.1 焊接过程质量控制

3.1.1 提高焊接质量

焊工的焊接水平直接决定了焊接质量。提高焊接质量首先要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能,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焊工培训、考试,让焊工掌握最新的焊接技术,从而保证焊接质量;也可以根据自身焊接技术水平制定更严格的企业标准,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1.2 正确的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工程师按照压力容器图样的技术要求、焊接规范,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并保证焊接工艺的正确性。为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标准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中的规定。此外,由焊接工艺工程师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焊工必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程,才能确保压力容器焊接质量。

3.2 热处理

压力容器行业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类,即焊后热处理、恢复力学性能热处理、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以及消氢处理。标准GB150.4-2011《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验收》对压力容器热处理做了详细规定。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根据压力容器材质、壁厚、设备(或零部件)尺寸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和运行安全,所以,一般要求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保存所有热处理时间与温度关系曲线记录,该记录在制造部门的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

4 检测与试压

4.1 无损检测

在压力容器生产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从原材料入场的检测到零部件的加工后检测,再到最后的产品检测都离不开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相当于质检人员的内窥镜,在不破坏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在对原材料的检测中,应采用科学的抽验方法,按照材料的技术标准对其进行检测,确定该批次材料是否合格。在对产品进行无损检测的过程中,应该给出详细的产品质量级别标准,这项工作是非常复杂的,诊断产品是否有问题,也需要技术人员了解整个工艺过程,能够准确判断出在哪个工艺环节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了这种检测情况。因此,在该过程中,企业应重视相应人才的培养,保证人员的专业度,制定可参考的图样、数据,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过关。

4.2 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是压力容器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容器的强度以及密封性,考虑到夹套设备的种类及结构形式较多,应先对内筒试压,试压合格后再对焊接夹套进行水压实验。对不锈钢容器的水压试验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5 结语

压力容器作为重要的化工设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因而,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制造工艺过程(主要是焊接和热处理)质量管理,到最后的无损检测和试压,整个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完善的,只有贯彻落实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产品缺陷发生几率,虽然提高了管理费用,但从长久发展来看,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热处理工艺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一种曲轴竖置热处理装置设计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